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孙全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配乐/歌曲《教师节之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初春的一个早晨,盱眙县境内的国营三河农场一条乡间小道上,一个体型清瘦的年轻人,他肩背一袋沉重的废铁,步履蹒跚地走向废品回收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三河农场包地的一个场景。当我背着七八十斤废铁来到场部唯一废品回收站时,发现里面有许多旧书,我胆怯地问是否用废铁换旧书?工作人员一听喜笑颜开,忙说:“可以,可以!任你选,你能背多少背多少。”其实他最清楚废纸与废铁价格,才如此慷慨!殊不知,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一蛇皮袋子书若到书店去买那是天文数字,当时真不知是谁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住处,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翻看起来。突然,从书里掉下一张纸来,捡起展开一看,一股油墨香味扑面而来。这是一张油印小报叫《淮河文艺》,头版头条一篇署名文章让我吃惊不小!题目叫《朱先树印象》,作者叫季风。要知道朱先树在当时已经是著名的诗评家,能亲自接见季风,想必季风此人肯定不是一般之人,我肃然起敬!文章结尾处才知,季风诗人他的本名叫马继峰,在盱眙县十里营中心校任教,是一名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与人的偶遇会有千万种,我与季风老师相遇却在一张油印小报上。当时我正学写现代诗,我根本不懂什么叫现代诗,没人指点,没人一评说优劣。季风老师的出现,激发我想试一试的念头。于是,我写了一首名为《走进田野》的现代诗和信,忐忑不安中把信塞进邮箱。真没想到三天后竟然收到他的回信,信中诚恳指出我的习作不足之处,并鼓励我常读常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的学历太浅,加上整天要与几十亩田打交道,文学之梦只能任重而道远。其实,十里营到三河农场不足10公里路程,回灌云老家都要路过十里营,那是我们最近距离,碍于我们身份悬殊,我没有冒昧去拜访,三年包地期间,我没有机会读季风老师的作品,我们来往过几封信。后来我离开了三河农场,我们的距离拉长了,有一段时间,好像有一年多我们都没有写信,直到我做了代课教师时,才继续我们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所在的学校为乡村小学,学校订了几份报纸,我闲时会翻翻报纸。有一天,我在《连云港日报》“花果山”副刊中,发现有季风老师的作品,但不敢肯定是他,于是我写了封信连同报纸寄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久我收到他的回信,得知我也做了教书匠,他由衷地为我高兴。他还告诉我说他在连云港日报发表的作品都不寄样刊,谢谢我寄来的报纸,并希望我多留意《连云港日报》,如有他的作品,给他寄去样刊。从此以后,只要报纸一送来第一个翻阅,如有季风老师作品第一时间给他寄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次,我刚把报纸寄走,校长不知啥原因找这张报纸,问遍其他老师都不知道,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是我拿的,已经寄给朋友了。校长很生气,把我训了一顿,还规定学校报纸必须保存一个星期后才能处理。所以,后来我寄给季风老师样刊都晚一个星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我们在鸿雁传书中建立了深厚友谊,谈诗歌创作,谈人生理想。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结婚那一年。季风老师是我唯一一个正式邀请的嘉宾,可惜他身兼重任,脱不开身,在我们婚前和婚后,两次寄来贺信,让我们夫妻俩感动好一阵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婚后第二年,女儿的出生,我肩上的担子陡然剧增,不得不辞去代课老师职务,在家搞养殖。我养鸡第二年恰逢禽流感爆发,养殖这条路又被堵死,无奈之下,不得不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涯!季风老师那边也因县委宣传部调动,离开了三尺讲台,去了盱眙报社。随着我南下的步伐,我与季风老师的书信来往、友谊被迫中断,漫长的寻找之路,从这里开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文人雅士心目中,只要诗和远方还在,一切皆美好!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时,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我只看到无尽的远方,诗被岁月打磨得荡然无存!