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摩梭人

渔舟唱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一日,我们从丽江出发,前往传说中的泸沽湖。汽车翻山越岭,一会儿行驶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金沙江畔,一会儿驶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巅,仿佛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穿梭,高原反应也开始了,眺望车窗之外,万丈深渊之间,金沙江象一条蜿蜒的绿色飘带,环绕在大山之腰。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上午十一时左右,终于来到了东方女儿国泸沽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畔生活着二万多摩梭人,由于人数不多,所以还不能称为摩梭族,只能叫做摩梭人。摩梭人实行走婚制。男的晚上到女方家爬上二米多高的花楼,和情人幽会,鸡鸣前悄悄爬下花楼回家,整个走婚过程摸摸索索,摩梭人的名字因此而来。八十年代以前,许多外国友人漂洋过海,慕名而来,一探究竟。下午三时左右,我们乘坐摩梭人的猪槽船游览美丽的泸沽湖。眺望远方,格姆女神山横亘在湖的尽头,栩栩如生的格姆女神悠然躺在山峰,她头枕云南,脚踮四川。猪槽船象一把剪刀,剪开了湖面。湖水蓝的象蓝宝石,湖面上长着一种白花,早晨花朵开在水上,下午花朵缩到水下,当地人叫这种花为水性杨花。呵呵!摩梭人真有意思,一朵花都这么暧昧。摇船的是一对摩梭人父子,按照以前的了解,摩梭人父子不会生活在一个家庭,带着诸多好奇,于是我和摩梭大叔拉起了家常。摩梭大叔淳朴热情,有问必答,让我对泸沽湖和摩梭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摩梭大叔确实不是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今天是为儿子家帮忙摇船。摩梭大叔走婚生了两个孩子,自己和姐姐、妹妹生活在一起,姐姐和妹妹各有两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沿习母系氏族,家中大小事务由女人作主,男人的家庭地位很低。这种特殊的社会方式和走婚习俗为什么能延续至今,很多人不得其解。我笑问摩梭大叔,你怎么看待你们自己?你们喜欢这种方式吗?摩梭大叔说,他们非常喜欢这种男不婚女不嫁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女人得到了当家作主的地位,男人得到了自由,男女皆大欢喜。泸沽湖畔女儿国为什么能延续至今?摩梭大叔的一些话应该告诉了我们答案。原生态的东西可能不是最先进的,有可能是最适合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次日上午十一时,我们来到了摩梭人卓玛拉母的家庭。中午时分,天空下烈日炎炎,高原上极强的紫外线照得我们饥渴难耐,走进拉姆的家,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屋内犹如早春二月,凉意顿生。我们走进了拉母家的客厅,围着火炉,听拉母讲述她的故事。拉母上过初中,在摩梭村算有文化的人,被选为村里的讲解员。拉母淳朴大方,性格直爽。家中一共有十六口人,自己有两个小孩。拉母家里地位最高的是她的奶奶,由奶奶掌管家中大小事宜。家庭成员挣的钱大部分要交给奶奶,家庭支出由奶奶分配。拉母家客厅旁边连着一间黑屋子,拉母说这是生死屋,亲人去世了,马上会搬到生死屋,然后趁着尸体的余温,用白布把尸体缠绕成妇女子宫里面婴儿的样子,意思就是怎么样来,最后怎么样回去。然后在生死屋的地上挖一个洞,把尸体埋在里面,堆满石灰。几个月后尸体象古埃及的木乃伊,这时再把亲人的尸体抬到山上安葬,安葬的方式有火葬、土葬,也有树葬。拉母生第一个孩子时在生死屋呆了三天三夜,由于难产,拉母几度昏厥,孩子一直没有下来,家里人都以为拉母撑不住了,全家人哭成一团,邻居们也带着酥油聚集到拉母家里,准备送拉母最后一程。拉母的二阿乌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拉母太可怜了,他来到生死屋,做最后的努力,他从后面抱住拉母的身体,用一只脚的膝盖顶住拉母的腰,用劲向上颠簸拉母的身体,十几下后,一个新的生命终于呱呱落地。听到孩子的哭声,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全家人相拥而泣。拉母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所有的痛苦都烟消云散了,她太累了,马上睡着了,这一睡就是三天三晚。</p> <p class="ql-block">猪糟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摩梭女孩十三岁成年,成年礼后,家里会分配给女孩一间花房,从此女孩可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大部分女孩十五、六岁开始走婚。拉母属于读过书的人,走婚比较晚,十九岁开始。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的转山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转山节期间,摩梭人全家出动,带上美酒佳肴,身着盛装,来到山上聚会,山上面热闹非凡,摆满了各种酒菜,大家喝酒聊天,年轻小伙举行骑马射箭比赛。晚上,青年男女手拉着手,跳起篝火晚会,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姑娘,就在她手心里抠一下,姑娘如果有意,就会回抠一下小伙的手心。篝火晚会散场后,两个有情人就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幽会。是不是小伙子可以随便抠姑娘的手心呢?其实不然,小伙子一天晚上最多可以抠三个姑娘的手心,如果超过三个,这个小伙子的口碑就会很不好。许多人都好奇,姑娘们怎么知道小伙子抠过谁的手心呢?这就不懂姑娘们的小九九啦。中场休息的时候,姑娘们都会咬耳朵,说一些悄悄话,谁谁抠过自己的手心,都会相互交换信息。拉母和她的阿柱(情人)就是这样相识,两个人一见钟情,关系一直保持至今。阿柱送过她一个苹果手机,在小孩满月时送过一个银碗,两个人之间再无其它经济往来。拉母与阿柱走婚纯粹是出于喜欢,跟家庭和财富没有任何关系。阿柱不需要对拉母承担任何责任,平常与拉母和小孩联系也很少,拉母的小孩也不需要承担阿柱的赡养义务。家里人的养老送终都是由全家人共同负担,如果家里有人病了,都是由家里人轮流照顾,如果长辈患了重病,不管身在何处,全家人都会放弃工作,提前几个月回到家中,陪亲人走完最后的时光。拉母有一个姐姐,上过大学,在县城医院工作,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按理说家庭地位相当高,但是她嫁给了汉人,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大家庭的地位日渐降低,家里有什么事情也不再和姐姐商量。摩梭人牺牲了爱情,成就了亲情。现代都市人为情所困的烦恼在泸沽湖这里似乎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花房外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重女轻男,只有女的才能传宗接代。摩梭人以女性血缘为纽带,全家人都有血缘关系,没有一个外人。这种家庭关系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拉母家里有两个兄弟,拉母的小孩叫他们“阿乌”,摩梭语爸爸的意思。摩梭男人有手艺,人品好的话走婚比较受欢迎。走婚比较乱的也不受女孩待见。也许有人会问,摩梭男人是不是非常自由,不受任何约束,其实也不是这样。摩梭人既开放又传统,不是说一生只能走婚一次,但是也很注意影响,道德约束还是很强,口碑、人品非常重要。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一个男人走婚非常乱,不但得不到女人的青睐,而且家里人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被赶出家门。男人在家里干不干活比较自由,男人在自己家没有专门的房间,白天生活在自己的家里,晚上都出去走婚。摩梭女人都很吃苦能干,拉母说摩梭女人的家庭地位高都是由于她们的付出比较多。摩梭人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摩梭男人失去了天下,进入了天堂;摩梭女人得到了天下,又失去了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水性杨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