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韵媛澈的美篇

冬韵媛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新的天地施展身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外科生涯(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高有炳(遗作)</p><p class="ql-block">整理者:高伐林、高冬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本文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有炳,湖北鄂城(今鄂州)人,1913—1998,著名外科大夫。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重庆中央医院、陆军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市第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外科主任,武汉医学科研所所长,兼武汉医学院教授。</p><p class="ql-block"> 在湖北、武汉地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他与姐姐高欣荣(1905—1997,妇产科专家)哥哥高有焕(1911—1972,内科专家),以医学界“高氏三姐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三姐弟先后赴美深造,并一度在武汉合作开办“高氏医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1:高有炳直到晚年,仍然保持读书的习惯,并用蝇头小字记录心得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续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为家乡父老服务</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临近解放,院长离职后我也就回家,在高氏医院看病。1949年5月,时任卫生局长的宋瑛几次来家,要我就在市立医院担任外科主任。我因上班不便,暂就顾问职。后建立市立第二医院,就要我担任外科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2:1950年代在黎黄陂路雪中嬉戏的照片,保留了当年高氏医院(路左侧建筑)的部分原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3:如今的高氏医院旧址。原来的大门和围墙均已被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1949年初,许多经过战争年代的老干部来找我。有一次宋瑛局长带了一位何姓老同志来。抗日战争中他在山东与日军作战时,左肩胛部被击中一枪。后来手麻、疼痛虽然好转,但发现该处逐年增大,成一瘤状物,冬天左臂及手部肿胀麻木,不能睡眠,并且感到心慌,经过所有后方医院及解放后所经城市大医院诊治,均诊断为动脉瘤,现有条件无法治疗。在郑州经多次会诊,也都认为没有条件,该市不能治,建议到上海、武汉,可能有办法。他们的病历材料送到上海,上海医生也说没有把握;在武汉到许多医院看过,医生说没见过,皆拒绝了。最后找到我看,只问能不能治,治过这种病没有。当时我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治过,但瘤子没有这么大。他们听我说见过并治过,便天天来要我答应开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4:武汉市第二医院全体职工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高有炳。摄于195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治好了是应该的,治死了就不得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群众中的思想比较混乱,谣言也多。我后来听同道劝告,分析利与害给我听,也感到害怕起来:如果治好了是应该的,治死了就不得了!“有意谋杀老干部”,不判死刑,起码也是无期徒刑。何必冒这个险?而且目前手术设备、条件都不够,输血设备、心脏监护都没有,更何况他已有心脏负担过重迹象……我心里也感到手术太危险了,婉拒说不能做。</p><p class="ql-block"> 宋局长就天天来做我的工作,并且说已经报告到上面去了。老何同志本人也来要求说:快刀割乱麻,现在进入了半死不活的日子,宁可冒风险,也要做这个手术。还对我说:你不要怕,人总是要死的,为抗日而死也是值得的。我听了后很感动。他是山东人,我是半个山东人(我从小在青岛长大,对山东有感情),所以心一横,不考虑后果,而要全力将他治好。</p><p class="ql-block"> 宋瑛局长是外科医生,已经跟我当了几个月的助手,一般手术也做得不错,就当我的第一助手;张问津是河南大学的住院医生,手术也比较熟练,准备了600cc的鲜血,在手术时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5:1950年5月,武汉市立第二医院外科医护人员合影,高有炳戏称大家是“外科开国元勋”。第二排左一为高有炳,右二为宋瑛,右一为张问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那天早上手术室挤满了人参观,里三层外三层,有上级领导,有各医院的外科负责人。手术从上午8点开始,切开皮肤后由于血管瘤的侧枝血管多且大,只有仔细地结扎或缝合,3个小时才进到瘤边。结扎血管时止血钳放开早了,发生出血,助手忙用止血钳想来止血,但因出血已看不清楚脱掉的血管,就盲目地夹,未料将很薄的血管瘤刺破,发生大流血。两个助手手足无措,拿止血钳来乱夹,都给我用手挡开。</p><p class="ql-block"> 这时大出血不止,麻醉人员报告血压下降,脉搏快速而微弱,旁边看的人都说:“完了完了!”我见到宋局长和张问津都沉不住气了,宋的手在发颤,张则手持止血钳不知所措。我要张问津用吸引器帮忙吸血,自己则一面用手指探索出血孔将其压住,一面要助手们快速输血。因为只准备了600cc的血,已经出了一两千cc了,我就令将吸出的血加进防凝剂再重新输入。</p><p class="ql-block"> 病人情况逐渐稳定些,我乃放开压迫出血的裂口,看清楚后即予以包扎,然后继续进行切除瘤肿。助手们经此意外皆显得操作迟缓,总算在六七个小时后完成手术,一下台首先是宋局长因为紧张过度,倒在椅子上起不来了。同行们都为这个手术给我捏一把汗,说我真沉着!看的人都认为病人死定了的,结果活过来,真没想到!纷纷要我写经验介绍。于是我写了一篇论文介绍经验,在《中华医学杂志》1949年12月发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男人生小孩奇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手术的成功,也使当时的上级领导对我大为信任。解放初期市里各大医院出现的医疗事故,往往派我去检查,例如协和医院英国医生做的几个急腹症手术,我一一指出手术指征、手术方式,以及抢救方面的错误。开头他们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经我按正规要求与后果分析指出后,他们才服气。