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业余拍鸟历程和回顾

陈继贤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编辑✍️了《五年业余拍鸟之旅之感》一篇文章,收录百余种鸟儿🐦,那时,自我感觉良好,暗暗高兴😊。其实,好事还是在后头,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喜鹊。</p> <p class="ql-block">  黑卷尾。</p> <p class="ql-block">  云雀。</p> <p class="ql-block">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转眼之间,五加三,八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八载摄鸟,坚持不懈,初心未变,个中经历,回味无穷,酸甜苦辣,样样尝过。有郁闷😒,有纠结😐,有遗憾😔,更多的是兴奋🥰,是开心😃,是愉悦😁。还有的是,突如其来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做过的事情,回顾一下,总结一番,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  豆雁。</p> <p class="ql-block">  凤头麦鸡。</p> <p class="ql-block">  以《五年业余拍鸟之旅之感》一文为蓝本,图片作大的增删,文字尽量保持原来的框架,适应<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予以微调、充实。</span></p> <p class="ql-block">  琵嘴鸭。</p> <p class="ql-block">  黑脸琵鹭。</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蓝矶鸫。</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拍照,摄影,是人人知晓,人人玩弄的技艺,早已成为家常便饭,这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完善。可谓人人皆是自媒体📺,个个都属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据著名照片分享平台 Flickr 的年度报告显示, 2016 十大最受欢迎的拍摄设备中的八个,都是苹果的 iPhone系列智能手机,唯一不是 iPhone 的设备,是佳能的 EOS 5D Mark II 和 Mark III 。 我的摄鸟,先从苹果智能手机开始,而后选择的是,佳能的 EOS 5D Mark III 单反相机。</p> <p class="ql-block">  松雀鹰。</p> <p class="ql-block">  赤膀鸭。</p> <p class="ql-block">  我的住家……平阳县城昆阳镇,依山傍水,没有重工业,是宜居的所谓慢城。从自家步行约20分钟,即可到达的城北凤湖公园,与温州地区重要的湿地~平瑞塘河连成一体,又与城区河流合为一片,环境优美秀丽。</p><p class="ql-block"> 在不经意中,我发现,在凤湖公园,以及相近等处,鸟语声声,在空中,在水面,在树林,不时有鸟儿飞越而过。</p><p class="ql-block"> 我的摄鸟之旅,就是从凤湖公园开启🔛。</p> <p class="ql-block">  林雕。</p> <p class="ql-block">  黄苇鳽。</p> <p class="ql-block">  黄喉鵐。</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末,时值夏秋交际,青山绿水,气候宜人。我可以说是突发奇想,拍摄风景之余,尝试持苹果手机拍鸟,对象是不甚怕人的小白鹭、夜鹭,近距离接触拍摄,哈哈,居然成像了。</p><p class="ql-block"> 得意之下,用苹果5s手机自带软件裁剪微调,在微信上发图,不知道是否恭维的缘故,朋友圈一片连赞叫好。</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拍鸟,它们的存在,使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它们的鸣叫、它们的身影、它们的活力,都令我感到新鲜和好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眼潜鸭。</p> <p class="ql-block">  半蹼鹬。</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灰林䳭。</p> <p class="ql-block">  东方大苇莺。</p> <p class="ql-block">  朋友中有一些摄影行家提醒我,拍摄鸟类俗称打鸟,兴趣、毅力、环境条件和技巧不可缺,器材配置更重要,用手机拍鸟,成不了大气候,单反相机必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  小白额雁。</p> <p class="ql-block">  鸿雁。</p>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p> <p class="ql-block"> 黑颈鸊䴘。</p> <p class="ql-block">  有人称,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哈哈哈😆。而比起风光、人像、纪实题材,摄鸟的器材要求更高,价格昂贵得多。</p><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花了一万八,在温州买来一台佳能的 EOS 5D Mark III ,配24~105焦距普通镜头。