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赴教研盛宴 积淀提升素养—“新课标·新课堂·新样态”教育改革实践年会纪实

东城区实验学校 孙若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约而至,却从不辜负。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四名教师赴济源参加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济源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课标·新课堂·新样态。研讨如何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级课程间跨学科融合课、项目式学习实践等教学新样态等课题,践行新课标、落实新理念、构建新课程。志在交流教育教学新经验,研究基础教育发展新趋势,解决办学中的新问题,从中得到启迪,获得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是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后,河南省举行的第一次年会。从三新的角度出发,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开启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示。本次会议由济源市济水宣化学校承办,该校有着以“化”教育理念,发扬“立德树人,化成天下”的学校精神,在百年宣化,我们一行人浸润在人文化的校园环境,观摩了春风化雨、化蛹成蝶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会代表崔哲楠老师是东城区实验学校低语组教研组长,她针对语文课堂观摩活动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晶晶老师带来课例《王戎不取道旁李》。先解题指导“戎”字书写。正文学习中,1.初读,读通读顺。2.思读,读懂意思。先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再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尝试把故事讲生动。3.悟读,读出形象。有了基础,熟读成诵就顺理成章了。最后的独立思考, 在二十一世纪,看到道边的李子,王戎还会说“此必苦李”吗?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东东老师带来课例《有趣的课本剧》。这是课本剧改编的第一课时,本次要改编的课例《蜘蛛开店》。马老师围绕“怎样表演更好”这一核心问题,结合学生舞台剧表演的经验,组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梳理,改编时需要有导演、道具、形象设计、摄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分组后,选出项目经理,最后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成果的收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露老师带来课例《学奕》。“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老师用古诗向学生介绍自己,课堂古韵十足。接着她先带领学生,读其文,读准字音。接着,知其意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最后,明其理。默读课文,想想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演一演和角色采访,加深对道理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会代表马文锦老师是东城区实验学校的数学老师,她去观摩了数学学科的观摩展示活动,聆听了宋理伟老师带来生动有趣的一堂课——认识千克。宋老师用脑筋急转弯的形式使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从探究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哪一个重一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学生通过掂一掂先大概感知两者的重量。本节课从四个活动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和理解1千克的重量。宋老师本节课是在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并且这节课也和综合实践的要求结合,从而实现它的学习。程丽敏老师从故事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让学生自我探究中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张喜锋老师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注重层次化,结构化。由旧知引新知,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直接的关联。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会教师代表武义娜老师是东城区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她在科学课展示活动分会场进行了学习观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州金水区的张颖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苍耳的启示》一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记录,并让学生自制尼龙搭扣,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感受自然对我们的启示。信阳的吴晖老师在《让资源再生》一课中,以“纸”为主线,带领孩子体会资源再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拥有二十多年小学科学教学经验的中原名师鲁桂红老师的一一点评,抓住要点,突破难点,给我们带来了“营养大餐”。鲁老师强调,科学教学一定要还原真实的情境,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要真正触发学生的心灵。她还建议老师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将四方面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融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巧妙设计,以实现综合目标。我深深佩服各位专家教师的专业素养,深感自身还需虚心学习,努力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开封县街小学的马颖老师曾多次在省级培训中授观摩,她带来的《热在水中的传递》一课中,以学生的表现为主,注重学生的设计、思考,并引导学生借助绘图的形式清晰实验现象,突破重难点,并能在面临探索中生成新的问题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东道主学校济源宣化学校的老教师程玉红老师,课堂上有张驰有度,用自身的语言和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滑梯与摩擦力》。来自新乡市实验小学的拥有硕士学位的物理专业教师高亚星老师注重锻炼学生科学专业术语的运用,善于剖析科学现象的本质,带领着学生认识了多种《物体的运动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济水宣化学校的师生为我们带来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教育成果展演。教化施行,多才多艺的老师们,孕育培养了一批才艺卓绝的学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节目展演背后,我发现我们应该去发掘孩子们的情感,学会欣赏大自然,爱惜小动物,以及藉着音乐、绘画、舞蹈来发抒情感或情绪的能力。人活着,靠的是意义感,它来自人的热情与理想,没有热情和理想的人,只能用野心去包装他的空虚和恐惧。以情化人,我们培育的学生方是令人动容的、真实的人,拥有良好情绪、<span style="font-size:18px;">饱满</span>情感、神气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日暖阳,催开一路繁花;追梦课堂,沉醉满园芬芳。童音袅袅,徜徉文字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短短两天半的学习,我们却已收获满筐新果实。这次参加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新课标·新课堂·新样态”济源学术年会,感恩学校给予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恩遇见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恩各位名师的倾囊相授。我们仍然久久沉浸于名师们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感动中,我感动于名师们对课堂的热爱和执着,对教育的钻研与奉献。今后,我们将在专家智慧的引领下,继续努力把学到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研探新课标,乐学、思行,一路前行,创新教育梦之路虽远,行则将至!</p>

学生

老师

新课标

课堂

学习

教育

本节

观摩

素养

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