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了解大罗山,越不了解大罗山

井岗

<p class="ql-block">给大家推荐一条:夏天越野跑,徒步,亲子线!</p><p class="ql-block">线路地标如下:</p><p class="ql-block">钟秀园~瑶湖~望湖亭~望湖古道~金钟瀑顶~蘑菇岩~龙门水库~灵龟望月~度山林场~天池雷达~外国~盘云谷亭~大象石~百家尖~鹊桥~天河西步道~秀垟水库~秀湖农家乐~秀才路~盘垟~盘云路~潘山村~财神殿~庄济庙~乾道二年水漫之此纪念碑~卧龙寺~龙王水库~老鼠梯~龙脊生态停车场~领下村~香山寺~洪岩村公园~洪岩村~领下古道~潭山村~维法亭~觉海寺~罗丰村~大茶山~龙冈寺~半山摩岩题刻~双龙寺-杨梅观光园~网球场公路~钟秀园</p><p class="ql-block">起终点钟秀园:钟秀园靠山临水、风景秀丽,总面积16.7公顷,明代内阁首辅张璁入仕前曾在此修学授业。公园北园有龙湾区拓印、木活字印刷、麦麦酒酿造技艺等多项非遗体验项目,南园有阳光草坪、百年兄弟榕广场等景观节点,是集非遗文化、钟秀园,因瑶溪十景之一“钟灵毓秀”而得名,山水清幽,自然宁静。目前钟秀园有温州国际网球中心、三条湘、拱月桥、古建筑群、贞义书院、栏杆桥遗址等景点。</p><p class="ql-block">瑶湖:瑶湖景区,以瑶溪水库为中心,瑶湖的水流源于大罗山东谷,高山峡谷中涓涓细流汇集成湖,又沿瑶溪泷一路向东跌宕奔泻。瑶湖周边有母子峰,李浦庙,道冠岩,板嶂潭,金钟瀑,水石同踪,倒垄坑水库等景点。碧溪幽谷,苍崖叠岩,素有“桃源仙境”之美誉。</p><p class="ql-block">望湖亭:两条千年古道平坑岭古道和瑶溪岭古道连接着双岙、瑶湖。望湖亭位于平坑岭古道的最高点。于亭前西望,可尽览瑶溪秀丽风光,瑶湖碧波荡漾。</p><p class="ql-block">瑶溪岭古道:离开望湖亭,只管沿叉路右边,此路又叫火烧岭,海拔比平坑岭古道要高,也是一条非常著名的古道,据称,每天的清晨,此岭会被初升的太阳照的通红,绚丽壮现,故名火烧岭。</p><p class="ql-block">从火烧岭上居高临下,可以俯视整个瑶湖风光,及周边的景点。碧绿的湖水宛如一块无暇的翡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美不胜收!这种风景在平坑岭古道上是欣赏不到的,而从火烧岭下来照样可以来到瑶湖边。</p><p class="ql-block">火烧岭往西700米就会遇叉路,右边下坡去往瑶溪,左边上坡则是陡峭的潭山岭,可去潭山村、蘑菇岩龙脊香山寺等地。</p><p class="ql-block">亲子线路的朋友可以择右侧古道而下</p><p class="ql-block">道旁有洞,叫水石同踪。灵岩巨石顺着山坡叠起的山洞,曲径通幽,鬼斧神工,其中一巨岩上刻有“水石同踪”四字。洞内羊肠岔道,小径坎坷,上下跌宕,左右迂回,洞底有细流款款,逶迤穿洞而过。</p><p class="ql-block">洞顶形成两处平坦的平台,登台放眼,四下山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从古道下来便是玄真观,又名“李主事祠”,砖瓦土木结构,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为纪念李阶而建。玄真观掩于茂林处,背依青山,面临瑶湖,环境清幽宜人。</p><p class="ql-block">玄真观民国厢房,现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玄真观古井,井水常年不涸,清洌甘甜,取水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我推荐的线路是左上↖️去潭山村。</p><p class="ql-block">潭山岭:潭山观景台,可以俯瞰瑶溪山庄,瑶溪水库,瑶湖,还有板樟潭,而金钟瀑就在下面,它三面峻壁成弧形,以其形与其声而美其名“金钟”。从板障潭沿溪西行,过一路亭,至小石板桥而南,便闻轰鸣之声响彻山谷;穿过杨梅林,可见一匹宽大的瀑布从峭壁倾泻而下,蔚为壮观;瀑水轰然落入新月状的金钟潭中,有“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之态</p><p class="ql-block">蘑菇岩:大罗山蘑菇岩位于瑶溪山庄去往龙脊的路途中间,(瑶溪山庄至往龙脊有两条路线,一条板樟潭经香山寺,另一条就是上潭山岭经潭山村经蘑菇岩),蘑菇岩至瑶溪与龙脊约3公里,除了刚进去的一段石板台阶路,其余路就是最原始的石壁路,很多地方仅容一人通过,还有不少就是直接在光秃秃的山梁上走,边上不远处就是悬崖.是一条强度比较大的徒步路线.蘑菇岩,一个巨大的岩石压在一块小岩石上面,外形酷似蘑菇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龙门清池:这个水库不大,但一潭碧水晶莹剔透,边上有龙门,双峰并峙,形入刀削,湖中奇石玲珑,自然天成。龙门清池位于蘑菇岩到乌龟岩之间的道旁。池中几块玲珑光滑的石头很有意境,池上巨岩夹峙,形成一门,谓之“龙门"。</p><p class="ql-block">灵龟望月:乌龟石,又叫灵龟望月对望香山众佛面,夜来探首赏明月千载梵音终入耳,万年神龟炼成仙。位于蘑菇岩东面的荒草坡上,昂首曲背,形象生动。面朝香山寺,仿佛在聆听悠扬的钟声和菩萨的道场。在此遥望洪岩尖,巍峨苍翠的山体一览无余。大罗山奇峰林立,著名的有“9尖”,洪岩尖最高,海拔684米。</p><p class="ql-block">天池:又名山鸡坑水库,为大罗山海拔最高的水库,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第一次来的人都会被天池景色震撼到,去了无数次,依旧震撼。天池在不同天气下展现不同的风情。