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证治验录

云山居士

<p class="ql-block">  带状疱疹,我们农村又叫“生蛇”,一般是腰部长一粒粒水泡状的疹子,脸上长的也有,但比较少。这种病痛得比较厉害,一些成年人痛得难以忍受呼天喊地者也常见。痛是一回事,关键这病治好表面证状之后,弄得不好,往往会留下后遗症。这种后遗症,有的是患处的皮肤留有伤痕难以痊愈,有的在患处或脑袋的一侧痛痒不止,时断时续发作,遗患几十年甚至终身,让人痛苦不已。这种后遗症的痛痒,不在皮肤表面,而是在皮下肉外,挠也挠不到,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带状疱疹,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肝胆湿热发于肝经所致。在治疗上,多以清泻肝胆湿热、镇痛为主。也有用雄黄之类的矿石药研粉外敷,杀菌解毒的办法。中药内服,有利于从源头上清除病根,如果处理得当,后遗症发生的机率会少一些。外敷的办法,往往是治好急性期的一些表证,但病邪一般难以根除,发生后遗症的机率会比较大。产生后遗症,中医的说法是病邪未尽伏于腠理,西医的说法是病毒未净潜伏在神经,乘机发作,其实是那么同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治疗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其实就是把未清除干净的病邪病毒清除干净,这一次,用外治的办法行不通了,非用内服不行了。中医治这些毛病,办法还是很多的,用的方子也是各式各样,但不离清泻肝胆湿热。</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十多年前得了一次带状疱疹,用农村的草药治不好,后来到县里找一个老中医治。这个老中医用药比较猛,用量很大,那寒凉的水牛角一用便是一百几十克。吃这老中医的药确实管用,疼痛及表面的证状很快消除,但这药过于寒凉伤肠胃,吃了拉肚子拉得不行。在疼痛及表面证状基本消除之后,母亲便不肯再服药,于是也留下了后遗症。一开始,是患处及脑袋的一侧发痒,时发时休,程度较轻,也还可以忍受。那时,我也还没有认真学医,不懂如何处理,母亲也因为当初吃药拉肚子太厉害谈医色变不肯再去看医生,这事就一直拖着。</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回家,母亲说这痒是越来越厉害,难以忍受,看有什么办法没有。刚好我学医多年,有了一点底子,也可以试试。于是开了个方子抓了三副药给母亲我又回单位了。为什么只抓三副药?因为这药还是有点寒凉,不知母亲能不能受得了,于是在剂量上作了控制,有试探的意思。母亲吃完了这三副药,感觉证状轻了不少,于是她自己又去药店抓了三副,吃完之后,证状基本消除,于是不再用药。</p><p class="ql-block"> 我平时喜欢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经方。这个方子,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与明朝一位医家方子的合方,廖廖几味药,想不到有如此捷效,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