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故事

吴健明

<h3> 盐的故事 2023.5.14<br><br> 讲了柴米油的故事后,今天有空讲讲盐的故事。<br> 盐的化学成份是氯化钠,食盐是一种调味剂,能产生人类能感知的咸味,常在烹饪和享用食物时用作调味。<br> 人,每天离不开盐,是人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的确,就算你吃山珍海味,如没有盐的加入,吃起来也是泛泛无味的。一个人如长时间不吃盐,将会全身无力,头发变白。盐之重要,历代政府都将盐严格统管,不得私营。<br> 盐,从哪里来的?小时侯,一次我跟随父亲开车去台山海宴沙拦盐场运盐,亲眼目睹了盐的生产场面,海边的盐田,平整如镜白朦朦的一片连一片,经大人介绍,沙栏沿海的海水够咸,每逢潮涨,海水漫入盐田,退潮后经阳光照射水份蒸发,留下了一层薄薄洁白盐巴,盐工们用括板在每块盐田里推起一座座小盐巴山,再用车运回盐厂机器碾碎为细粒盐,经这次参观,哦!原来盐是从海里来的。后来政府强制在盐里加上碘才能作食用盐销售,听说这样确保人们不能患上大脖子病。<br> 六七十年代,柴米油盐,数盐最为不缺,因它当年没有盐票。<br> 盐粒虽小,作用多多。小时候有次我喉咙痛,母亲早上用盐冲杯水给我喝,果然凑效,第二天就不痛了。文革初期,学校组织行军台城去广海,两天行程八十公里,回到台城,脚板肿痛,母亲同样用盐泡水给我浸脚,真也神奇,一夜消肿。今天是母亲节,历历往事更是唤起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感觉中的盐,还有代药的作用啊!<br> 当年,台城东华路有间卖副食商店。一天,有位满头白发的阿婆,走到堆起的一大堆白盐的柜台前,用标准的台城口音说:″我买两亳子上味″,这时走来一位操北方话的大姐售货员,在后方柜台里拿出两包用小纸角包的味精递给她,这时阿婆急忙问:&quot;两毫子上味几解丐少?&quot;大姐北方话答:&quot;你不是要上面的味精吗?&quot;,阿婆听不懂北方话,随军家属售货姐听不懂台山话,好在隔里来了个后生女讲售货大姐听,阿婆买的是盐,不是味精,台山人叫盐做上味,这才解了个围。正是台山人对盐的尊称,故盐是最上等的味道,最时尚的味道。<br> 我记得当年车间里有一对机械师傅与徒弟之争对话,可能这位徒弟没有按照师傅的指点去操作,而是用他自创的新方法去操作,两人各抒其见,自认各自方法最佳,师傅对徒弟说:″老弟,我吃上味多过你吃饭&quot;,徒弟反驳他说:&quot;师傅,我每攴吃饭时吃上味比你吃咸很多哇&quot;,哈哈,吃上味,师傅吃上味时间长,表示有经验,徒弟吃上味够咸,表示后来居上。台山人对上味(盐)的比喻是多么深奥!<br> 盐是味中之王,餐馆几年,也见识了许多用盐烹饪加工的各种美食,最常见的有盐焗鸡,椒盐虾,油盐豆角油盐炒饭等等,每道菜式,无不用盐。听讲有句养生食疗语,朝盐晚蜜,长寿百岁。<br> <b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