运气好的话可以拍到寿桃山在水中的倒影而呈现美猴王的效果,位于光岙风景区东面,而水库西岸也就是大罗山第二高峰寿桃山了,攀至山顶,举目远眺,天高地阔,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气象雷达站:哨子墩气象雷达站是大罗山最高建筑物,造型美观大气,宛如一朵洁白的莲花,成为大罗山之巅最美丽的风景。大罗山雷达站是中国民航上海-广州沿海航路改造工程的一个分项子工程,主要设备有二次雷达、VHF、卫星等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千里眼和顺风耳。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空中交通全面实行雷达管制创造了必要条件,极大的扩大了浙闽沿海的空域利用范围,加大了飞行流量,对民航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次的线路需要从天池的岩壁上去的防火水沟登顶雷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国:大罗山外国游步道位于大罗山茶山景区雷达站至盘垟自然村一带,在游步道两旁,鲜红的杜鹃正在此竞相绽放,美艳动人。倘若在这个季节到大罗山来,漫步在大罗山外国游步道,身侧便是满眼的杜鹃花。还能于游步道观景平台居高临下俯瞰大罗山山清水秀的美景,看天河水库碧波荡漾,看罗山怪石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盘云谷亭:是盘垟景区包括盘垟村,外国,外垟,军事雷达站。盘垟村海拔600多米,是大罗山上最高的古村落,四周青山环抱,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与世无争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大象石:从盘云谷亭左边野道进入,位于外国山脊的南面山腰处,大罗山形似大象的石头很多,这个算是最著名的。也是大罗山最像大象的一块巨石。</p><p class="ql-block">百家尖:百家尖,海披560米,孤峰傲影,顶部奇石簇拥,人称“小黄山”,为大罗山最著名的山峰。</p><p class="ql-block">位于百家尖东南面山脚的百家尖水库,与百家尖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天然画卷!据说当年有100户人家,为了躲避倭寇而栖居于此,故名:百家尖!</p><p class="ql-block">鹊桥:一道长桥铺水中,两岸青山浪影重。鹊桥,位于天河西水库中央,驻桥赏景,两岸湖光山色,风景迷人!</p><p class="ql-block">天河西步道:天河水库,一条天上落下的河,大罗山最大的水库。</p><p class="ql-block">秀垟水库:秀垟水库位于瓯海仙岩街道秀垟村,建于1963年3月,坝高19米,集雨面积1.9平方公里。秀垟水库有东西两道大坝,西大坝脚下有一条古道通往休凉寺和梅雨潭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山:五美岭古道快到卧云寺,右边步道台阶上潘山通往潘台角,可以前往盘垟古村等地,古时茶山方向与瑞安仙岩及永强各山村相连可以通过这些岔路走过去。</p><p class="ql-block">乾道二年水漫之此纪念碑:就在潘山村的庄济庙旁,也就是潘山公路的尽头!</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八个字,乾道二年水满到此”与峰门山摩岩石刻相呼应。</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温州曾发生一次严重“海溢”。峰门山这处被认为是温州最早水文记录的摩崖石刻,告诉后人,800多年前温州曾发生过一次史上有记载的最大水灾。</p><p class="ql-block">而瓯海茶山潘山村的一处山坡石壁上,至今还存有一个据称是当年用于撑篙系船的窟窿。相传乾道二年大水,整个温州城淹没时,唯有居住在潘山(原称泮山)木姓和谷姓两户人家因地势高而幸存。</p><p class="ql-block">这次水灾不但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改变了温州的人口结构:</p><p class="ql-block">水灾过后,温州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知州多次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并由此出现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的移民大潮。这也是温州历史上多次移民潮中,闽人入温规模最大的一次。不少温州人的先祖,就是此时从福建来温繁衍生息的。</p><p class="ql-block">卧龙寺:卧云寺,位于大罗山西麓的罗丰古村,五美岭的尽头,龙头溪旁。由于其常年在云雾中,故名“卧云寺”。古刹原名卧云庵,后重建称卧云寺。本寺是茅棚、草舍茅庵之类的行者专修之道场!民国时女尼瑞安林垟人雪珍师在此修行,留下美好的割爱辞貌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大罗山是仙人居住的祥瑞之地,有着带有神话色彩的“五色云彩”。分别为“黄云洞”、“白云寺”、“黑云寺”、“赤云寺”、“伍云庵”(就是卧云寺,又称“潘山髻”)。卧云寺明末清初始建,天启三年,其观音阁中兴于民国23年才有记载,后因年久失修香火凋零,三中全会后得以恢复。2002年在现任住持弘奇法师的带领下,进行维护重建扩建,现成为专修准提法门,禅净双修,教学同步,弘扬佛法的道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王水库:龙王水库位于茶山罗丰古村动石自然村北面,卧龙潭下游。