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解决的重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那怎样在幼儿时期关注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呢?2023年5月18日李村学区卧龙春天幼儿园开展了以“健康成长,从“心”开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解决和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p>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p class="ql-block">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2.能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p><p class="ql-block">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p><p class="ql-block"> 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p><p class="ql-block">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p><p class="ql-block"> 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p><p class="ql-block">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p><p class="ql-block">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p> 儿童心理异常表现 <p class="ql-block">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p><p class="ql-block"> 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p><p class="ql-block"> 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p><p class="ql-block"> 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p>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p class="ql-block"> 1.鼓励法</p><p class="ql-block">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p><p class="ql-block"> 2.反问法</p><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p><p class="ql-block"> 3.出难题法</p><p class="ql-block">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p><p class="ql-block"> 4.反面教育法</p><p class="ql-block"> 家长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预防。</p><p class="ql-block"> 5.宽严结合法</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p> <p class="ql-block"> 各班开展主题班会,教师带领幼儿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教师俯下身来,一对一倾听幼儿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还学习相关的手指操,进行了美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应有适当的水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让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