卖家说,这样的配置拍摄人物、风景还好,打鸟不够,起码要200以上焦距。预算有限,权当先练练手吧。</p><p class="ql-block"> 玩过单反,才知道相机和手机的区别,出来的照片清晰度、画质远强于后者。两相比较,之前手机拍拍还受人点赞的照片,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 智能手机携带方便,操作灵活,拍拍花草、人物和风景,以及近距离或相对固定物体,是不错的选择,而摄鸟,看来非单反相机不可。</p> <p>  小鸦鹃</p> <p class="ql-block"> 红嘴巨鸥。</p> <p class="ql-block">  冠鱼狗。</p> <p class="ql-block">  玩了3个月手机拍鸟后,从2015年11月初开始,用单反摄鸟。尝试了几个月后,拍了一些好照片,但受焦距所限,近距离拍摄马马乎乎,对远处的只能望鸟兴叹,好多次因无法接近,只能与美丽的翠鸟擦眼而过。</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有人劝说我卖300焦距以上定焦镜头,这样才显专业。打个比方,手枪轻便灵活,却射距短,步枪就可以打得远得多,大炮则能到达更长远的目标,打鸟也最好拥有“大炮”。</p><p class="ql-block"> 当然,打得越来越远,准确度也会随着下降,这是规律,摄鸟亦如此。哈哈哈,最好的是,手枪、步枪、冲锋枪、大炮等都配齐上阵。</p><p class="ql-block"> 不过就拍鸟而言,拍到是最重要的,拍好、拍美在其次。终于体会到了,摄影是烧钱的行当,拍鸟尤为如此。</p><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用一万二,换来70~200焦距佳能小白兔镜头,这还不是打鸟的合适的专业镜头。要知道,300至600的专业定焦镜头,价格3万到7万左右,这不是宰人吗!</p><p class="ql-block"> 相机重要,镜头更关键。过三个月后,又挡不住诱惑和冲动,花上2400元,添置2倍增距镜头。</p><p class="ql-block"> 到了2021年,又购买了价格近万的适马150~600变焦镜头。这样,远距离拍摄起来轻松多了。当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巨贵的定焦镜头,目前还下不了手。所以,到现在为止,还属于穷酸拍鸟级别。</span></p><p class="ql-block"> 用上新镜头,重量更大!效果更佳!烧钱更快!天晓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不定,慢慢地走上烧钱的不归路,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嘛!</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拍鸟人,其实简单,只要有时间付出自由,和财务付出自由,就可以了,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须浮鸥。</p> <p>  彩鹬</p> <p class="ql-block">  鸥嘴噪鸥。</p> <p class="ql-block">  观鸟摄鸟是打开自然界观察的钥匙,也是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最好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放下工作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和不快,行走在河边林间,看流水潺潺,听鸟语,闻花香。 </p><p class="ql-block"> 观鸟拍鸟,它既与技术和艺术搭边,又与鸟类科学有缘,同时还顺应了生态环保的大趋势。</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公园里或野外拍鸟时,游客、路人看你的眼神,都带着羡慕、恭敬;当你向亲朋好友,展示鸟片并介绍鸟的特征、习性的时候,人家就把你当成鸟专家了。</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看不出来啊,连这个你都懂,你咋拍到的呢,厉害👍,鸟哥,鸟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p> <p class="ql-block">  白眉鸭。</p> <p>  灰眶雀鹛</p> <p class="ql-block">  拍鸟,置于大自然之中,品味一份静谧,一种舒畅,一缕淡然。拍鸟是奔向大自然的运动,回归自然世界,投入青山碧水怀抱中,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抖落都市生活中的喧噪烦恼。</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人已忘我,心如空灵。</p><p class="ql-block"> 尽管,或站或坐,或行走于山间,河畔,塘边,也累得腰酸背疼,四肢疲乏,但心灵的轻松和宁静,是什么也换不来的!</p><p class="ql-block"> 常在青绿世界中拍鸟,也是一项免费的运动,也是欲罢不能,容易上瘾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黑眉苇莺。</p> <p>  黑尾塍鹬。</p> <p>  虎纹伯劳</p> <p class="ql-block">  八年来,共拍摄多少鸟呢?