时间一晃过去好几年,生活有了些起色,夜深人静时自然会想起老朋友,我曾按他最后给我来信的地址给他写信,结果是“石沉大海”;后来我又给盱眙报社写过信均无回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十多年的打拼,2008年我在苏州创办一家服装加工小作坊,买了电脑开始接触互联网。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瞎弄,无意间竟然搜索到一个叫陈武的文章,此文正是给季风老师诗集《一个人和他的村庄》作序。那一夜无眠,我一遍又一遍读此文,拿起笔和纸写了满三页纸,按陈武文中的信息写好信封,那一刻我心里释放了许多,开始憧憬着再度重逢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时隔多日却杳无音信。我打“114”查到开发区体育局的电话,打过去后得知“没有此人”。再去回看陈武文章时,我发现文章发布于6年前,噢!6年了,人情世故,斗转星移!谁会知道6年里发生多少改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目光投向文章作者陈武,能给季风老师诗集作序之人,俩人关系定不一般,找到陈武,就能找到季风老师下落。我特地到网上查了一下,此人更是了得,陈武虽然也是连云港人,那时他已是连云港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而且定居上海。我一个平民百姓,能接触这样大人物似比登天。我茫然了!此后数年里,我多次上网查找季风老师信息,均无结果。我还萌发过用深圳卫视“你有一封信”栏目来寻找,被我老婆劝止;我还想写一篇名为《寻找季风》文章,寄给淮安日报社,借助报纸寻找,写了一半,觉得自己文笔平平,报社不会采用,寻找季风老师的愿望,再一次被搁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过中年,回望自己坎坷充满艰辛的历程,除了口袋里有几个碎银之外,别无他物!正如路遥先生所说:“我们除了挣钱之外,还应该有其他的东西。”在杭州期间又受到弘一法师(李叔同):“人生就是一本书”的理念所影响,中断二十多年,我再次拿起笔,记录平凡岁月的点点滴滴,不求功名利禄,只为心中那份执念,不让岁月虚度而无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快!我在地方文坛从地下浮岀水面,不经意间我走进周春军、孙朝喜两位文学前辈视野,加快了我文学创作的步伐。去年下半年,在周春军老师竭力推荐下,我顺利加入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这次不经意间加入,却助推了我再次寻找季风老师的狂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晚上,在协会群里突然发现有一个人也叫陈武,看他发布动态像似一位作家,我心一阵狂跳,当即加了他的微信。几分钟后竟然通过申请,我立马说明来意,对方回复“不认识”他不是我要找的人。世事如此巧合,又是如此意外,本应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却扑朔迷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不会因某人某事而停留,眨眼间来到2023年,5月的一天,空闲时我和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网络,闭上眼睛听诗歌朗诵。《两棵枣树的纠缠》悄悄进入我的耳膜,它的作者更是如雷贯耳,这个融进我血液里的名字,我怎会无动于衷?于是我上网一查,关于季风老师的信息如春风般迎面扑来,经过各种信息比对,确定了联系方式,我还是采用书信的方法,略显稳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缘分真是妙不可言!三十年前废品堆里那张油小报上相识,再到如今浩瀚网络空间再度重逢,我们缘于诗歌,有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撑着我们一路前行。三天后,我终于收到老朋友久违的信息!这一次苍天没有辜负我的赤诚!正如季风老师的诗歌《天上雪》中所言:“雨季你不来,那是爱情对诺言的失约/冬天雪不来,那是天空对山河的辜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世事真的难料,经季风老师本人证实,给他诗集作序是南京藉陈武,而非连云港藉陈武,而我两度误认为连云港藉陈武是我要找的人,阴错阳差,差点错怪他人,在此表示歉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万多个日夜里,可以遇识许多人,也可忘掉许多人。我们再度重逢,季风老师同样感慨万千:“金钱能买到感情?能买到人心吗?”答案当然是不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找季风》这篇文章有多个版本,是我文章中跨时最长的一篇,整整写了三十年,今天终于划上完美句号。感慨的同时,我想起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呀!真正的友谊不会因时空差异、年龄差异、地位差异而黯然失色!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还能一见如故、一如既往!更希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