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村唱大戏

凤儿

<p class="ql-block">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又是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娘家村唱大戏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80后的山村女孩,儿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只知道我们村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这一卯的枣林,那一沟的菜园。妈妈偶尔会去小蒜裴沟三交这些地方赶集会,回来时带点稀罕的饼子糖果等,给我们姐弟四个分着吃点。一年可劲盼着这个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会。不亚于对大年的期盼。庙会的几天村民大都会早晨出去上会地,上午晚上都看戏,村办小学会给我们放假看大戏赶庙会。</p> <p class="ql-block">  每年赶庙会的几天,我们会早早的洗漱的干干净净,换上相对好看些的衣服,相约上同村的几个小姐妹,高兴的老早就跑去会场。大多时候去会场时那些摆摊的商贩还用篷布包裹着东西。三三两两闲谈着,谈着今年请的戏剧好不好,讨论昨天会场的一些奇闻趣事。戏剧演员们则有的在庙宇周边的田间地头吱吱呀呀地练习腔调,有的三三两两学步态,有的在后台画着好看的演出妆(大概是开场‘联联’戏的演出者),还有的带着他们奶声奶气的孩子在会场转悠着。我们几个小毛孩,虽然身上可能没有一毛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庄园一样觉得眼花缭乱看啥都新奇,又像是脱缰的野马,高兴地会场的每犄角旮旯都想跑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等到钟鼓楼上的钟声敲响,这是戏要开场的信号,我们几个就会迅速跑去戏台前找自己的爸妈,先去台口找,如果自己的爸妈今天有幸在台口,就可以让把我们抱上台口边看戏,一会带着红袖章的管理人员过来了,爸妈就会把我们抱在身上,管理人员一走过去,我们又坐回了台口了。1990年左右看戏的人正可谓人山人海,大家会讨论今天的“联联”戏是《韩琦杀庙》还是《见皇姑》?本剧是什么《五女拜寿》还是《打金枝》?昨天唱到哪了?这班戏的生旦净末丑,那个更出色。坐在台口的孩童看戏不一定是喜欢看戏或看懂戏,但一定会让小伙伴们羡慕。</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飞速向前,以前唱戏是按村民人头收戏钱的,现在大家生活好了,供奉神明的人多了,大家是自愿随心出的布施。庙宇经过几次修缮扩建,多了些亭台楼阁,地面也硬化了,那颗千年老楸树也被保护起来了。以前是听庙宇的管理人员透漏今年是写(请)了哪里的剧团,前些日子看到老乡们转发的今年的宣传海报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以前看戏时人多的真可谓水泄不通,戏院里院外,钟鼓楼上,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因为挤着我家孩子了,踩到你家老人了,碰到他家孕妇的肚子了,吵架是常事。现在台前看戏的都是留守村里的老年人,戏院里摆放了很多凳子,有一些凳子几天下来都无客问津。</p> <p class="ql-block">  昨天看到老乡们发出的这些威风锣鼓,我放大图片仔细瞧了瞧,大都是80后的老乡,小时候正月里的秧歌,六一儿童节,才会听到这好听的旋律。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看出他们敲碎的是游子在外的心酸不易,找到了儿时的天真幸福。</p><p class="ql-block"> 我从在镇上上初中起,这个庙会就与我渐行渐远,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家庭孩子能回去的时候很少了,原本今年是准备请假回去一转的,距离不远,自己也可以开车,可孩奴的自己总是放心不下孩子,又一次错过了。有一种情感叫怀念,有一种怀念叫祭奠,我就算以此祭奠我对三月二十八的情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