罗列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大型的有苍鹭、草鹭、大白鹭、鹈鹕、普通鸬鹚、暗绿背鸬鹚、黑脸琵鹭、白琵鹭、普通鵟、大鵟、蛇雕、林雕、鹗、白腹鹞、白尾鹞、凤头蜂鹰、黑翅鸢、白鹤、灰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额雁、豆雁、鸿雁、灰雁、小白额雁、黄腹角稚等。有些属冬候鸟,秋冬季节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  日本松雀鹰。</p> <p class="ql-block">  中型的如小白鹭、夜鹭、池鹭、大麻鳽、黄苇鳽、红嘴蓝鹊、稚鸡、红隼、游隼、斑头鸺鶹、短耳鸮、赤腹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喜鹊、白胸苦恶鸟、珠项斑鸠、山斑鸠、火斑鸠、黑水鸡、凤头麦鸡、灰头麦鸡、普通秧鸡、白骨顶鸡、小天鹅、牛背鹭、松鸦、白颈鸦、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赤颈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头鸭、白眉鸭、琵嘴鸭、白眼潜鸭、赤麻鸭、金斑鴴、白腰杓鹬、林鹬、黑翅长脚鹬、青脚鹬、红脚鹬、鹤鹬、反嘴鹬、彩鹬、黑尾塍鹬、小杓鹬、泽鹬、翘嘴鹬、半蹼鹬、水雉、黑尾鸥、鸥嘴噪鸥、红嘴巨鸥、扇尾沙锥、小鸦鹃、乌鸦、鸳鸯、红嘴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鹌鹑、凤头鸊䴘、大嘴乌鸦、灰树鹊、秃鼻乌鸦、大沙锥、灰喜鹊、杜鹃等,候鸟、留鸟、旅鸟都有。一年四季都在,属留鸟,数量大的,为小白鹭、夜鹭、池鹭、牛背鹭最多。</p> <p class="ql-block">  白颊噪鹛。</p> <p class="ql-block">  赤腹鹰。</p> <p class="ql-block">  小型鸟居多,如红头长尾山雀、远东山雀、中华攀雀、小鸊䴘、黑颈鸊䴘、灰眶雀鹛、栗耳凤鹛、灰卷尾、黑卷尾、青背山雀、灰背鸫、白腹鸫、紫啸鸫、白眉地鸫、白眉鸫、蓝矶鸫、红尾鸫、麻雀、山麻雀、燕雀、灰林䳭、白腰文鸟、白头鹎、栗背短脚鹎、棕头穗鹛、领雀嘴鹎、黑短脚鹎、绿翅短脚鹎、橙腹叶鹎、黄臀鹎、白眉鵐、黄眉鵐、小灰山椒鸟、北红尾鸲、鹊鸲、蓝喉歌鸲、白脊鴒、灰鶺鸰、绿绣眼、叉尾太阳鸟、噪鹃、棕脸鹟莺、短尾鸦雀、棕头鸦雀、红尾水鸲、纯色山鹪莺、棕扇苇莺、黑眉苇莺、黄鹡鴒、灰头鵐、斑文鸟、翠鸟、乌鸫、家燕、北灰鹟、灰纹鹟、黄眉姬鹟、红喉姬鹟、乌鹟、黄腰柳莺、树莺、戴胜鸟、寿带鸟、金腰燕、金翅雀、白胸翡翠鸟、灰喉山椒鸟、棕背伯劳、红尾伯劳、虎纹伯劳鸟、画眉、丝光椋鸟、灰背椋鸟、黑领椋鸟、灰椋鸟、紫翅椋鸟、树鹨、红喉鹨、八哥、黑尾蜡嘴雀、长尾缝叶莺、蚁鴷、黄腹鹪莺、红胁蓝尾鸲、白腹蓝鹟、白额燕尾、小燕尾、金眶鴴、环颈鴴、铁嘴沙鴴、普通燕鴴、小鵐、矶鹬、小滨鹬、弯嘴滨鹬、尖尾滨鹬、长趾滨鹬、红腹滨鹬、黑腹滨鹬、红颈滨鹬、阔嘴鹬、斑鱼狗、秋沙鸭、罗纹鸭、凤头鵐、东亚石䳭、栗耳鵐、理氏鹨、林鹨、灰斑鴴、蒙古沙鸻、弯嘴滨鹬、东方大苇莺、黑眉苇莺、远东树莺、北蝗莺、黄眉柳莺、琉磺鵐、黄胸鵐、栗鵐、苇鵐、芦鵐、黄喉鵐、云雀、暗灰鹃鵙、冠鱼狗、黑脸噪鹃、白颊噪鹛,褐河乌、发冠卷尾、三宝鸟、黄腹鹨、黄雀、星头啄木鸟、斑姬啄木鸟、红胸姬鹟、白尾石䳭、红耳鹎、靴蓠莺、银喉长尾山雀、黑头奇鹛、棕头雀鹛、蓝喉太阳鸟、白喉红臀鹎、黄臀鹎、大拟啄木鸟、栗腹矶鸫、灰头绿啄木鸟、黄嘴栗啄木鸟、黑眉拟啄木鸟、黄颊山雀、红翅鵙鹛、白腹凤鹛、棕颈钩嘴鹛、灰头鸦雀等等,候鸟、留鸟、旅鸟的,都有。</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大都生涩难读难懂的鸟名,不免眼花撩乱,有些发晕😵‍💫。要写✍️的话,哈哈哈😹,更要费一番周折。把它记全记牢,实在不容易,困难重重,也不太可能吧!!</p><p class="ql-block"> 那到底拍了多少鸟呢?大概🤔️220多种吧!!</p> <p>  斑鱼狗</p> <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览鸟类书籍,摄友交流、切磋,上网咨询、查找和比对,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才有这些了解,可能还不一定精准。少部分,至今不知道鸟名。当然,其中,不乏一、二级国家保护鸟类。</p> <p> 苍鹭</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的几年时间里,仅在凤湖公园及周边鸣山、蒙垟山、东门山、九凰山、水亭等小小区域内拍摄🎬,偶尔去老家~鳌江江畔、九叠河湿地公园跑跑,温州景山公园、三垟湿地、龙湾滩涂也光顾二三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平阳多山多水,又临海,自然资源丰富,鸟类栖息环境良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只在自己的家乡及周边区域拍拍,也能不断获得新乐趣、新收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确惊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唯一的例外,借探亲和旅游的时候,在杭州拍过,收效甚微。</span></p><p class="ql-block"> 而后,挡不住诱惑和摄友的举荐,足迹踏入龙港滨海新区、鲸头,苍南灵溪,瑞安海塘、桐溪,永嘉西炉、樱花园等地。</p><p class="ql-block"> 原来只在平阳的东南北部活动,2022年,平阳的西部的水头、山门、南雁、顺溪等地,也有了足迹👣。拍摄区域扩大了,自然收获更丰富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而对拍鸟人来说,每增加一个新鸟种,简称“加新”,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span></p><p class="ql-block"> 在摄鸟圈内,有以拍摄鸟种数量见长,也亦有为拍到珍稀鸟类取胜。