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幸福之约”——柯桥区中心幼儿园

龙华区学前教研

<h5> 带着“追寻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理想信念,2023年5月15日,由龙华区教育局教科院组织的“未来教育家工程”学前教育培训班一行210人赴浙江研修,第三站来到了浙江省柯桥区中心幼儿园朗诗园区进行了课程环境参观 ,并在中心园区进行了学习中心活动观摩及研讨。</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一园一世界——朗诗园区课程环境参观</font></div> <h5>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师的成长不止于眼前的努力,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为更直观的感受园区环境,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深圳市龙华区“未来教育家”铸将班和育秀班的老师们来到了绍兴市柯桥区中心幼儿园——朗诗园区。幼儿园独特的户外环境、多样化的活动材料以及浓浓的园所文化氛围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h5> <h5> 踏入园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幼儿园别致复古的建筑,让人不禁想要快速进入这个乐园,大班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投掷、攀爬、跨越……在阳光下挥洒童真,肆意生长。<br> 小池塘绿意盎然,朗诗园区庭院式的户外环境简约而不简单,精致而不失自然意趣。大家一边参观一边感受着孩子们在这方小天地中自由嬉戏的愉悦。走到室内中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绳网,绳网交织连接一楼和二楼,看着孩子们在绳网上攀爬、嬉戏、老师们的内心也跃跃欲试。</h5> <h5> 一路走至大厅,一栋独特的大型玩具将一楼和二楼贯通起来。木状房屋可供幼儿爬至二楼,一张大大的网将两层楼分隔开来,孩子可尽情在上面翻滚、跳跃,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h5> <h5> 通过楼梯往上走,墙面上粘贴着各个班级的课程故事,走廊环境也得到了细致布置。走廊与活动室相比,扩大了活动的场域以及同伴交往的范围,粘贴的周计划以及幼儿作品既能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也让幼儿参与了环境的布置,处处彰显着幼儿的痕迹。教室内,孩子们都在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活动中,班级环境留给了幼儿很多想象、探索的空间,各个区域都保留和展示着未完成的作品。</h5> <h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朗诗园区将美观和实用相结合,将环境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能感受自己是被接纳、被关怀的,每一个小小、温馨的布置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而时习之——本部学习中心观摩</h3> <div><br></div><h5> 陶艺、扎染、种植、刺绣、木工……传统文化与自然体验在这里编织出一个金色的童年。他们在探究的世界中专注,在项目的天地里学习,在艺术的神思中遨游,每一个学习中心都是孩子感受幸福味道的摇篮,在这里,儿童延伸着自己对于美好记忆的感知。</h5><div><br></div> <h5> 学习中心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区角,它是教室里的一种多功能区.学习中心系统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把握教师的角色、创建班级例行计划表等方式进行,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括活动区活动、小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评价的力量——基于评价的十年课程建构与质量提升之旅</div> <h5>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高质量幼儿园的呈现也非一日而就。当我们惊叹其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其实是背后十年蜕变的呈现。陈宴园长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十年的评价历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四个阶段,讲述了课程评价从他评与自评转化为成熟型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总结了课程管理的七大要点,让我们也坚信评价的力量,学会借工具之力、专家之力和团队之力,相信他评,深化自评,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与规范。</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焦问题 借助策略 ——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iv> <h5>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行稳致远的成长,每一次奔跑,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全慧老师以“聚焦问题,借力策略——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专业分享。</h5> <h5> 首先,全慧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教研的意义。“教和研”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是研的基础,研是教的反馈。幼儿园具有活动类型多、研讨范围广、需要链接幼儿的思维特点及经验需求等特点,而教研的开展就需要依据这些特点,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年级成员进行交流。<br> 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教研,全慧老师仔细分析了教研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对于教研组长,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将理论与实践并行。在主题课程审议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创设不同的主题,从而提升参与度,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及需要的提升的地方。对于教研缺少反馈、低效的问题,全慧老师提出了梳理环节、找准问题、判断问题、问题前置的方法,避免了教研形式化问题的出现。</h5> <h5> 全慧老师用“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总结了这场分享,也让所有新手教研员、教研组长体会到教研对于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h5> <h5> </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对话——“心沟通 助成长”</h3> <h5>教育对话一:<br> <b>甘露园长:</b>我们在两天的研学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幼儿园氛围中的温暖、细致与热爱。请问陈园长,您是如何做到使幼儿园中的秩序感与诗意感并存的呢?<br> <b>陈宴园长:</b>在我看来“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们才能找到“家”的感觉,找到那份归属感,而归属感是秩序感形成的前提,有了秩序,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有规则。我们可以给老师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也要有规则,有底线。当然,我也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千年睡莲,爱出者爱返。当你用爱对待每一位老师,老师们就会把爱反馈到孩子身上;当老师们把生活过的诗意了,她们就能更从容的与孩子们待在一起,从而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教育理想。</h5> <h5>教育对话二:</h5><h5> <b>甘露园长:</b>18年第一次来到绍兴柯桥幼儿园,23年再次来到柯桥幼儿园,我看到了柯桥幼儿园幸福课程的变与不变,看到区与区之间界限的逐渐淡化。请问陈园长,您是如何将生活浸润到课程中去的呢?<br> <b>陈宴园长:</b>在课程建设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至关重要。如何将生活与课程相结合,我想可以在我的从教经历中找到溯源。我从一名乡镇幼儿园老师成长为现在的一名园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将教育教学做得更加扎实,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在实践中我对生活与教育的融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生活和课程应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割裂开来。当我走上管理岗位之后,我便带着老师们一起构建适合园所发展,能够将生活真正融入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园本课程。在形成园本课程的基础上,我们一直保持着开放吸收的态度,不断借鉴汲取先进适宜的课程理念和模式,使园本课程不断实现优化。</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员学习心得</h3> <h5></h5><h5> 变的是问题和方法,不变的是信念和梦想。在这次学习交流中,不只是专业知识的交流,更是幸福教育的探索,心灵间的碰撞与相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慢慢欣赏,静静思考,尊重规律,用心等待,幸福的教育将会徐徐而来。</h5><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编辑: 育秀班七组<br> 育秀班八组<br> 育秀班九组<br> 责编:胡佳林<br>审核:甘露</h5><div><br></div>

课程

幼儿园

老师

幼儿

教研

园长

教育

园区

环境

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