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靖边十二小在2023年5月16开展了主题为: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主题班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大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智力发育正常。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稳定的情绪。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能正确认识自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稳定、协调的个性。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热爱生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现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童到6、7岁时便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文具,想背起书包上学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便成为了他的主导活动,促进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小学生心理发展很快,特别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很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特别是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开放的,他们经历有限,内心世界不太复杂,显得纯真直率,心理活动常常表露在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小学生可塑性强,其人格特点开始形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学校后,儿童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知应这种变化,他们必须在心理上做好入学准备。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出现逃学现象,或出现学习障碍,还可能出现交往障碍,表现为不善于与同学正常交往。如:蛮横不讲理、孤僻、受同学排挤。学习障碍往往是由于儿童发展迟滞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此外小学儿童中还有不少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如:任性、恐惧性别、角色混淆、说谎、偷窃行为和离家出走等。可见,小学儿童心理问题确实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呵护,让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快乐相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