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天空

<p class="ql-block">  看到家乡江畔的桃花,总会想起陶渊明的巜桃花源记》,一一源记大意:渔夫撑船顺江流而下,巧遇两岸桃花粉黛。再往深处,经一小洞,豁然明朗,肥田润土,鸡鸭成群,树木庄稼葱茏。百姓心平气和,互敬互爱,和谐友好。问之,百姓完全不知外面风云变幻。原来是一批为躲避先秦战争而逃到这里的百姓,在此过着无忧无虑,自给自足的美好世外桃源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实际上是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诗人陶渊明君的黄粱美梦! </p><p class="ql-block"> 倘若陶兄能穿越到如今。看到桃梨满山波,莺歌舞景城。又该有怎样的感怀呢?</p> <p class="ql-block">  是呀, 如今地球四季花香,陶兄的梦已然狭隘。但它朴实的文明虽简单却高远。</p> <p class="ql-block">不是吗?即便我们这代人,虽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可我们所经历的,何尝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我们也不敢想象,我们的日子会如此翻天覆地。</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一代,体会不到我们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体会不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在各种运动的轰炸下,一不小心就成了封资修代表。体会不到在以成份论好坏的日子里,多少人活在尘埃里!十年文革浩劫,不仅浩劫了文化,浩劫了文明。更浩劫了多少人的生命?以及无数灾难深重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历史已然过去,它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羁绊。但那些沉淀的记忆,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象针尖一样储在那,即便拔了,疤痕还在。痛点还在。它是有后遗症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的是反思,是改变。</p> <p class="ql-block">而不是遮蔽掩盖。社会要和谐进步,思想观念是主流。</p> <p class="ql-block">  如果对自已都没有觉醒,对自由、人权、民主、平等没有追求。始终人云亦云。文明谈何容易?陶兄梦,我们的桃花源梦又怎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独立的灵魂,尤其在既得利益面前,又有几人象陶渊明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呢?</p> <p class="ql-block">  环境的美好,丰衣足食的生活,是人类走向伟大文明的第一步。就象马克思说的:“人饿着肚子是很难有绅士风度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人们追求,创造富裕的生活是无可非义的。</p> <p class="ql-block">  而真正的文明是人心。因为外象易造,人心难渡。</p> <p class="ql-block">  倘若人类真到了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境界。这样的生活才该是《桃花源记》中的核心主题。也是人类的终级美好。</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个人,很是欣慰。我们的国家,已驱散了凝聚在空气中厚重的雾霾,疮痍的大地上,以顺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播洒出春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生活在花一样的世界里。我们是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这种幸福是无可比拟的,它象心里一个沉淀了若干年的呐喊,超越梦的边界。就这么住到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陶兄也没有那遥远的想象力,一千六百多年后的老太太们,并不完全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她们行摄天下,豪情满怀,足迹远超徐霞客!</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万水千山,如浮的生命也焕发出星星之火。</p> <p class="ql-block">镜头虽小,可装下世界。</p> <p class="ql-block">心田虽窄,可容纳万象。</p> <p class="ql-block">让每个心动定格成记忆!</p><p class="ql-block">让每朵花香在人间流芳!</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沟壑难平。</p>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的国家已举世嘱目,我们的生活已跨越干秋。</p> <p class="ql-block">我们唯有珍其不易,继续前行。各自修炼修为自身。什么是桃花源,和谐的社会,才是我们梦中的桃花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