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常青姚同山的美篇

高山常青姚同山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又重蓬</p><p class="ql-block"> 我和李黎丶张文敬自五连分别己整整五十多年了。今年五月十三日十七时张文敬战友从谓南到西安再转乘火車用了五个小时,李黎战友从湖北黄石市用了十二个小时,才于十四日早八点五十分来到汉阴,在蒲溪老街73号我的家中相见。五十年多年岁月留给我们的记念竞是刻在脸上深深的折子丶满头银絲丶一嘴缺失的牙齿和那老态龙钟的步履,我们吃惊的望着对方,然后冲上去紧紧地拥抱着朝思暮想的战友,久久说不出话来。我们自从五连战友群获得各自的信息后就开始联糸,直到疫情解除才有了第二次握手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汉阴藉的战友雷代成丶钟德惠丶李定友闻訉也从家里赶来相见,客厅中大家落座后都急着了解对方的过往。李黎战友详细介绍复员回⺁后从車间党支部书.记丶主任到厂长.丶供销处长一路廉洁、诚实做事直到退休,又凭自己的帅气、.才华与忠贞赢得了厂花的芳心喜结莲理,建立起一个幸福家庭时,脸上洋溢出幸福、骄傲的光芒,让战友们都为之动情,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妒嫉。张文敬战友也介绍了自己坎坷艰辛地五十年经历。刚退伍不久就遭遇窑洞垮塌父亲因公牺牲,兄弟七人的生活重担全落他一人肩上,待把弟弟们抚养成人各自有了家时,50岁的妻子却又遭遇烤烟炉垮塌被重伤致死,刚2岁的小女儿,是他十八年来又当爹又当妈把她供养到大学毕业,而今四个孩子都己成家立业,既抚慰了孤身独立支撑的艰辛,也完成了爱妻临终的嘱托,儿女们的孝敬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十分地开心,无怨无悔,特让我们感动、佩服。战友李定友谈起自己的创业史时更让我们为之震撼,最难时他将家里仅剩的一碗玉米稀飯留给妻子和一岁多女儿,自己空着肚子去给区供销社做临时搬运工扛麻代,靠收破烂微薄收入支撑渡日到改革命开放,后又学做炕炕馍十八年,直到三年前才交班给儿子丶儿媳经营,不仅将老家的旧土坯房改建成二层楼房,.还在集镇上购地建起了四层五百多平米的楼房,有了自已炕炕馍加工铺面,产品远销外省,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纳为两点:一是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二是坚持不懈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重蓬日又恰蓬《母亲节》,更为我们的叙情增添了更宽广的内容,李黎深情地说“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首先要感恩给予我们生命、并.抚育我们成长的伟大母亲,同时也更感恩我们伟大的妻子,是她们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想当初我i们都是一个个一无所有的单身汉,是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扶着我们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是她们给了我们一个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家,没有她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战友们对他感概报以热忱的贊同。下午我们在金龙湾洒店緊歺,席间共同品尝战友郑清怀送给的《青稞洒》和揚向东寄来的《襄阳春》洒,又再一次将战友情融化到我们的血液中,让我们体验到战友情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一生只要做过一趟战友,才是最圆满的人生,死而无憾。</p><p class="ql-block"> 退伍后的战友是各奔东西,相見时难分别更难,我们重蓬是短暂的还有许多掏心都未说完,分别时我们都是强忍着泪水,哽咽着互道珍重,并约定每年聚会一次,才依依不舍地望着李黎丶张文敬战友乘座火事远去。</p><p class="ql-block"> 我吩望再次聚会早点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