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当家

婚礼摄像娟娟

<p class="ql-block">  一看题目,大家一定会认为是什么响当当的人物,No,她就是一位普通的主妇,但她确是我们心中最优秀的女当家,她就是我的奶奶——董铁莲(1915年农历腊月24日——2001年正月廿十一日),奶奶娘家太谷县胡村镇董村,奶奶生于那种金莲要小牌坊要大的年代,但奶奶确是一双大脚,得益于宋蔼玲随其夫孔祥熙回太谷老家省亲,看到太谷当时妇女从小裹脚身体与工作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时新派的作风影响了整个太谷,废除裹脚便是之一,奶奶的父母便也为其放足而行,不用受那裹脚之罪了,所以许多年后大姑家女婿来山西拜见奶奶惊呼道:“姥姥比我的奶奶大几岁居然是大脚,了不起”。当然90后00后只有在书中才懂这段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奶奶白白净净,微胖,性格开朗,说话幽默,88年间所经历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幼时的自己听她絮叨却似懂非懂,青年时期听来又觉陈芝麻烂谷子,现在回忆却是知之甚微。</p><p class="ql-block"> 我74年出生打破了奶奶的出行计划,奶奶本是计划乘飞机南下,可孙子出生,媳妇坐月子不能不管,这一搁浅便是一辈子的遗憾,终是一生未了坐飞机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奶奶极尽幽默风趣,小的时候懵懂无知常跟随奶奶左右,有其老友来拜访,大门口便吆喝一声:“老不死的,你还在。”“在,不在了,你还来?”奶奶便哈哈大笑着迎进屋里。我便会从心底里嫌弃那一声“老不死”,质问她为什么那样叫我的奶奶,奶奶却说:“这位叫老姑(比奶奶小20多岁的忘年交),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玩笑。”从此这位老姑也伴随着我的成长,直至今日看到这位老姑(这位老姑现在80多岁)便会想起我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要强的女人,没文化不识字。但识大体懂大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上孝下慈,中间还要拉扯教育九个儿女,帮儿女们又带大了我们这一批孙儿辈。曾记得奶奶说两个大爷一个17岁一个12岁便参军入伍南下,在那个通讯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一个母亲只能依靠每一封家书来解思儿之情,可问题又来了,不识字不会看信的那种思念焦急与痛楚让奶奶下定决心:一定让我的五个姑娘读书识字,不走娘的路。所以也便有了勒紧裤带也供五个女儿读书求学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  奶奶看似前卫五六七十年代便供九个儿女读书参军,但骨子里却是很传统的,九十年代初堂弟刚参加工作,正值小虎队风靡全国,堂弟便也效仿小虎队来了个烫发造型,一进家门我们便捂嘴大笑,可也感觉甚是新潮,没料想奶奶上去就是两大嘴巴子,吓得我们都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令下:明天必须剃掉。我的妈呀,第二天一个明晃晃的秃瓢便移动在院子里了。唉,奶奶呀,硬生生把我们追求时髦跟风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了。</p> <p class="ql-block">  每个母亲都有刚强的一面,但也有脆弱的时候。那是84年吧,我的大爷病逝四川,父母二人便去奔丧,奶奶照顾我和弟弟,放学归来听街边人说,那家老两口真心硬了 ,大儿子没了,你看出出进进跟没事人一样。我们默不作声回到家中自不会道出这些闲言碎语,免得在奶奶撕裂的心口再撒把盐。可谁会知道奶奶在我们睡去之后又会被她轻轻的啜泣吵醒呢,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滴思儿的泪水,自己心底的痛自己默默承受,但她会永远在别人面前做生活的强者。</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生了一场病,就是肚子疼每天没精神,四肢乏力,浑身冷,大夏天都要穿棉袄,整个学期便休假在家,每天在家浑浑噩噩沉沉睡去,饿了喝葡萄糖水,想吃饭,吃进去吐出来,后来就是有客人进家来,乏力地抬眼看看便又闭上,后来终于审清病因,是由于寒气积食淤堵,奶奶便接手每天给我揉肚子200下,两个月后,终于听到肚子有了咕噜噜的声音,奶奶很是欣喜地说就快好了,两天后一场彻彻底底的大号感觉肚子甚是轻松,人也跟着清爽了许多。奶奶一再叮嘱,好是好了,但还得巩固一段时间,但千万要记住以后坚决不能吃冷冻食物。这一次的生病一直影响我的一生。生活中是一直不敢去碰触生冷,在往后的日子里是只要一肚子疼就尤其的想奶奶。</p> <p class="ql-block">  一直佩服奶奶的,还有她的果敢与担当,这么一个大家庭,南来的媳妇北往的姑娘,最大和最小的孩子 相差28岁,我们最小的姑姑和最大的大姐同岁,奶奶执掌这个大家庭却游刃有余,一个大院里有婆媳,有翁婿,有姑嫂,有爷孙,有妯娌…… 还有地域差异,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会有意见分歧,可奶奶准会处理得当,小时候就感叹于奶奶处理家务事情的果断与明智。现在想来奶奶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帮助和宠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小家庭,在一个有爱有规矩的大家庭里孩子们自会耳濡目染积极阳光正能量成长。直至临终都在赞赏二大娘是个好媳妇:看娘你二哥可给你们找了个好二嫂。二大娘的贤惠和奶奶的豁达都是我们大家庭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奶奶不会像其他小女人那样极尽温柔,也不知是儿女们都出去求学有了见识影响了她,还是自己的缘由,从小就听见她在院子里喊姑夫们像老师点名一样刘怀印 要守望 常凤翔…… 所以全家上下都养成了一种习惯,直至我们孙辈都有了姻亲,夫妻称呼都是硬邦邦的点名式。当时我的先生初来乍到听到这些称呼觉得生硬,好笑的是因为他个子高奶奶就直接叫他大纲纲(当时想笑是因为老太太应该是正襟危坐,发声提问考验,这下好了不用紧张了),我们却已习惯是因为大姐夫也个子高就叫他大三宝。</p> <p class="ql-block">  奶奶心灵手巧,缝制钩织衣鞋帽,80岁了还在打毛衣,闲来我想帮他打打,拿起来却无从下手,原来竟是个左撇子,一询问,哈哈大笑说师傅是个左撇子竟然学会了左撇子打毛衣。待我们孙女外孙女出嫁又给我们每人缝制两双鞋垫。前几天看见那双磨破的鞋垫倍觉珍惜,当时咋就都用了呢,应该留个纪念的。</p> <p class="ql-block">  一个家庭,两个老人,带大一群孩子,一百多年五代人的经营,一个家风的延续,奶奶功不可没,感谢奶奶的哺育之恩!感恩奶奶在刘家多年的付出与艰辛!,是您受的苦传承我们坦然面对生活的苦,是您对我们的爱教会我们爱心回馈社会,是您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必须忍辱负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