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巨大宝库,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2022新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此我校成立经典诵读社团,社团是由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组成,每个年级为一个小社团,由本年级的三个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帮助他们理解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每个小社团的成员也都是从各班选拔出来的优秀朗诵苗子,每天的延时课为各个社团的诵读时间。</p> <p class="ql-block"> 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帮助,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每周的延时服务课社团活动进行40分钟诵读,日积月累,孩子的文化修养、语文素养都会大大提高。在学校统一规定的读诵时间之外,还鼓励学生回到家进行亲子诵读,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背诵,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p><p class="ql-block">学期末,学校要对本年度的诵读社团活动进行验收。</p> <p class="ql-block"> 诵读活动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为此,我们本着"持之以恒,树立信心"的诵读理念,充分利用每周课后延时的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每天早上八点开始的全校诵读经典诗文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坚持老师与学生一起诵读,并制订了完整的诵读方案,每天都有领导组对早上的诵读进行巡视检查,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一个学期已过半,通过每天的经典诵读,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p><p class="ql-block">1.通过诵读,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2.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质。</p><p class="ql-block">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了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p><p class="ql-block">5.在5月16日的全镇开展的中小学经典诵读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的经典诵读得到了全镇的一致好评,孩子们也从中获得了自信!</p> <p class="ql-block"> 总之,我校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使孩子们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