云游四方,走南闯北的,大有人在。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区域拍摄,鸟种类型肯定不多。</p><p class="ql-block"> 其实,就对一种鸟,乃至平常的鸟儿,拍细,拍好,拍精,是不错的选择,亦是别有一番感觉和趣味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拍鸟,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想拍到精采、漂亮的鸟儿,必须付出劳动和艰辛,而付出,往往跟获得成正比。</p> <h3>  短尾鸦雀</h3> <p class="ql-block">  小天鹅。</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林大了,什么鸟都有。水环境大为改善,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增加,吸引了小白鹭等鹭科鸟类。</p><p class="ql-block"> 在凤湖公园,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鹭栖息繁衍,在温州地区独一无二。鹭科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科学数据证明, 它们的出没,其实是环境状况的晴雨表。</p> <p class="ql-block">  橙腹叶鹎。</p> <p class="ql-block">  鸟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一要有天然的栖息地,二要有足够的食物来源。鸟儿能够聚集、活动,乃至迁徙,除了气候、环境条件外,觅食也是一大因素,可以说,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有鸟类。</p><p class="ql-block"> 另外,人为环境破坏和滥杀滥捕的减少,亦为重要原因。所以,在这里,有大量鸟类生衍繁殖,频繁出现,就不奇怪了!我很庆幸生活在此,与鸟类为邻,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  凤头潜鸭。</p> <p>  黄眉姬鹟</p> <p class="ql-block">  摄鸟,不仅是对野外鸟儿影像和踪迹的真实记录,而且,从中观察、了解、探索鸟类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与活动规律,也是饶有趣味、富有挑战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八年来的野外鸟类拍摄,虽是业余级别,不擅图片后期制作,但也有些体验和心得,不妨说出来,以供探讨切磋。</p> <p class="ql-block">  鹌鹑。</p> <p class="ql-block">  斑头鸺鶹。</p> <p class="ql-block">  红腹滨鹬。</p> <p>  黑翅鸢</p> <p class="ql-block">  鸟类习性和活动规律。</p><p class="ql-block"> 鸟类是不能受控的主体,拍摄活动只能围绕、配合鸟儿的习性来展开,所以观察、了解鸟的习性,对拍鸟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鸟的种类繁多,习性不同,差异大。</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鸟儿,习性都不一样,它们有的喜欢鹤立鸡群,站在枝头欢呼雀跃、引亢高歌,像领雀嘴鹎、东方大苇莺、黑短脚鹎。有的却是在灌丛中穿飞栖息,从不展露头脚,而这种鸟往往个头很小,很漂亮,很难捕捉到它的身影,像黄腰柳莺、红头长尾山雀、棕脸鹟莺、红头穗鹛等。有的则是潜匿于矮灌丛下,飞行甚低,像画眉等。还有的习惯在人群聚居的地方,比如麻雀、白鹡鸰、斑文鸟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赤麻鸭。</p> <p>  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雁类鸟、鸭类鸟、鹬类鸟等,大都属于冬候鸟,春夏、初秋是看不到的。水雉、草鹭、灰卷尾、黄苇鳽、黑卷尾、家燕,是夏候鸟。春末从南方飞来,在此筑巢繁衍,秋天又飞回去,冬天不见踪迹。小白鹭、夜鹭、池鹭、牛背鹭都是留鸟,不迁徙,四季都可拍到。</p> <p class="ql-block"> 银耳相思鸟。</p> <p>  鹈鹕</p> <p class="ql-block">  苍鹭、大小白鹭等水鸟,以鱼虾为食,常在水面上盘旋,或河岸沿线活动。小白鹭、池鹭飞行能力强,时停时飞。苍鹭、夜鹭喜在一个地方长留,苍鹭甚至停留几小时不动,静待猎物,被称为老等,容易接近拍摄。斑鱼狗、翠鸟个体小,很警觉,常在水边半高树枝上,或石头上短促停留,往水面猛扑,琢食小鱼虾,速度极快,抓拍时机稍纵即逝。八哥眼光锐利,见人就飞,极难拍到,但在地面上活动,较易接近。青背山雀、白头鹎、伯劳鸟、乌鸫等林鸟,时而在树林间穿梭,或枝上、梢头,或地面上捕食昆虫、果实。</p> <p class="ql-block">  三宝鸟。</p> <p class="ql-block">  白颈鸦。</p> <p class="ql-block">  躲避人类是野生鸟类的天性,但不同鸟,有不同的安全接近距离,差别很大。麻雀、白头翁,同为种群数量大的鸟,但前者一触即逃,拍摄白头翁则容易多了。家燕飞行忽上忽下,方向不定,但停在屋檐下或杆线上时,可抓拍到。</p> <p class="ql-block">  山麻雀。</p> <p class="ql-block">  灰雁。