以后有这方面的问题,就邀请我去会诊。其实,有几个洋人是在他们国内刚毕业实习就来中国练刀子的,经过几次交锋后,才知道我是真正的外科医生,并且在美国名牌医院深造过,他们心服口服;也知道在解放后,再也不能拿中国病人开刀做试验品了,于是一个个灰溜溜地返回他们的国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6:高有炳(前排左二)率领武汉市派出的抗美援朝第二手术队合影。照片文字说明系高的手迹,详细记录了手术队人员构成和异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7:高有炳(右)率武汉抗美援朝手术队前往东北时,邂逅1931年满洲医科大学的同学饶斌(中)和被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卫生部聘为手术队长的好友李家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饶斌,1913—1987,江苏南京人。“九一八”后同学失散,他参加革命。高有炳在哈尔滨街头见到政府一张布告上落款“饶斌”,才见到他,当时他担任松江省副省长兼哈尔滨市长。后任长春一汽厂长,主持筹建十堰二汽,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解放后医疗机构的扩充,1950年就在原法国巡捕房成立了武汉市第二医院,是以外科和妇产科为主的医院,正式聘任我为外科主任,姐姐为妇产科顾问,继后为主任。我们就将高氏医院停诊,人员都进了市二医院。</p><p class="ql-block"> 新开的市二医院一切设备简陋,因为原址是个法租界抓人关人的巡捕房,不合医院使用,乃计划在接收天主堂医院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的废墟上,重盖一座新型医院。</p><p class="ql-block"> 这时,外科收了一个二十多岁男性大肚子病人,在腹部可以摸到不同部位的硬块,不能推动,似与腹部长在一起。经过腹部照片发现牙齿和肢体,当时诊断为畸胎瘤,经其它医院看过皆不敢收治,特转来我院治疗。经过剖腹探查,发现系一较为成熟的畸胎瘤,头部有2-3尺长的头发,一排白牙,眼耳鼻口初具模样,四肢畸形,腹背部皆与病人本体长在一起,分离十分困难。尤其是大血管成了一个,分别包住主动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动这个手术,整整一天才结束。当时就有许多记者闻风前来采访,并拍照实物,照片发布时渲染“男人生小孩奇闻!”参观者整整一个星期接连不断;市内一些照相馆将实物照片放到橱窗内做广告。后来北京有关研究单位前来将标本取走,才算结束。市二医院轰动一时,外科更为人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潜心研究湖北病魔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开始,政府陆续将接收的武昌同仁医院改为武汉市立第三医院,普爱医院改为第四医院,原汉阳医院改为第五医院,原市立医院改为第一医院,另在法国巡捕房接收后的医院改为第二医院,以外科、妇产科为主。一时大部疑难杂症皆转来求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08:右起:高欣荣,高有炳,高有焕。这是1956年7月,高有焕历尽波折从美国归来之际,三姐弟回故乡——湖北鄂城县高家大湾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病种,由于连年战争、生活艰苦,以胃肠道疾病、结核病、地方病血吸虫病最多。</p><p class="ql-block"> 一.肠胃病:以胃溃疡为最常见,当时多不敢采取较彻底的手术,遇有并发症的急腹症患者如急性胃穿孔,多采用穿孔缝合修补术,急性胃出血则采用血管缝扎止血的方法。对胃溃疡疼痛或有阻塞呕吐不能进食的病人,则采用胃肠吻合改道手术。这样遗留下来的病人由于肠粘连,再次手术,困难加倍。</p><p class="ql-block"> 当时发达国家对胃溃疡有症状、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皆用大部胃切除来治疗,认为胃溃疡之所以久治不愈,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所致,所以要将胃割去四分之三才好。</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就按此法,一次性将胃溃疡的病人,作胃大部切除手术,在仔细的观察下,发现这种办法效果不一定理想,有的进食不能持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有炳大夫的原稿,到此戛然而止,虽然原稿末尾标注“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9:时年81岁的高有炳与73岁的姜淑君。1994年摄于武汉黎黄陂路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H-10:高有炳(中)说过: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解除人们的病痛,妙手回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编后记】</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春天,高有炳大夫的文稿《我的外科生涯》在作者逝世四分之一世纪后,被其堂妹高冬媛意外重新发现,经高有炳幼子高伐林认定确系高有炳大夫本人所撰。虽然不可能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但我们决定整理此文,分篇刊出,因为我们深信,此文折射了上个世纪中期中国从战乱走向崛起的艰难历程,反映出上一辈医学工作者珍视生命、求真务实、尊师重教、一丝不苟的传统医德,也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医疗体系中的某些规章和做法,对于我们今天的从医者、求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 文中图片,大部分为高有炳所摄或保存,少数由武汉市中心医院(原武汉市第二医院)提供,部分来自网络公共图片。</p><p class="ql-block"> 文章面世后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我们作为高有炳大夫的后辈和亲属,谨致以深深的谢忱!</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继续搜寻此文可能有的后半部分乃至续篇,并希望关注的朋友们提供文字、照片、录音等各种形式的线索,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复原更完整的高有炳大夫外科生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再次衷心感谢各界读者的关注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高伐林 高冬媛</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0日于美国新泽西、中国武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