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IP存现的舞台艺术构建——舞剧《红翡绿翠》艺术IP属性分析

思想实验室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具有IP存现的舞台艺术构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舞剧《红翡绿翠》艺术IP属性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 文/王鹏</p><p class="ql-block"> 对当今的舞台艺术作品而言,这是一个注重策划性、价值性、独特性、内容性、故事性、传播性、成长性、唯美性、创新性为诉求,以及人文情态自由为发展趋势的艺术IP时代。&nbsp;</p><p class="ql-block"> 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制作的大型原创舞剧《红翡绿翠》,以民间广为流传的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与翡翠交互的故事为载体,以明示与隐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段,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与情、人与物的美好而又艰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舞剧《红翡绿翠》是以借助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作为鲜活的作品起点,首先以舞台艺术视觉系统制定为IP基础,试图直接给予观众艺术高感的接受。剧中,以爱情与翡翠的相关性,在人文体系的高新维度上,使其不仅在故事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的IP传递方面,具有了明显的特征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其IP价值上具有了达异基质,以此在建构IP价值属性过程中表现得充分合理。其IP因素的专属性,是通过该剧高度凝练传统文化元素,以翡翠原石元素与人的精神内涵和人生寓意为交响,既彰显了人文文化取向和地域文化特征,又进一步甄选提示故事的IP强度,剧中多次构建的人与翡翠的关系,成就了舞台艺术化的特定组合,有力地展示和扩散IP在舞台传播功能,从而达到观众的认同感和关注力。</p><p class="ql-block"> 在舞蹈艺术表现上,是以古典审美与当代审美的交汇中诞生,时而偏重于群舞中的重量与空间感,大开大合所呈现的稳定与无常状态交差,直指爱情的玉汝于成;时而调动了以物拟人具有“动漫”幻觉的艺术夸张的动感表现,实现美与力的和谐。 </p><p class="ql-block"> 《红翡绿翠》其本质在于通过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舞台主观营造,显现出宏达的艺术空间和心性平实且又灵动状态的冲突,以及音乐与舞美灯光的营造,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大脑中的视听系统和心理感受的印记,达到了意觉的升华。从这点来看,已经凸显舞剧《红翡绿翠》的IP视觉生命线。</p><p class="ql-block"> 《红翡绿翠》作品艺术IP定位,是在文化母题定位和艺术语言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文化取向以及艺术传达,使观众接受的“熟悉化”和艺术呈现“陌生化”上的一个选择性的决策,它是建立在策划者的情态视野与关注艺术目标有关的结果,也是以独特的人性思考与自然生态审视为前提的。这一定位策略,是原像解构与概念意志的重塑,是独特却又寻常的,让观众依恋于宏丽、美好梦境的期盼中,从而以红翡绿翠作为心理移情,并与人类生态情感建立了微妙又牢固的内在联系,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情和共鸣。这就是艺术作品IP的定位的价值主张。</p><p class="ql-block"> 舞剧《红翡绿翠》,打出人性与自然的生态牌,成功的订制了IP娱情策略,以高超的艺术传达和情怀,进行了宏大的交响,引发观众的心里震颤以及强烈的情感互应。可以说,《红翡绿翠》作品的主观性与当代性,已经具备其专属的IP属性,以此实现作品的艺术完整构建,具有了从有形IP走向无形品牌的驾驭雏形。</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舞台剧相对“拥挤”的时代中,IP价值决定艺术价值。舞剧《红翡绿翠》的艺术IP属性以及文化意义的独树一帜,是舞剧策划人和创作人敏锐而又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的沉淀,是表演者艺术理解和舞蹈功力的绽放,这都是《红翡绿翠》的前期独特个性策划的来源,这种策划先行的主张是在现有的舞台剧中难以见到的。</p><p class="ql-block"> 在此,关于舞台剧IP如何延伸运作和促进持续变现,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思考。</p><p class="ql-block">作者系:北大青鸟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品牌推广部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