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生的美篇

王林生

<h3>家一个宀下个豕,宀是代表父母为我们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豕代表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父母在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粗布麻衣,孩子们感到得是快乐和幸福。有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我们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孩子,永远是他们手心里的宝。我们的父母不在了,从手心里的宝变成了田野里的草。我们现在为人父母了,我们成为宀,孩子成了豕,又组成了一个个新的家,孩子们成为我们手心里的宝,我们的心随着孩子们在漂泊。朝阳灿烂,蒸蒸日上。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门的”。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再美,夜幕很快落下。<br>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h3> <h3>这是六十多年前的一张全家像,有我的姥爷、姥姥、父亲、母亲、姐姐、哥哥和我</h3> <h3>我的姥爷叫薄文才,是山西浑源县人,生于1887年逝于1974年。我的姥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浑源县城里人,经营着父辈留下的一个小商铺,但为商不奸,从不干缺斤短两损人利己的买卖。由于用人不当(当时我的老姥爷因大儿子不成器,把自己经营的小商铺留给了我的姥爷,但是后来我的舅舅死了,我的姥爷就把哥哥与侄子弄在祖传的小商铺里,没过几年,小商铺就被弄得倒闭了)倒闭了。我的姥爷没办法,孤身一人被迫背井离乡,到了内蒙古武川县。我妈结婚后随我父亲去了内蒙古临河县,我姥爷才去临河与我妈生活在一起,结束了一个人在外漂泊的生活。1946年临河水淹,我们家从临河搬到陕坝,我妈和我姥爷又弄了一个小商铺,1956年,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批参加了公私合营,成为一名拿工资的服务员。我的姥爷勤快一辈子。每到冬天,吊水井的井口结满了冰,吊水桶不好伸入井口,我的姥爷80多岁了还用锤子凿井口的冰(过去不要说自来水了,连压水井也没有,只有挖个洞,水上来了砌一口井,叫吊水井),为挑水的人方便吊水。我的姥爷又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在街上看见不认得字记下来,回来问我们。</h3> <h3>我的姥姥叫雷换女,她的上面全是男孩,所以她的妈妈给我的姥姥起了一个换女。生于1887年逝于1966年,与我姥爷同年生,都属猪。我的姥姥是一个小脚老太太,我的姥姥很勤快,我的姥爷走西口,没有给家里捎回一个铜子,是我的姥姥为我的姥爷操持着薄家,把三个女儿抚养成人,一个一个嫁了人。我的姥爷1938年就离开武川上后套找我妈了。我的姥姥直到1948年还乡团回到村里,(当时,我的三姨夫是村里的干部)实在无法生存才上后套找得我妈,故土难移呀。当时有我的姥姥,我的大姨和她的女儿(白爱珍),我的三姨和三姨夫及他们的儿子(马志忠),吃住在我们家,直到我的大姨,三姨找到了去处才离开我们家,我的姨姐白爱珍没有和我大姨走,留在我们家,直到我大姨夫与哥哥分家后才回到大姨跟前。我的姥姥,姥爷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生活。</h3> <h3>我的父亲叫王守芝,生于农历1906年3月17号,逝于1971年1月12日。我的父亲在陕坝是一位稍有名气的大夫,他没有学历,是在洋人医院学徒出师的,他勤奋好学,不但学习医学,还要学习文化课。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不但医术高,医德更高,给要饭的吃过饭;无论刮风下雨、节假日、睡梦中……只要有病人呼唤拿起药箱就出发。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为病人服务。我父亲是河套行政区的政协委员,在三自爱国卫生运动中获得了优秀奖牌。我们家是从老家来后套人的驿站,管吃管住,直到他们找上工作为止。</h3> <h3>年轻时我的父亲。</h3> <h3>我的母亲叫薄新生,找了我父亲获得了新生,所以起名叫新生。生于农历1920年9月24号,逝于2007年11月7号。我的母亲聪明贤惠,最大的优点善良,处处为他人,唯独没有自己,只懂付出,不懂索取。不给别人添麻烦,从没有伸手向儿女要过一分钱,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她有“文化”,为人处事不亚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所以我的同学都认为她是个文化人。邻居们眼里的大好人。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们的婚姻都是自己做主。我和我姐姐没有要过一分钱彩礼。我找得对象除了没有彩礼还有180元的外债。他去我们家时,买了一块猪肉,他回家时我妈把剩下的猪肉又让他带回去,所以我说我的母亲心里只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我三姨生活在农村,经济状况差,我母亲每年都要给我三姨做 1-2 身衣服,购返销粮的钱以及我三姨住院所有的费用都是我的父母给支付的。我的两姨妹妹小时候换了肺结咳也是住在我们家,我父亲给治疗,没有收取任何生活费与药费。</h3> <h3>这是老母亲随我来北京在我家,乐平用照相机给照的相。</h3> <h3>这张照片是1955年我的姐姐王月娥初中毕业照,当时陕坝 — 河套行政区所在地(现在的杭锦后旗)没有高中,我的姐姐聪明好学,考入了呼市二中,而且第一学期就把三好生的奖状寄回家,报个喜。当时陕坝到呼市没有火车,必须做大卡车到包头才能做绿皮火车到呼市。路是土路,每当假期回家的时候我和我的哥哥早早在汽车站就等上了,下了汽车的人每个都是土眉灰眼的……开学走了以后我妈就开始哭了,觉得女儿小就离开家,呼市吃莜面,我的姐姐又不爱吃莜面,所以一面哭一面给她嗮馒头片,当我姐姐开学走时带上。我父亲当时每月工资86元,每月给我姐姐寄20元,放假时还要额外寄出路费 剩下66元是我们全家(我、我的哥哥、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姥姥、我的姥爷)的生活费。</h3> <h3>这是我和哥哥姐姐的照片,儿时的模样只有在相片里寻找。</h3> <h3>这是小东,永红,红红,霞霞,乐平,燕燕小时候的照片,你们自己去认领吧。他们现在各自组成了新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已经是奶奶,姥爷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