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一处旅游胜地,是一座凝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因仿照印度雁塔式建筑而得名。位于西安市《大慈恩寺》内,所以又名《慈恩寺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凌空雁塔耸云霄,设计工匠何巧雕。俯瞰平岗山海阔,仰瞻秦岭路迢遥。塔门吞吐天边月,古刹钟声云外飘。历代名人留雅句,慈恩幽广系难描”。借着诗意我们一行数人来到了西安。想到古迹大多需要曲径通幽,而到大雁塔的路却是极其好走。出西安火车站,坐车顺宽阔笔直的的道路一直向南行,一道弯儿也不用转,只需径直开到尽头,便可见耸立在蓝天之下的名胜——大雁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雁塔在史料上有所记载。它是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唯一保存经卷、佛像所在。于永徽三年玄奘向唐高宗上表,请求在慈恩寺翻经院内建筑高塔,经高宗准奏,唐玄奘参加了塔的设计及建塔劳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仰望大雁塔,如同体味了玄奘的毅力及精神。当初他西去取经,朝廷不但不允,还沿途通辑捉拿他。待17年后他成功归来,才得到长安朱雀门两边万众夹道欢迎的盛礼。随后他又专心翻译工作,耗时19年译出1300多万字的佛经,至今仍是研究印度半岛古老文化的珍贵资料。他写下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经历110个和传闻中的28个城邦、地区、南亚历史的科学巨著,已被译为法、英、俄、日、德等国文字出版。当年珍藏这些宝贵文献的大雁塔,被新科进士们看作耀祖光宗之地。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时,就在此处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之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说过:“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诗中描写的就是西安最出名的盛景——大雁塔。走进七层塔内,只见底层西处卷洞内的碑上,有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取经和译经所获功果所作的序《大唐三藏圣教序》;东处卷洞内的碑上是唐高宗李治为圣教序作的记文《述唐三藏圣教序记》。两碑文与碑额相对排列,左右对称,史称“二圣三绝碑”,“二圣”指的是两位皇帝,“三绝”指首先是御撰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和太子李治撰《记》之威名;二是玄奘及圣教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之伟业;三是这双碑上的书法均出自当朝宰相,被誉为笔下“铁画银钩”的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手笔之神名。从此长安城内最大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的庄严神圣之地,是国中之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塔内旋梯拾阶而上,二层塔四周均没有拱门供人瞭望,四面风光,催我联想:这塔何以取大雁命名呢?原来其中有两个典故:其一,玄奘在印度一所寺院中见到一座叫雁塔的底层呈燕形状的石雕塔,取经回国后,便照此仿造了大雁塔;其二,说是印度佛教因吃肉和不吃肉分成了两个教派,一天小乘佛教做饭的和尚,因为数日没吃到肉而长叹道:“今天又没肉,这饭可怎么吃?菩萨是应该知道的”。正巧此时天上飞过一群大雁,有一只雁离群跌死在这个和尚面前。众僧大惊,认为这是菩萨的化身,从此再不敢吃肉并改成信奉大乘佛教,还在坠雁之地修塔纪念,名为雁塔。玄奘取经回来仿此塔而建,并同得此名。当然,这些掌故及塔名由来,自有史学家去甄别考证。但此塔确与玄奘有关已是不争的事实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顶七层,极目远眺,西安美景尽收眼底。此刻,我仿佛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拥戴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兄弟三人斩妖捉怪,击败妖怪们的一次次进攻,保护着师父唐僧最终取得了真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大雁塔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收获的经历。这座佛塔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价值,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大雁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创新,这些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今,玄奘遗爱的大雁塔已成古往今来众生游览的好去处,尽管此塔早已不藏经卷,但它的启用被人写进了《西游记》,它的存在也使《西游记》成了可看可即不都是神话的神话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