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寻觅农事——琢玉轩社会实践纪实

玉林中学琢玉轩

<p class="ql-block">  世间上的阳光、泥土、风和水,花粉和谷实,以及农作物的生命轮回,催生出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今天让我们跟随琢玉轩的步伐来到龙泉劳动实践基地,触摸乡土的厚实,体验四季分明,感知文化温度,记住乡愁,寻觅农耕。</p> <p class="ql-block">  农耕生活离我们很遥远,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五光十色,习惯了所谓城市生活的安逸舒适。今天,我们走进了乡野,近距离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拿起耕具,刨向泥土,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一缕清风,一片稻田,足以治愈疲惫的身和劳累的心;耕作于土地之上,阳光之下,足以让我们充实自我重新整装出发。</p> <p class="ql-block">  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走出了玉林校园,就让我们将心绪放缓,享受农耕劳作带来的美好,感受这片厚土承载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擦去额头的汗珠,身上带着泥土的芬芳,移步到洛带古镇。撩开眼帘是朴素的石墙,纵横的小街,行当分明的铺面,人头攒动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禅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p> <p class="ql-block">  古镇环境幽美,绿树荫荫,其中,红豆树最多,据传是客家先民清初入川时从广东带来的红豆种,在这里播种,是客家先民念念不忘原乡的历史见证和寄托相思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  美食,美事,美时,天时地利人和,洛带古镇人坚守最原始的味道,遗留千古之芳香。小镇客家人最出名的两道小吃——伤心凉粉、天鹅蛋糖油果子是同学们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客家人自酿佳肴美酒“酒香不怕巷子深”,千里迢迢的赶路人也会为古镇的甘露而神魂颠倒,康熙年间便建了这醒酒桩。</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石板巷陌微醺的岁月,醉人的暖风,吹的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镇一传奇,一镇一风情”。走进客家人的土楼,漂亮的建筑、精巧的设计,让我们沉浸其中,恍然入梦于《大鱼海棠》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古镇都有一段历史,每一个古建筑都有他的故事。或是人物,或是故事。或是作品。一切都在那漫不经心的古镇之中,与当地人的生活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面对物质丰富,美好精致的现代生活,我们早已忘却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那些刻在骨子与血液里的千年文化,是时候提起再次传承。属于华夏儿女的中式美好生活就蕴藏在那些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之中,那些正义凛然的,慷慨激昂的,宁静致远的,茶香墨韵的风骨才是中式生活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  此次龙泉驿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大家体悟到了农民的辛苦耕耘,一粒米,一滴汗勤耕耘,每一粒粮食都应该珍惜。而洛带古镇的行走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客家文化,体会了“共御外敌,御外凝内”的客家集体精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琢玉轩的小伙伴们收获满满,大家对下一次的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摄影:骆志垚、张攀华</p><p class="ql-block">撰稿:易文艺,赵紫玉</p><p class="ql-block">编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易文艺,赵紫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