</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有趣现象是,鸟儿捕食时,会宽容人的接近,往往啄到或吞咽下猎物后才飞走。俗话说,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可能是动物护食的本能吧。</p><p class="ql-block"> 运气好的话,鸟儿会落到你的眼前,可要抓紧时间拍噢!有些鸟儿如戴胜、短尾鸦雀、画眉,很漂亮,但是拍到次数很少,几张图片,或许是种群数量稀少、活动区域小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铁嘴沙鴴。</p> <p class="ql-block">  发冠卷尾。</p> <p class="ql-block">  另外,在一段时间内,鸟的飞行轨迹和活动地相对稳定,有一定的领域性,有规律可循,特别是鸟儿筑巢孵蛋育雏期间。</p><p class="ql-block"> 还有,发现一种新鸟,要持续拍摄一段时间,摸索它的生活习惯和活动方式,这样,以后找到它就容易多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需要反复了解、观察、体验、总结,把握好的话,拍摄成功的几率提高很快。</p><p class="ql-block"> </p> <h3> 红头穗鹛</h3> <p class="ql-block">  戴胜鸟。</p> <p class="ql-block">  相机购置和设置</p><p class="ql-block"> 按行家们的说道,人像、风景、纪实摄影,创意可能是第一要务,而拍鸟是打鸟,武器装备最关健,家伙很重要,可以说是器材先决,尤其是镜头,没有足够长焦距镜头,很难在野外拍到清晰度高的雀鸟照片。</p><p class="ql-block"> 专业鸟类摄影,配备300、400甚至于500、600、800长定焦镜头,再加上增倍镜,还要三脚架、云台、辅助工具组合。重量奇大,没有车拉不动,价格奇贵,一套设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那是贵族豪门的拍法,代价太大,玩不起。从一介平民的业余爱好角度来说,要量力而行,但也不能太次。</p> <p class="ql-block">  翘鼻麻鸭。</p> <p class="ql-block">  北蝗莺。</p> <p>  稚鸡</p> <p class="ql-block">  我使用的佳能相机EOS 5D Mark III ,价格适中,拍摄画质优良,是不错的选择。开始,使用70~200小白兔变焦镜头,虽不是摄鸟的专业设备,但却是全能镜头,多用途,既可拍鸟,又可用于人物、风光摄影。配上增倍镜,达6斤多,有些重量,稍轻于一支标准步枪,手持有点累,但习惯了,拍摄不成问题,携带、操作还算方便。</p><p class="ql-block"> 现在,相机📷还是八年前购买的老掉牙的旧货,主打适马150~600变焦镜头,<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量约9斤多吧,</span>手持拍摄难以支撑,故配独脚架。有些费力😓,但比起超大的定焦镜头及辅助设备,还是轻松得多了。</p> <p class="ql-block">  燕雀。</p> <p>  白胸翡翠</p> <p class="ql-block">  关于相机设置,我的体会多多。刚开始,用的是A全自动模式拍摄,的确方便快捷,拍的照片数量多,但时常跑焦,废片不少,画质差。尝试过AV光圈优先模式,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拍摄移动、飞行鸟类的时候。后改为TV快门优先模式,针对快速运动的鸟类,成像佳,但遇到拍摄现场环境差,如天气不好的情况,照片忽明忽暗,画质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 最终不得已选择M全手动模式,这一拍摄模式操作繁琐,要随时调整数据,出片效率低,好处是,掌握熟练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佳片的概率提高,另外,增加了拍摄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蛇雕。</p> <p class="ql-block">  凤头蜂鹰。</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的方法是,天气状态良好的时候,用TV快门优先模式。拍相对静止的,快门设置为200左右,拍摄主体快速运动的,设为500以上。天气不好或光照欠佳的话,选择M全手动模式,快门灵活运用,光圈值多在6以下,感光度一般为自动,除非现场光线差,影响拍摄的,才适当提高感光度,保证画面的清晰度。还有,测光模式设为点测,对焦点为中心点对焦,除非拍摄主体大或距离过近。针对快速运动主体,自动对焦模式设置为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驱动模式为高速连续拍摄。</p> <h3>  灰喉山椒鸟</h3> <p class="ql-block">  斑鸫。</p> <p class="ql-block">  另外,在拍摄前,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拍摄现场环境,作出预测,对相机设置基本参数,免得临时抱佛脚,以致手忙脚乱,错失良机。</p> <p class="ql-block">  游隼。</p> <p class="ql-block">  罗纹鸭。</p> <p class="ql-block">  拍摄时机和技巧</p><p class="ql-block"> 一般理解,风光摄影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日出后两小时,傍晚日落前两小时。