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他山之石,攻习作之玉

实验学校 彭景

<p class="ql-block">  “茶壶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可谓是现在小学生习作的普遍现象。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老师们感到十分头疼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如何开展好一堂高效的习作教学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习作基础?5月17日上午,三、四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以观摩作文讲解示范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p> 集体观摩 <p class="ql-block">  本次习作示范课讲座中,文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例进行讲解。</p> <p class="ql-block">  文老师说:“打开优秀作文的第一步——审题。确定好文章写什么,首先就需要同学们通过认真仔细阅读材料去寻找文章立意!</p><p class="ql-block"> 选定好题目以后,再指导学生如何列提纲,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会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思路更加连贯清晰,段落结构更加完整。”</p><p class="ql-block"> 文老师以标题“小书虫”为例详细的讲解了写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首先,巧妙的利用“扩词法”,列出关键字词,一步一步打开学生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比如在描写“小书虫”的外貌时,指导学生先抓部分,引导孩子从词到句“……的眼睛,……的嘴巴,……的脸蛋”,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再抓整体,让学生完整的说说小书虫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其次,书写正文中间部分时,应详略得当。详写的必须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次写的内容不能详写,否则就会堆砌内容,淹没主题。</p> 集体研讨 <p class="ql-block">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熊鲜老师:我们在教学生习作时,需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抓住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文章写具体。再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优美,生动。最后再写写自己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聂燕飞老师:《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书中列举了一些词语“小书虫”“乐天派”等,问: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形容哪些人?看到这些要求,学生不知从何入手。经过老师讲解分析了作文要求,明白写作重点是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怎么写出来?又抓耳挠腮,好不容易下笔写了,最后写的事情与这个人的特点无关或者事情写不明白……</p><p class="ql-block"> 其实主要问题是学生不会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性格特征。学生想象、词汇匮乏,只会用概括性地语言直接叙述事情,不能对重点情节作细节刻画,导致作文写得索然无味。</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当中需要多下功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黎金维老师:首先,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如何列提纲,通过观摩示范课,我们也可以借鉴里面所讲到的方法去教学生。</p><p class="ql-block"> 另外,需要提醒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抓住细节,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p><p class="ql-block"> 最后,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然后进行写作。总之,四多:多创设、多提问、多思维、多回答。</p> <p class="ql-block">向莉老师:这篇习作思路可以把握三点:</p><p class="ql-block">1、指导学生抓住外貌来写,人物体型等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2、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抓住重点写,注意详略得当。</p><p class="ql-block">3、写爱好和特长也要有选择性,避免大众化。</p><p class="ql-block">建议:教学生积累词语库,摘抄好词好句,平时多读一读。到写作时让学生写作时进行恰当地运用,能有效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习作。</p> <p class="ql-block">  一上午的学习时间很短暂,留给我们需要反思的却很多很多。文老师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大开眼界,通过共同探讨交流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需要我们立足本专业,选择合适的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p>

学生

习作

老师

书虫

写作

词语

观摩

作文

教学

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