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上课是校长的本分

李元昌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上课是校长的本分</font></b></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义安</div><br> 早在2017年7月,浙江省开化县教育局发布的《开化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周任课时数暂行规定》就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上课,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校长课时数,为普通科任教师课时数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当地的中小学校长每周课时数大都不少于5节。该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项传信表示,全县55名中小学校长都要进课堂,否则不予聘任,这项政策已坚持6年。(4月11日 浙江教育报)<br> 校长是否上课?地方不同,规定不同。有的地方以文件的形式将校长上课制度化,比如,浙江省开化县、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等地方出台规定,不仅明确规定校长要上课,而且明确了周课时数量。有的地方没有出台规定要求校长必须代课,但校长在一线教学却成为常态。然而,在一些地方,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校长为专职,校长岗位就是满工作量。在这些地方,无论是谁,只要走上校长岗位,就脱离讲台,不再上课。<br> 校长能否上课?当然能上课,且能上好课。许多校长曾经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对他们来说,上课就是“小菜一碟”。校长能上课,为何不上课?每个校长的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个共同的说辞是“事务繁杂”,外要应酬,内要应对,没有时间和精力上课。事务繁杂,的确如此。但能否上课,不在于事务的多与少,也不在于时间和精力的有与无,而在于校长是否愿意。愿意上课,就能够发挥团队作用,把繁杂的事务化整为零,安排团队成员协作完成。<br> 上课本是校长的本分,并非额外负担。因为校长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教师,又是校长。校长主动上课,且努力上好课,是履职尽责,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产生“蝴蝶效应”。<br> <b>首先,校长上课是专业发展的“催化剂”。</b>一方面,不上课难以成为优秀教师。课堂是教师成长的练兵场,离开了课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也会从优秀走向平庸,与优秀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不上课难以成为优秀校长。校长的成长,需要扎根课堂。扎根课堂,不是听课,而是上课。上课是最接地气的调研,在上课的过程中,校长才能寻觅到学生、教师、教学等管理的“真经”,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br> <b>其次,校长上课是缓解师资紧缺的“助推器”。</b>校长的周课时只有几节,能起到缓解师资紧缺问题的作用吗?当然能。据笔者所知,在一些校长没有代课的学校,其他管理人员的周课时一般是4至7节。如果校长的周课时在5节以上,其他管理人员的周课时必然会增加。规模小的学校,管理人员增加的课时总数将达到一个老师的满工作量;规模大的学校,管理人员增加的课时总数也许会超过两个教师的满工作量。<br> <b>最后,校长上课是转变作风的“加速器”。</b>校长甩袖子,不上课,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校风、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可以“事务繁杂”为由,不上课;老师也可以“教学任务重”为由,拒绝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在校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中,校长代课比签订承诺书、开展作风建设年等措施更管用。校长站上讲台,上好每一节课,是最有效的师德教育,是转变作风最有说服力的动员。<br> 有追求的校长总是弱化校长角色,强化教师角色在讲台上当校长、做教师。最终,理想照进现实,既是优秀校长,又是优秀教师。<br><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转自蒲公英评论</h5>

校长

上课

课时

教师

优秀教师

课堂

时数

开化县

繁杂

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