拍摄鸟类也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两者时机选择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通常打鸟爱好者,会在早上以及近黄昏拍摄,除了是适应鸟类的觅食习惯,也考虑到这两段时间,可以利用到太阳的侧光。</p><p class="ql-block"> 我大多早上6点出发,夏天会提前一些,拍摄2至3个钟头,这时,光线斜射且柔和,人为干扰少,鸟类活动多,有利于拍摄。下午基本不出,休息或整理相片。</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可尝试傍晚日落前拍摄,个人喜爱不同而已。但此时,人的活动仍频繁,是不利因素,光照也有区别,出来的照片别具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  栗耳凤鹛。</p> <p class="ql-block">  白鹤。</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我几乎每天外出拍摄,风雨无阻,冬天挨冻,夏天被晒,穿坏了7双耐克鞋,不管有没有拍摄到,权当闲庭信步,放松身心。一则多拍就有提高,一次拍摄数十乃至数百张,积累经验,二则掌握鸟情及规律,做到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 拍鸟是一种自我挑战。山清水秀陶冶人,狂风暴雨锻炼人。为了拍到心仪的鸟儿,酷夏里头顶火辣的太阳,不会说热;零下的寒冬站在野外,不会说冷;背负沉重的设备,不会说累。风吹日晒雨淋,蚊虫叮咬,荆棘划伤, 甚至摔过跟头,手脚受伤🤕️等等。</p><p class="ql-block"> 拍鸟可以感到大自然的美,又能将美带给大家分享。对鸟儿,从不了解,到真正深入接触,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胸鵐。</p> <p class="ql-block">  寿带鸟。</p> <p class="ql-block">  拍鸟是苦行僧,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提高,就有收获。在烈日、寒风或雨中,多忍耐半小时,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如果捕捉到一只漂亮鸟儿的影像,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发在朋友圈,会瞬间引来无数个点赞,心情大为舒畅。</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成功就有失败,在惊喜、收获中,总会伴随着些许缺憾。野生鸟儿会动、会飞,不可能听你指挥,留给你摆弄的机会很少,往往可把握的时间短促,甚至是以秒来计算🧮。</p><p class="ql-block"> 所以,时常有错失拍摄良机后的懊恼、纠结,嗨!拍鸟也是一种遗憾的技艺吧!!</p> <p class="ql-block">  紫翅椋鸟。</p> <p class="ql-block">  泽鹬。</p> <p class="ql-block">  有所谓一叶知秋之说。其实也可以说,一鸟知春,一鸟知夏,一鸟知秋,一鸟知冬。春夏秋冬,鸟情不一,别有不同,各具特色。鸟儿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留鸟,道理就在这里吧。 </p><p class="ql-block"> 春天,是多数鸟类的繁殖期,秋天气候适宜,所以,鸟儿活动频繁,适合拍摄。</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的时候,绿绣眼、绿翅短脚鹎、叉尾太阳鸟、白头鹎吸食花蜜,特别活跃,与茶花、樱花、桃花、李花等相影成趣,美观无比。多数鸟儿春天筑巢坐窝,活动区域有限,需要费力查找。当然,努力加运气,寻觅到鸟儿的繁殖地,你就可能成功一半了。</p><p class="ql-block"> 与人类相同,鸟儿也耐不住酷暑和严寒,在冬夏季节,活动明显减少,踪迹难见,拍摄很辛苦,虽然冬候鸟、夏候鸟也时常看到。春夏时节,大地郁郁葱葱,流水潺潺,出来的照片艳丽美观,缺陷是树木茂密,阻挡视线,追寻鸟儿不易。</p><p class="ql-block"> 在秋冬季节,树木凋零,少了树叶遮挡,发现鸟儿容易多了,特别是小型鸟,图片背景通透干净,另有风格。</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每年的9月至11月,天高云淡,感觉爽爽,是一年四季的好时光,也是摄鸟的最佳时间,千万不可错过哦!!</p><p class="ql-block"> 与风光、人像等其它摄影题材相比,拍鸟最重要和首要的是拍清晰,因为拍到既清晰度高,又美观,有意境的照片,难度大。 野生鸟儿来去无定,停飞多变,拍摄地点、场景、背景的取舍,基本上跟着鸟儿跑,你没有选择权,又无法从容构图,拍到以绿树、鲜花或湛蓝天空为背景的美图,有些可遇不可求,勉为其难,有时纵有好器材、高技艺亦无用。</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取得高品质的鸟儿图片,抓拍抢拍很重要,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足够的耐性和不错的运气和机遇。</p> <h3>  棕脸鹟莺</h3> <p class="ql-block">  如何寻找、发现鸟儿,是一门技艺,也考验你的毅志力和忍耐力。</p><p class="ql-block"> 鸟儿形影难寻,摄鸟须不辞艰辛,追求鸟儿的踪迹。有时候,拍鸟人也像鸟儿一样,四处游荡,行影不定。可谓爱得真切,累得甘心。</p> <p class="ql-block">  草鹭。</p> <p class="ql-block">  一个地方有树,有林,有水,有食物,必有鸟类。问题是,林子这么大,河流这么宽,如何寻找、发现?</p><p class="ql-block"> 鸟儿有栖息地,要捕食,要飞翔。