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燃料的变迁 (作者 褚坚)

海头人

<h1>人类文明离不开火,火离不开燃料。从生活的燃料变迁,可以反映我们生活的变化。</h1> <h1>记得我小时候,家住农村。前有大海、后靠大山。现在的人们看到这里,一定感觉很浪漫,但是,过去并没有这样感觉。</h1><h1>小时候家里烧的燃料都是从山上砍下、割来的柴草,有时也从海里漂浮而来的破毛竹或者木头,那叫柴禾。我记得过去我家后山上每天砍柴的人很多,我也常常上山砍柴。那时候的砍柴其实不应该叫“砍”,更应该叫“锄”。因为,山上长出地面的树、草基本被砍光、割光了,整座山都是黄色的荒坡,只有地面以下还有树根和草根,我们就用锄头挖树根和草根晒干作柴禾。</h1> <h1>烧这些柴禾得用老式的灶,上面拉出一条长长的烟囱,每日三餐前家家冒出长长的炊烟。也就是现在常常让人回忆炊烟袅袅的场景。不过,那可是空气污染哦!</h1> <h1>这种烧火方式在我老家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后来,家家户户改用煤油当燃料,也就渐渐弃用不方便又冒青烟的柴禾。烧煤油得用煤油炉。煤油炉也有两个阶段。刚刚开始时,用普通煤油炉,后来用气压煤油炉。通过压力,将煤油汽化,这样燃烧更节约、更环保。烧煤油炉也有缺点,一不小心,煤油污染到食物,就有一股强烈的煤油异味,食物就不能吃了。有一次,我刚刚参加工作,周末单位食堂没有开伙,我买个煤油炉,自己搞吃的。买来许多海鲜,邀请同学来好好改善生活。由于我们用煤油炉不习惯,不知道怎么地不小心将煤油污染到食物原料,结果花“大钱”买来的一桌菜烧好了,正要推杯交盏来一番,结果一桌的煤油味菜,无法下口,成了当时同学间的一个笑谈。</h1> <h1>在我们生活特别是城市中,煤一直占家庭燃料的主导位置,从运回散煤粉自己捏煤球、后来由煤球站集中供应,到后来又有板车拉上门销售,很长一段时间煤球对我们生活很重要。</h1> <h1>煤油炉很快就被液化气淘汰,液化气刚刚开始是罐装的,有时要自己骑着自行车去气站拉。记得我岳父人高马大,骑一辆28寸凤凰自行车。自行车后架上放一个两头上翘的钢筋做的挂钩,两边各挂一个煤气罐,骑着自行车嘎咕嘎咕地拉回家。尽管罐装液化气比起柴禾进步不少,但仍然不太方便。后来罐装液化气又逐渐被管道煤气淘汰。不久,罐装煤气又被管道液化气淘汰。再后来管道液化气又被管道天然气淘汰。再也不用来回拉煤气罐换气了,方便了许多,也安全了许多。现在的主流是天然气,但似乎天然气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又有电这位实力派在后面催促着它下台。现在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空气炸锅等层出不穷,很难预想将来又会出现什么花样的燃料来淘汰它们。我现在无法预计。</h1> 从燃料能源飞速变迁的这一点,可以展想我们身处时代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