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位女建筑学家,参与过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并留下不少文艺作品的才女。可是,偏偏这么一位女子颜值也挺高,及至谈婚论嫁时,吸引的全是青年才子,成了不少人的“女神”。对于这样一位女性,人们痴迷她的身世、谈吐及她和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和徐志摩</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是位浪漫主义的诗人,一首《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人们认识了他,并被他的斐然文采所感慨。林徽因初次与徐志摩见面是在伦敦。初遇林徽因,徐志摩一眼便沦陷,心中的激动与胡兰成初遇张爱玲相差不会太大。伦敦相遇后,徐志摩对林徽因展开了猛烈追求,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因为徐志摩的才气,两人常有书信往来。在此期间,徐志摩为林徽因写了《月夜听琴》《清风吹断春潮梦》《青年杂咏》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徐志摩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非常兴奋,大量作诗,是诗情汹涌暴发的时期。徐志摩是个追求自身幸福的人,所以徐志摩对爱如闪电、火焰和海水,虽然已有家室,但仍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性。因为才气,他爱过的女人,爱过他的女人,都会永久生活在对他的怀念之中。陆小曼曾在致志摩挽联中写道:“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可见一斑。在英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对林徽因的爱,林徽因并非心如止水,其实已经读懂。但是,林徽因对徐志摩这段感情从开始就注定是不合时宜的情感。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林徽因觉得这段感情可能无法持久,便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信里是这样写的:“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林徽因站在青春的路口,为了尽可能保持冷静,她在信中又写道:“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徐志摩的浪漫令女人们着迷,他的多情又令女人们畏惧。林徽因写“走了”,离开徐志摩,是她坚决的想法。在这点上,林徽因还是清醒的,该做些什么,走怎么样的路,遵循了自己内心的心气,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与金岳霖</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乘风归去,与林徽因最为相知相爱的男儿,只有梁思成和金岳霖了。金岳霖是个自由洒脱的人,虽然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但不追求名利,不追求高官厚禄,一生都过的非常坦然。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人品赞羡至极,而林对这位大哥亦十分钦佩敬爱,二者之间的心灵沟通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境界。金岳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金岳霖从没对林徽因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只能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金岳霖如此,因为是深爱着林徽因,但他从不越雷池一步,理性地与林徽因接触交往,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她,甚至为她做到了一生不娶。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若觉有些许吃亏,一定要加倍讨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现实,再看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动人心魄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后来,林徽因因病去世后,金岳霖听闻之后伤心至极,嚎啕大哭。在告别仪式上,老金送去了最令人感触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与梁思成</p><p class="ql-block"> 那么,林徽因最后为什么选择梁思成?我想,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除了梁思成是好男人,还有些独特的东西。应该可以想到,林徽因初遇徐志摩,与初涉爱河的少女心中感受不会相差太多。梁思成也罢,金岳霖也罢,都是那种有一副宽厚温暖的胸怀,可以让女人靠一下的男人。林徽因在北京城墙上的坚持,尽显一个建筑学家的执着与刚烈,但再刚烈女子,恐怕也无法避免对身后有一副坚实臂膀的期待。这种说不清的东西,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梁思成究竟因为什么原因使林徽因最终投下终身?林徽因说会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了国恨家仇,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会被炸沉的!所以,当战争末期梁思成以建筑学家提出保护日本京都和奈良名建筑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林徽因分明感到这是另一种高贵。这一瞬间,抛开儿女情长不谈,可以想像林徽因在选择梁思成时,一定会考虑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很重要。女性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考虑得反而不是太复杂,更不肯多靠理性来下功夫,但确实是对一个女子眼光的终极判断。另外,徐志摩在紧追林徽因时,发现前来寻他的张幼仪已怀孕,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徐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从这段对话,让人感觉徐志摩表面上看是热的,其实骨子里是冷的,是一个为了自身利益而可以抛弃爱情的人罢了,这是徐志摩和梁思成不同地方。无论林徽因以什么理由选择了梁思成,她的选择,我认为是一个超越了好男人标准的选择。当一个男人身上闪耀出值得一个女人为之生死相许的光芒时,其实已经超越了一个好男人范畴。</p><p class="ql-block"> 徽因之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