找到鸟窝当然不错,如家燕窝,但十分困难,而且拍摄环境往往不佳。经验告诉我,鸟儿停留地、寻觅食物地以及飞行路线,有时会相对固定,或周而复始,有迹象可循。停在这里,飞走了,后又回原地,甚至可能连续几天在同一地方停留。如白胸苦恶鸟、小鸦鹃、灰卷尾,会在巢窝和寻食地之间,间隔来回重复飞行活动,路线很有规律,机会抓得好的话,就有收获。 </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野外, 鸟儿会在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但不会长久,这是规律,所以发现了,要抓紧拍一下。就像人也一样,不会总在一处活动,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画眉</p> <p class="ql-block">  白额雁。</p> <p class="ql-block">  水鸟、涉禽、游禽喜水,如大白鹭、小白鹭、池鹭,与水为伴。河面上,有鱼虾出现,会引来了不少鹭科鸟儿扑食,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河岸沿线也会有它的踪影,象夜鹭、翠鸟。</p> <p class="ql-block">  大麻鳽。</p> <p class="ql-block">  林鸟、攀禽、鸣禽常在树木之间活动,伴随着鸣叫声,显示它的踪迹,如红嘴蓝鹊、画眉。有些鸟儿会在地面上捕食,如麻雀、乌鸫、丝光椋鸟、伯劳鸟等,从树上快速往下飞,琢捕食物后,回到原位。</p> <p class="ql-block">  短耳鸮。</p> <p>  白额燕尾</p> <p class="ql-block">  灰鹤。</p> <p class="ql-block">  雨后天晴,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大量鱼虾在水面浮游,鸟儿的盛宴来了,纷飞琢食,场景可观,是拍摄大显身手的良好时机。作为水鸟,有些鸟儿如翠鸟,往往在雨天出没。</p> <h3>  白眉鵐</h3> <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些,需要不断的探索,持续的拍摄,足够的积累。要有坚持,要有等待,要有耐心。有了这些,再加上运气,离成功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讲,当你在拍鸟时,同时也是在与运气博弈。只要你不放弃,希望永远都在。当期盼的鸟儿终于出现的时候,清脆迅捷的连拍快门声,随之响起,一种紧张而又极度快慰的感觉,而瞬间迸发,极其美妙!!</p><p class="ql-block"> 通常,野外拍鸟,要想拍精彩的画面,必须耐心等候,静守佳时。但是,有时候,毫无经历的人,或许能在不经意间中,拍下瞬间即逝的,甚至震撼的照片。这就是户外摄影的魅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对初学者而言,能把鸟拍到镜头里,就是成功,然后慢慢把鸟拍清楚,拍清晰,最后把鸟的灵性特征,都拍出来,乃至将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加上创意,形成美图,拍为精品,拍成故事,就得靠自己的悟性和坚持了。</p> <p>  红隼</p> <p class="ql-block">  最后,就是如何接近鸟类、捕捉拍摄了。</p> <p class="ql-block">   小杓鹬。</p> <p>  小燕尾</p> <p class="ql-block">  专业打鸟摄影,要搭帐篷,做伪装,定点守侯,持久等待,隐蔽拍摄。</p><p class="ql-block"> 有的还在专门的拍鸟点或者摄鸟基地,躲在车里或棚屋内拍摄,有超长焦远摄大炮伺候,效果当然绝对上佳。但总觉得,费钱费力,代价不菲,作为业余爱好者,很难效仿。</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诱拍、棚拍、养拍之类,比如食物诱拍法、鸟媒召唤法等等,现在大行其道,遍地开花,已被推崇成为一种时尚或潮流,甚至产业化,常会拍出好片、大片。</p><p class="ql-block"> 对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可能纯野外拍鸟不现实,不安全,发现和捕捉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或许这是不错的选择,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方式吧。</p><p class="ql-block"> 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个人情趣不一,想法不同,诀择也会差异。3年前,曾在温州景山公园诱拍过一次。其它的,没有参与体验过,总觉得不宜鼓励和提倡。 </p><p class="ql-block"> 在纯野外拍鸟,需兴致、体力、毅力兼备,要付出很多,确实辛苦😓,难度系数大。当然,纯野拍的,更真实,更自然,更生态,感觉不一,乐趣无穷。偶有新发现,或好片、大片,兴奋不已,大喜若狂,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鸳鸯。</p> <p class="ql-block">  我的拍鸟设备相对简陋,不上档次,没有打算,也不可能走遍山川,目前,只在家乡及附近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 就像钓鱼一样,有鱼塘钓与野外钓,有定点钓(台钓)和游钓,各有千秋,各具利弊,效果不一,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p><p class="ql-block"> 我原是手持拍摄,现是配上独脚架,但仍属游拍,不定点,随手拍,好处是快速灵活,多点开花,抓拍抢拍快。