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手记:关于如何评课的思考(李梅)

李梅语文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研手记:关于如何评课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梅|文</p><p class="ql-block"> 做教研多年,也因各种机缘深入课堂,参与听评课。在我看来,教研贵在真实,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问题的教研活动才是真实发生的。听评课是真实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基于课堂观察真实发生的思考和艺术。听课即评,听和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彼此相倚而发生。随着教研经历与实践的变化,我对听评课这件常态的事情有了一点新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听评课活动的关注点。一直以来,教师对听课这件事是拒绝的,我曾见过年轻教师初登讲台被批评后默默地抹泪,对教学这件事心生畏惧,也见过一些年轻教师为了不被推出来上研讨课给学校领导殷勤敬酒,这源于执教者首先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突出的被审视的状态,而没有把听评课活动当做真正的交流和生成。在听评课的交流中,共同发现、探讨、解决教学的具体问题,我们交流的是执教者现场给出的真实有温度的课例,聚焦的是教学的行为、教学路径和教学的有效性,而不单单是执教的人。评课人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审视之人,而是作为观察者和执教的老师共同建构,实现和抵达一次完整的教研之旅。</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听评者的共建关系。我一直践行明明白白听课,真真诚诚评课,会在评课前真诚感谢每一位执教老师,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位老师的课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感谢他对课堂介入者的包容。没有执教者的现场生成,我们就没有研讨的具体案例,没有后续的观察、探讨、助力和不断生成,仅仅只听课不交流的活动是半途而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基于课堂诊断的教研思考,是源于执教者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带来的,评课的所思所得理应与执教者进行分享,众人添柴,主评人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案,以此完整的案例解决同类教学问题,带给更多人思考,这是一次有意义的交流,也是我理解的共建关系,打个比方来说,教师的教学是一条水流的起点,流经课堂,流经课堂参与者,经过评课环节的共建和生成,不断开阔和澄澈,再流经执教者,循环流动,形成教研的活水。</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聚焦研讨的目标。评课活动和授课活动一样,最好能够聚焦目标,一课一得或者两得。对于授课来说,要恰当选取教学的内容,合理且分课时,面面俱到等于一点不到,评课也是如此,如果泛泛而谈,给出一些标签似的术语,简单甚至粗暴的评价,不聚焦教师该课堂折射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介入对该问题的具体指导,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是与非、好和坏上,我觉得教研行为并没有真实地发生。研讨聚焦的目标,在我看来,应该是教师有困惑、意识到而自己又不能解决的主线性问题,是学科、学段和课标深度关注和共性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教师的教态、教学准备、是否紧张、是否超时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譬如超时,其根源应该是在教学设计的路径和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上,教师经过思考仍不能找到答案才会不知如何取舍,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找到解读文本的核心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聚焦的目标。主评人要善于透过教师教学的现象,引领思考其背后的本源性问题。</p><p class="ql-block"> 其四,是给出解决的方案。在听评课的活动中,我想教师最想听到的,就是我该怎么办,我再构这节课的时候该怎么去设计,这是教研听评课的落点,给出这个困惑或者同类教学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话,一次完整的听评课活动才真正完成,教研的目的在于指导,在于帮助,而不是简单的评价,或者批评,只有真正从执教者的角度去思考,给出或者尝试给出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问题,解决了教学的问题,才是真实发生的教研。传统评课更加注重这个老师课上的怎么样,而很少介入其教学的过程,找出教师教学设计的障碍点,给出有效的帮助,给出思维和逻辑层面的建议。只有真诚做到了这一步,教师才会不觉得浪费时间,会心悦诚服,会感受到教研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其五,有专业成长的期待。听评课的不能止步于评课,教师通过研讨获得了教学的方法,围绕一点探讨产生了交流,对今后的教学教研多了信心,由点及面,形成更多的思考,启悟更多的智慧。听评课的教研活动是共建,是帮助,是点燃,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通过过往的教学经验的递接和帮助,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帮助其规划专业成长的路径,让他们多一些对教学的热爱,热爱是生生不息之根本,而不是让教师更加模糊或者冷却,这是教研的正道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初时做教研,也曾有过谦谨的旁观之心,从旁观者的角度说说看法,或者有过医者的仁爱之心,以一己之力尝试给教师的课堂开出处方,而今,我更愿意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平和的交流者、平等的共建者,珍惜每一个教学的真实案例,像一滴水汇入其中,去流动,去思考。感谢时间给予的启迪。也记录于此,以此对抗时间带来的遗忘。(作者系平桥区教体局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p>

评课

教研

教学

教师

课堂

执教

思考

给出

真实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