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明珠南澳岛

胥惠珍

<p class="ql-block">  广东12曰游,第九天到了南澳岛,对它的特别之处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地理位置独特。它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相邻的喇叭口海面上,与台湾岛遥遥相望。它很小,地图上根本找不见它。若以南澳岛为一个点,在地图上向东画两条直线延伸至台湾岛的北端和南端,可形成视觉上的三角形。南澳岛是广东省距台湾省最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是广东省汕头市辖下的一个县,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制岛屿。南澳岛陆地面积约114.7平方公里,划分为深澳、云澳,后宅三个行政镇。</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生态优良,森林绿被覆盖率高,淡水充足,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岛上7万余居民,祖祖辈辈渔耕为生,安逸自足。</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海岸线长,沿海有很多深水海湾,适宜建埠,可停泊万吨级巨轮,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外贸易的主要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汕头市通往南澳岛的南澳大桥。全长11.8公里,桥身长9.342公里。有了这座桥,从此结束了轮渡上岛的历史,南澳岛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座桥,导游讲了个故事:南澳岛美丽富饶,地理环境独特,商业、旅游、交通等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商业大亨李嘉诚看中买下。要实现南澳岛的价值,首先得造桥。李嘉诚投资2个亿动工造桥。折腾约十年,没造成,南澳梦破碎。</p><p class="ql-block"> 2009年1月,由中国顶流路桥建设集团设计投资,动工建造,2014年7月完工,2015年元旦通车。乘车驶上大桥,海风习习,心旷神怡。迎面路牌显示桥长9.342千米,当时惊呆了:海上造桥,近10公里桥面,一个奇迹!再想想,与港珠澳大桥这个奇迹相比,小巫见大巫!只有咱中国人能创造这些奇迹。南澳大桥带给这座岛屿的变化,让世界惊叹。大桥蜿蜒前伸,被浩瀚空寂的大海托举着一路向东,直至目的地南澳岛。</p> <p class="ql-block">  踏上南澳岛,来到启航广场。这是启航广场的标志物—铁锚。</p> <p class="ql-block">  启航广场是南澳大桥的配套建筑。位于南澳大桥上桥点南侧。从这里回望大桥,模模糊糊,看不清来处。海边伫立一尊红色灯塔。在南澳岛约77公里海岸线上,伫立着许多这样造型各异的灯塔。它们守望海域,引领航向。</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地理位置独特,地球上的北回归线从岛上穿过。这是位于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标志北回归线位置的代表建筑— 自然之门。自然之门的设计造型精妙,它的每个部位在此都有讲究。最顶端的球代表地球,托着球的横竖门柱及其底座的长度分别对应我国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四时。更奇妙的是,两门柱斜倾形成的夹角为23.5度,同北回归线纬度一致。球体中心有空轴,正午阳光从此径穿,投射底座,底座矩形,层叠如“回”字。自然之门,北回归线标志设计,充分展示北回归线在南澳岛穿过时奇异的自然景观,又包含了独具民族韵味的中国元素。这是艺术与情怀的完美融合。自然之门下站一站,留个影,地球在我掌中,不由得豪情万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澳岛著名景区“宋井”入口处。据岛上留存的信息,南澳岛数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宋井”只是最早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宋井”讲述了南宋末年一个皇室悲壮凄烈的故事。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占帝都,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杰护卫幼帝赵昰(9岁)、帝弟赵昺(6岁)及杨太后等乘船退至南澳岛,在此驻跸逾月。停留期间,他们挖井汲水,共开挖三井。井近海咫尺,沙埋潮淹,井水甘甜如饴。近千年潮涨潮落,岁月流转,三口井两口被海水淹没,仅这一口有幸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留存下来的千年宋井。</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刻有“宋井”两字的巨石及宋井周边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关于那段历史故事的雕塑。文官陆秀夫,武官张世杰,杨太后、幼帝和他6岁的弟弟。逃亡途中昰薨,昺继位。元兵一路紧追不舍,君臣退至广东海南,涯山战败,陆秀夫背幼帝昺跳海,南宋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澳岛闽粤南澳总镇府。(也叫总兵府)</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军事要地。历史上我东南沿海一带一直不很太平:外夷倭寇侵扰不断,闽南粤东海盗、山贼猖獗,疆域与百姓的安全受到威胁。自明朝万历年间起,南澳岛始设总镇府,负责闽南粤东海防军务。</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升设总兵府(正二品),管辖闽粤、台湾和澎湖。建水师,造舰船,筑炮台,海防军事措施全面,装备、兵员得到加强,威震倭夷、海贼,东南沿海太平数百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深澳镇贵丁街地上的闽粤界石。</p> <p class="ql-block">  这是立在深澳镇贵丁街的闽粤界碑。深澳镇是南澳县主城区,南澳闽粤总镇府所在地。总镇府标设左、右营,分别由闽粤各自派驻。</p><p class="ql-block"> 镇中的贵丁街可不一般。街全长百余米,北起南澳城北门,南至总镇府。这条正对总镇府的街宽不过两米,它一街辖两省。街东归属闽辖(左营),街西归属粤辖(右营)。明清时期,这里是南澳岛最繁华的街道。街中心为闽粤分界,在贵丁街走路注意脚下,隔几步就能见刻有“闽界”或“粤界”的界石。</p><p class="ql-block"> 原来左右街中间还分立“左营界址”、“右营界址”碑,两碑中间竖“闽粤界”碑,强调界限、职责和分工。后营界碑遗失不全,还好,“闽粤界”碑还在,帮助人们回忆贵丁街特别的身份过往,记录南澳岛今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到过南澳岛,了解南澳岛,南澳岛的点点滴滴与众不同,让人难忘。小小南澳岛还真是非同凡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