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课堂,精彩成长——大株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  春日风暖,催开满树花香;追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为了促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升广大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5月18日上午,大株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级语文老师带来了一堂公开课《挑山工》。</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这节课分为四个过程:</p><p class="ql-block">一、课堂导入:1.出示泰山图片,了解泰山;2.引入作者资料,导入课题;3.出示文章最后一段,朗读并说体会。</p><p class="ql-block">二、初读感知:1.检查生字和词语;2.了解“挑山工”的职业特点;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作者和“挑山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p> <p class="ql-block">三、细读感悟:</p><p class="ql-block">1.挑山工的动作</p><p class="ql-block">(1)默读课文,找到描写挑山工动作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理解挑山工的登山路线,明白走“折尺形”路线的原因;</p><p class="ql-block">(3)出示泰山资料,感受挑山工的辛苦。</p><p class="ql-block">2.挑山工的语言</p><p class="ql-block">(1)默读挑山工说的话,找到挑山工登山与游客登山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p><p class="ql-block">(2)朗读句子,感受挑山工的“得意”,明白话中蕴含的道理;</p><p class="ql-block">(3)课堂小活动——挑山工是如何登山的;</p><p class="ql-block">(4)联系上下文,再次感受登山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p><p class="ql-block">3.课堂小活动——从挑山工身上学到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学习收获</p><p class="ql-block">1.通过学习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方法感受人物品质;</p><p class="ql-block">2.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向挑山工一样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的人。</p><p class="ql-block">五、课后作业</p><p class="ql-block">1.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挑山工”这项职业;</p><p class="ql-block">2.说一说自己登山的经历,回忆登山时的所见所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课重在评课,公开课后老师们师积极参与评课,各抒己见,本校其他语文老师们针对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细节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们首先肯定了吴老师这堂课的精彩之处:1.整堂课教学过程完整,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板书精美,课堂气氛活跃;2.准备充分,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模范挑山工登山的动作是一个亮点;3.学生语文素养高,吴老师也落实了对学生的说话训练;4.引导学生自己上台动手画路线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但也指出了吴老师这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导入环节,一边欣赏登山图一边学本课词语会更加贴近文本;2.在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时,不要直接出示答案,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说会让学生更有课堂参与感;3.吴老师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应该善用鼓励性的语言;4.课堂游戏活动参与人数较少,其他学生没有参与感,分组参加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不断丰富自我素养,而每一堂公开课都是教师的匠心之作,也是教师与学生一同谱写的美篇。我们将采撷这美丽的花开课堂,在自己的教学路上边走边学,边学边用!精彩课堂,我们共赏;语文,向美而生;我们,学习不停!</p>

挑山工

课堂

登山

老师

语文

学生

课文

公开课

出示

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