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住过的“月亮宫”(散文)

红 牛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住在小县城临河的一栋老式两层木楼里,那是国营酒厂管理层的宿舍。印象最深刻的是木楼高高矗立在沿河一排低矮破旧的土房和木板房中间,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木楼不完全是木,立柱和山墙都是青砖切起,房盖也是老式的小瓦片,木楼的木板陈旧、无漆,很有年代感。木楼梯的木板时有松动,上下楼需小心谨慎,谨防踏空。木楼后面有一个约二十多平米的露台,露台面向开阔平坦的右江河,!河对岸,视线所到之处是一片碧绿的庄稼随风摆动,庄稼后面是若隐若现的村庄还有朦朦胧胧的远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露台前面的河岸上有一排十多米高、一抱粗细、伟岸挺拔的苦练老树,像一排卫士保卫着高高的河堤以及河堤这边的人家。</p><p class="ql-block"> 苦练树最惹人喜爱的是它花开的季节,淡紫色的,丁香一样大小的花一树一树盛开在初夏时节,像极了淡紫色的雾凇,特别和风吹来,那股幽幽的浓香几十米外都能闻得到。</p> <p class="ql-block">  父亲喜欢种花,但没空养花,花苗拿回来种下,外婆就担负起养花的重任,当然,关键的季节,父亲也会给花树修枝剪叶。</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一概贪玩,没怎么注意父亲和外婆养花的仔细,只看到碗口大的芍药花、一束束肥呶呶的菊花还有洁白的茉莉花总在楼梯旁边的厨房门口盛开着、怒放着,惹得每一个路过的同事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二楼原本是个大通间,父母住在大通间的前部,用木板隔着,我们姐弟妹和外婆住在大通间后部,房间和露台的隔板开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扁形大口子,谓之窗口。我们的床铺就顶靠在隔板的窗口下。床铺是四条长凳子,每头两条钉上木板构成的,苦练树开花的季节,隔着洞开的窗口,就能闻到苦练树的花香。</p><p class="ql-block"> 60年代,没什么玩具, 晚饭后姐弟妹洗脸洗脚,然后上床听故事,做游戏。故事,永远是外婆那个永远不会过时的“狼外婆”,游戏,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姐弟妹像三只小猪仔很难得地趴在劳累了一天还要陪着我们玩耍的母亲的肚子上“噗~噗~噗”地吹着响,母亲忍俊不住“呵呵呵”的笑声和我们“咯咯咯”心满意足的笑声交织成趣,而外婆则在一旁拿着一把大大的蒲扇微笑着一把一把给我们扇凉。</p><p class="ql-block"> 每到月圆时分,躺在床上就能隔着窗户看到天上的圆月,那种很大、很圆、很皎洁的圆月!</p><p class="ql-block"> 楼上的露台没有围栏,也许,父亲想确保安全,也许在露台种花更有情趣,父亲在单位不远的缸瓦店买了几个土黄色的大陶盆,在露台的边上一字排开,装上泥土,种上从厨房门口的花盆里剪来的花枝,当年,开在厨房门口的鲜花,就在对月的露台上开枝散叶,花好月圆!</p> <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我们都逐个相续上了小学,露台也成了我们做作业的园地。</p><p class="ql-block"> 没有课桌,父亲就找来木板横条,比着我们的身高做了一个长条“木凳”,我们则并排坐着冬暖夏凉的草墩,趴在“木凳”上写作业。外婆的蒲扇在扇着、露台外面的月亮在亮着、身边的鲜花,嗯嗯,还有河岸上的苦练树花在香着……。</p> <p class="ql-block">  木楼的正门外,是一个约有好几个大礼堂宽的酿酒车间,几百上千个酿酒的大缸齐刷刷摆放在空旷的、屋顶挂满蜘蛛网的车间里,几盏早年就坏掉的发了黄的灯泡孤零零挂在空旷的屋梁上随风摇曳,一条不算宽的车间便道从木楼正门,穿过大缸中间,通往刚刚铺上时尚水泥地板的工厂大门。</p><p class="ql-block"> 大概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每天晚饭后饭碗一放,就屁颠屁颠约上队友,跑到学校排练文艺节目,跳着跳着,有时候跳到夜里十点多十一点都毫无察觉。</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都是国家的人,根本没空接送我们, 深夜回家全靠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必经之路就是那个魅影十足的酿酒车间,几百上千个比我们个头还高的大缸,大缸和大缸之间足足能藏进一个大人的黑洞洞的空间,都足以引发我们的想象和心里的恐惧。但为了参加排练,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往学校。</p><p class="ql-block"> 去的时候不管不顾像个“英雄”,可回来的时候就缩头缩脑像个“狗熊”了。当然,这样也并难不倒我们,不久,解决的办法来了其中之一就是“隔空喊话”!</p><p class="ql-block"> 从酒厂大门通往家里木楼的距离大约二十多米,进了酒厂大门,我就扯着嗓门大声喊话,“婆婆~阿婆~”“婆婆~阿婆~”,因为存在高差,因为是在空旷的室内,因为是寂静的夜晚,我那略带沙哑的童声被略加放大,楼上的外婆立马就听到了,外婆立即高声回应,然后,然后就是“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呀!往前走……”!再然后,走得多了,胆子大了,一个人高唱那种带着严重“颤音”的红歌也敢在黑漆漆的车间里独自往木楼的家里冲刺一样奔跑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