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语言表达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把知识“讲出来”——言之有序,言之有理,</span>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复基小学2201班的孩子们坚持用语言表达思维,今天“小先生课堂”第十期开讲啦!</p><p class="ql-block"> 本期的讲题小先生有:周子妍,易雨奇、杨律棋、任沐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先生们的风采吧!</p> 问题呈现 <p class="ql-block"> 本题选自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p><p class="ql-block">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使用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p><p class="ql-block">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认识小括号这个新朋友,在“连减”问题的情境中,尝试运用“先加后减”的思路解决问题,结合情境明白在算式中要先算加法,所以要用到小括号,突出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p> 小先生周子妍讲题 小先生易雨奇讲题 小先生杨律棋讲题 小先生任沐岩讲题 课外资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括号的来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小括号是谁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呢?</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发明运算符号以前,人们运算都要用很复杂的文字进行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各种计算也逐渐复杂起来。这些计算常由两个或几个小题合成,而且在计算时常常需要先算出某一个小题后再算第二个小题,于是便产生了区别先后计算顺序的符号。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 ]和{ }。“( )”叫小括号,又叫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人吉拉特开始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 ]”叫中括号,又叫方括号;“{ }”叫大括号,又叫花括号。这两种括号是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这三种符号在一个算式里出现,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括号里面的。</p>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承载着数学的基本思想。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培养学生“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师生走过一段长长的、可以“触摸”到的路程。让我们跟随新课标的脚步,以学增智,以学笃行,凝聚新力量,开拓新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