1959年建成一条高约30米,长为170米的大坝,蓄水为湖,面积5000平方米。水库西岸有龙王寺,周围环境清幽,视野开阔。</p><p class="ql-block">老鼠梯:老鼠梯岭(红枫古道)位于龙王水库边上,是连接茶山街道和石竹村的古道,由1000多级石阶组成。每当秋末初冬之时,古道两旁的枫树一片火红,枫情无限!它的右边就是卧龙峡谷,山谷秀丽,怪石遍布,岩峰陡耸,直插云霄。溪谷内有卧龙潭、台盘角、龙瑞岩、五色龙街、龙宫等主要景点和摩崖题刻,是古代茶山人求雨祈福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山寺:香山寺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已有872年历史,盛于清代。香山寺坐西朝东,前有山脉五龙治水,旁有龙潭,背靠洪岩山九龙之穴。香山寺是大罗山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是整个景区宗教旅游的代表景点,为浙南著名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觉海寺:建于宋代,传说因寺院朝东而一直香火不旺。民国初年,真莲师太来此出家修身,改寺院朝西,并在寺后建一庵堂,改名妙智庵,香火始盛,闻名遐迩。寺前有一棵360年树龄的大朴树,树围需三人合抱,树冠如盖,荫蔽半亩地。</p><p class="ql-block">大茶山:大茶山村,即罗山村,现在的罗山村包括大茶山、老陈山、李王尖、倒垄坑等自然村。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春采早茶,夏吃杨梅,秋收黄柑,冬摘金旦,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p><p class="ql-block">庄严古朴的大茶山牌坊,立在村口的茶罗公路上,成为标志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北宋元丰年间,罗山管氏先祖次慧公,从山东济南明经致仕,转任温州郡守,后代子孙迁居于此,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大茶山,自古产茶,唐茶圣陆羽在《茶经》引《永嘉图经》“永嘉东二百里有白茶山”之句,指的就是这里。宋徽宗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盛赞大茶山。</p><p class="ql-block">村里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院落,那一道道精致的门台,背后又隐含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节孝亭。民国十一年,为表彰该村叶氏节孝事迹,由时任总统徐世昌批复而敕建。</p><p class="ql-block">“罗山秀气,慎水文波”,这对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门台对联,至今仍完整无缺。门台青砖黑瓦,细纹雕刻,工艺精致。该户人家的祖上正是节孝亭所表彰的女主人。</p><p class="ql-block">民房外墙上的精美雕刻,工艺精湛,极具观赏价值,透露着一股浓浓的文化,艺术,宗教气息。</p><p class="ql-block">龙冈寺:龙冈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现建有五进六座石殿,全部采用大罗山天然花岗岩建造,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石结构的著名寺院。</p><p class="ql-block">龙冈山:原名“半山”,因山背有摩崖石刻“龙冈”两字,故称龙冈山。这里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石器和陶器遗物,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及古刹名寺等历史文物,历代文人墨客提诗歌咏颇多。龙冈山坐拥缭碧园、静宜阁、觞咏亭、华阳洞等景观,众多摩崖题刻点缀于碧水玉石之间,自然风光与人文英华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交相辉映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双龙寺:双龙寺处于茂林修竹之中,难得的佛门修身之地,在杨梅林中的双龙禅寺,颇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的意境!寺中有洞,又名双龙洞。</p><p class="ql-block">杨梅观光园:杨梅,古称机子(《北户录》),又称朱红、树梅。它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果树。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形如水杨,而味似梅”,故名杨梅。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茶山“丁岙梅”以其个大、核小、色艳味佳等优点而冠于其他品种。大罗山的杨梅,红盘绿蒂,果肥色艳,珠大核小,酸甜相宜,扬名浙南。清·诗人郭钟岳“杨梅成熟满山红”。温籍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在《杨梅》一文里寄托乡愁与思亲的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