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班游戏案例飞夺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 一、游戏与缘起</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在班上开展红色故事分享,我请小朋友观看《飞夺泸定桥》的视频,孩子们就对红军的泸定桥很感兴趣。 文迪杰说:他们真勇敢,不怕危险。 巫珽羽说:他们真厉害没有木板也能过桥。文迪磊说:我也想搭建一个桥。当我们俯下身来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声音一些关于游戏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游戏讨论曾平安说:我们用哪些材料搭桥呢?在哪里搭建呢?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两个讨论的方法。第一个用教室的桌面塑料乐高拼搭,第二个是用教室木制积木拼搭。有几个个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他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游戏积木桥</p><p class="ql-block"> 观察时间:2023.3.6观察对象:龙锦钰、龙怡妍,何俊其、文迪磊、巫珽羽</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每个都有各自的想法,搭建完集体分享。</p><p class="ql-block"> 曾平安说:我搭建的桥是一座高高的桥,我的桥有三条锁链。 </p><p class="ql-block"> 龙怡妍说:我的桥是两条锁链。 </p><p class="ql-block"> 硕硕说:我的桥是两条路可以同时通过。中间还有个门,而且连接起来的。 </p><p class="ql-block"> 磊磊说:我的桥是平平的,刚好一个接一个过桥。整理回顾大家又开始讨论龙锦钰提出:不对不对,这和视频中不一样,你们的桥可能不牢固,容易倒。红军叔叔不能过桥。 </p><p class="ql-block"> 巫珽羽说:我们可以用梯子,可以用到轮胎搭建。 </p><p class="ql-block"> 龙锦钰说:我们可以用木板搭建。孩子们画出了她们游戏计划想搭建的形状以及要用哪些材料。</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 在前期的讨论中,幼儿并找到合适的材料去代替,会创新大胆想象,通过简单的设计继续探索自己的游戏计划。作为教师要适时放手,学会做好幼儿背后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并未对幼儿的计划进行评价,而是让幼儿自由制定游戏计划</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游戏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观察时间:2023.3.28观察对象:龙锦钰、龙怡妍、何俊其、文迪杰、文迪磊、巫珽羽</p><p class="ql-block">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孩子们,孩子们都在忙着,有两个人一起抬木梯,有力气大的一个人搬,还有则滚起轮胎。不一会儿,一座四通八达的桥就在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搭建起来。孩子们全都投入到搭桥游戏中,一边搭桥一边过桥,再一边调整桥不左右,玩得不亦乐乎。对于他们来,体能大循环的第一轮建构游戏是一次新的体验,没有想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集体建构,竟然搭建起一个复杂的“桥”,在一次次调整,一次一次尝试中获取经验。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的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没有给予他们充分发展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幼儿讨论</p><p class="ql-block"> 1、发现用木板放在轮胎上容易倒。</p><p class="ql-block"> 2、人走在木板上会翘起来,不牢固。</p><p class="ql-block"> 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从游戏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我始终作为一名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在幼儿进行第一次游戏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探究材料的玩法,在游行中学习合作、自主探索。当幼儿发现这种游戏状态不能满足自身所需时,他们升级了游戏难度,在玩中不断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而且对游戏材料进行了持久性探究,摸索出了新的玩法。</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游戏有扶手的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观察时间:2023.4.5观察对象:龙锦钰、龙怡妍,何俊其、文迪磊、巫珽羽</p><p class="ql-block"> 这次游戏孩子们持续自己的游戏她们还搬来了梯子做扶手、搬来了轮胎全部放地上,梯子架在轮胎上,过桥难度加高。小朋友越来越感兴趣。有的小朋友一直体验过桥的快乐。长桥有了栏杆,就不容易摔倒。他们说桥在空中要是没有栏杆会摔倒,扶住栏杆前进也可以更快的速到到达目的。从初建大桥一直在变化,从材料的变化场地变化,桥的形状由长到短,直桥到会转弯的桥,桥也有了栏杆。孩子们在创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同伴交流、沟通。他们建构的不是只是桥,也是孩子们喜欢,充满挑战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飞夺泸定桥”是由一本故事引出的生成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抓住了幼儿自主设计游戏的需求,跟随他们的兴趣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反复的游戏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面对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以尊重接纳支持的态度给他们适时的引导,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最大限度的获得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机会。通过游戏的开展,让教师看到了幼儿遇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游戏中,在今后的其他活动中也会对他们有深刻的影响。游戏中幼儿不断地交流、协作,团体意识得到了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引导、丰富和扩展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有益的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