不足之处的,一是拍摄不稳易抖,常出废片;二是没有伪装,时常惊飞鸟儿。</p> <p class="ql-block">  芦鵐。</p> <p class="ql-block">  黑脸噪鹛。</p> <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人为猎杀减少,只要不过多的干扰,鸟类恐惧心理减弱了,人类与鸟儿近距离接触、和睦相处的机会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拍的时候,数十米开外就飞走,哈哈哈。或许几天后,摆好姿势,任凭拍摄🎬。拍黑翅长脚鹬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十分有趣🤔️。</p> <p class="ql-block">  暗灰鹃鵙。</p> <p>  长尾缝叶莺</p> <p class="ql-block">  时常有鸟儿眼前飞过,或跟前几米处停留,这样的良机绝不能放过。我的方法是,发现目标后,动作要慢,绝不可狠冲直撞,穷追猛打,选择最佳方位,寻找遮蔽物,缓缓接近,紧盯不放,随时开拍。</p><p class="ql-block"> 此外,摄鸟应是特立独行的活动。考虑到野生鸟儿惧怕的特性,两人最佳,单人亦适宜。单人视线和搜索范围有限,两人可相互配合和照应,过多的人聚在一起,彼此干扰,惊飞鸟儿的概率很大。所以,忌多人群出拍摄,当然诱拍、棚拍和固定拍摄基地,及讨论、交流、切磋除外。</p> <p class="ql-block">  栗鵐。</p> <p class="ql-block">  中华攀雀。</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不同鸟惧怕人类的程度差别很大,如小白鹭、夜鹭,几米内也可拍摄,草鹭十几米开外就飞走了,一些雀类,如青背山雀、乌鸫、鹊鸲,不甚俱人,有时候还与人对视。</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充分了解不同鸟类的习性,注意它的动态,掌握它的规律。最好是边接近边拍摄,前进几步,拍几张,既可留下来不同的瞬间,又不会有惊飞鸟错过时机的遗憾。</p> <p>  蚁鴷</p> <h3>  棕头鸦雀</h3> <p class="ql-block">  另外,相机要时刻在手,不能关机。有时候,在不经意中,鸟儿瞬间停在眼前,或前面飞过,再打开相机,设置参数,已经来不及了,留给你的只有懊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褐河乌。</p> <p class="ql-block">  普通燕鴴。</p> <p class="ql-block">  摄鸟,民间称打鸟。因为鸟儿一般个体较小,又十分机警,很难接近,需要在远距离,用长焦镜头,才能拍下理想的图片,就像瞄准打靶。这是摄影爱好者约定俗成的词汇,万万不可真有打鸟害鸟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鸟儿不是花儿,不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给你拍。所以,拍鸟会更复杂,会更繁琐,但是乐趣也是无穷的。</p><p class="ql-block"> “打鸟”这个听似略显残忍的词,在摄影界被赋予了完全不一样的含义,使用手中的长枪短炮,让一只只飞舞的精灵,以最美的姿态,定格在那方寸之间,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灰卷尾。</p> <p class="ql-block">  八年来拍鸟的体验是,一要有兴趣,二要有坚持,三要有技巧,四要有积累,五要有总结,再加上一些运气和机遇。其中最为重要的,恐怕是坚持、忍耐和努力,所谓勤能补拙吧。</p><p class="ql-block"> 一件事,重复做,认真做,有匠人精神,就有成功机会。在鸣山、蒙垟山上,曾冒高温酷暑,忍蚊叮虫咬,持续先后拍摄灰卷尾、小鸦鹃达两个多月,收获颇丰,便是实例,那也是充满艰辛、不可复制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鸟类在大自然中,有众多天敌,最强大的“天敌”恐怕还是人。人类所具有的强大的征服自然世界能力,对付几乎弱不经风的鸟儿,绝对是绰绰有余的。滥捕滥杀、破坏生态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国家有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实际上的执行情况呢,看起来收效甚微。</p><p class="ql-block"> 人与鸟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该是息息相关的。给野生动物包括鸟儿一个宁静的生存空间,也是给人类自己一个祥和的生活家园。</p><p class="ql-block"> 拍鸟,除了拍下精彩的鸟片,更重要的是思考、探究其背后的故事……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有句名言警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鸟类摄影,就像直观生态的晴雨表一样,见证着生态的点滴变化 。</p><p class="ql-block"> 所以,拍摄鸟类,更需要一颗爱鸟之心,热爱大自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惜鸟类,</span>保护环境,和谐相处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只有这样,拍鸟,才能够真正有获得成功的条件和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