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暖三冬。特别是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有时候一句话说得不合适可能就会给学生造成阴影,而有时候-句话说得好可能会成为学生的一道光。教师讲课不能仅凭感觉,而是要把语言技巧当成一门技能,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所以教师必须要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一直在有意识地记录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但当我回头重新去翻看的时候,发现原来平时跟学生的沟通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学生说话方面缺乏技巧。我可能掌握了很多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每个技巧确实都是有效的,只不过它们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中产生作用,而我并没有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这些技巧融会贯通。</p><p class="ql-block"> 如何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如何发挥语言的教育力量呢?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感触颇多。</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将教导学生的语言分为了5种类型:表扬、批评、提问、激励、反向激励。根据每种类型的具体场景(即学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分别介绍了教师可以应用的10种方法,给出了大量的例句。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教师的语言力时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的!书中的例子虽然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但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语言。阅读完了这本书,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这些方法。</p> <p class="ql-block"> 以表扬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认知里,表扬常常适用于优秀的孩子,但是在我的实践中,对于那些平时顽劣的孩子,有时候表扬比批评反而起着更大的改变作用。在教育顽劣的孩子的时候,如果批评完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再找出一点个他的优点进行表扬,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更能有效激励该生持续正面行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其实是通过阿伦森效应得出来的。为了证实鼓励对人们是如何起到作用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做了一一个实验。 实验参与者被分为了四组,他们对同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以此来观察被实验者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其进行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结果发现大部分人都对第四组最具好感。按照此效应的理论,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则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同样的一件事情,只是褒贬的顺序改变了,结果却还是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而这种“先贬后褒”的方式,不仅明确指出来学生的问题,更能够在学生情绪受挫时,及时给予正面安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全面客观评价自己,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这与学校培养“存德性、明自我、会学习善交往、有视野”的崇文学子中的“明自我”不谋而合,让学生正确看到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或者这种“先贬后褒”的方式,让我在教育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全面看待学生。</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让我懂得更加关注那些不引人瞩目但却在努力生长的孩子,让我不错过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当然,学到和学会之间是100次刻意练习。教师的语言力可以通过我们不断地练习而得到提升,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一名有言语力量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