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区疾控温馨提示

育才小学 杨小妞儿😘

加区疾控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随着假期后返回人员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多,感染风险在加大。同时,一些地区还有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肠炎、森林性脑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广大居民还要继续重视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预防。</p><p class="ql-block">新冠病毒感染</p><p class="ql-block">目前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传播阶段,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从2月中旬的0.2%增长至4月下旬的74.4%,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在内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XBB等容易逃逸免疫变异株的风险逐渐上升。</p><p class="ql-block">新冠病毒感染个人日常防护应注意:</p><p class="ql-block">1.如出现咳嗽、发热、咽痛、呼吸困难、腹泻、呕吐、乏力、头晕、嗅觉、味觉失灵及结膜炎等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佩戴N95口罩。 </p><p class="ql-block">2.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p><p class="ql-block">3.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4.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p><p class="ql-block">5.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手卫生。</p><p class="ql-block">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p><p class="ql-block">7.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应根据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注意药品适用人群范围和多种药品合并使用禁忌,患者本人或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p><p class="ql-block">8.感染者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如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与同住人员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9.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p> <p class="ql-block">季节性流感</p><p class="ql-block">季节性流感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在季节性流感流行期要加强个人日常防护,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如有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p><p class="ql-block">诺如病毒肠炎</p><p class="ql-block">感染诺如病毒的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部绞痛、周身乏力、非血性的腹泻,可以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寒战等症状。诺如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2-48小时之间,也可以呈自限性性疾病,一般在几天内可以自行好转。</p><p class="ql-block">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传播,可以导致人传人的现象,而且病毒的传染性很强。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需要注意餐前洗手,避免食用可能污染的食物或者是水。 由于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传播途径多样化与高度传染性的特点,对感染诺如病毒的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阻断病毒传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p><p class="ql-block">1、病例</p><p class="ql-block">病例可居家隔离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72小时。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防止出现院内二次传播。</p><p class="ql-block">2、重点人群</p><p class="ql-block">诺如病毒排毒时间较长,尽管病例症状消失72小时后、或隐性感染者自核酸检测阳性起72小时后的病毒排出量明显下降,但仍可能存在传播风险。对于保育员、护工、教师、食品加工或制水等重点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应采取严格的病例管理策略,暂时调离工作岗位,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且直至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上岗。</p><p class="ql-block">森林性脑炎</p><p class="ql-block"> 森林性脑炎,又称蜱传脑炎,属于病毒性脑炎,蜱虫(草爬子)为传播媒介。森林性脑炎的临床症状与其它脑炎相似,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4-6月是我区森林性脑炎的高发季节。预防森林性脑炎需要在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虫带回家。接种森脑疫苗是预防森林性脑炎最有效的手段。</p><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手足口病疫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p>

诺如

脑炎

病毒

症状

感染

新冠

口病

手足

人群

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