<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原锡兰)是世界第三大红茶出口国,2018年3月我们自助游斯里兰卡,游茶园、品红茶、买红茶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项目。斯里兰卡中部山峦,无论是海拔高度,还是日照时间都非常适合红茶生长。当时有人就主张引种红茶到斯里兰卡,在中国人的传授经验下,红茶在斯里兰卡扎根。红茶长起来,但当地无人做采茶的艰苦劳动,只好从印度设法移民一部分信仰印度教的泰米尔采茶女,她们虚心向中国人学习,很快掌握了采茶技术。因而现在斯里兰卡的红茶远销世界各地,与中国的传授和来自印度的泰米尔采茶女的吃苦耐劳的奉献密不可分。参观茶园我对采茶女印象不可磨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行驶在绵延的翠色茶山之中,不时会看到点点跳跃的色彩。那是背篓和衣着缤纷的采茶女在辛勤劳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采茶女皮肤黝黑 ,笑的格外甜美,印堂上的大红点透漏出她们真实的身份,来自印度的泰米尔族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们用布条顶在头上,背篓高度正适宜她们采茶后快准的扔进去。她们的手柔软又灵巧,神速的将一把把最嫩的绿芽放入背篓,不时就将篓装满,采茶技艺娴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繁忙的工作使她们无暇顾忌其他,看到我们手也不停的用笑容和我们打招呼,尽显热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采茶女没有背篓,就将布袋系到头顶 ,无论条件好坏,她们一直埋头苦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衣红篓多鲜艳,满把嫩茶抱胸前。满脸堆笑欢迎咱,不露艰辛只显心里甜,采茶女好乐观。此时蚊虫正叮咬,还有蚂蝗在腿上,了解实情好心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保持茶叶质量的一致性,每人采茶时都必须在同一高度,两人临近也各摘各的一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满山的茶树,采茶女只捡鲜嫩的颜色的叶子采,颜色一深表明不嫩,都舍弃。她们手疾眼快,转瞬间双手摘满。为了保证新叶不断生长,她们还要勤修整茶树,真是没有片刻休息功夫,采茶女好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茶女从早忙到晚,每天要完成20公斤的任务,才能赚到折合人民币几十块钱。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可她们就这样日复一日终年辛劳。她们住在山中间的简陋平房中,世代在此繁衍,已形成采茶女一代代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时间已晚,我们返回路边的吉普车回城,采茶女还没收工,再见了美丽的一道风景线-采茶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京后,我每次喝红茶,眼前中总会闪现采茶女的笑容和她们不怕风吹日晒、电闪雷鸣、雨湿全身,不顾蜂叮蛇咬坚持采茶的景象。是她们用心血换来斯里兰卡的红茶名扬世界,是她们不辞劳苦我们也才能品味这么好喝的红茶。感谢斯里兰卡泰米尔族采茶女,难忘辛苦而乐观,热情洋溢的采茶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