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年5月12日是国家第15个“防灾减灾日”,我校认真贯彻落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演练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h3> <h3>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br><br> 我校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及时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内容、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h3> <h3>1、演练时间<br>2023年5月12日<br>2、演练人员<br>全体师生<br>3、演练地点<br>教学楼、餐厅<br>4、时间目标:<br>教学楼疏散:5分钟以内 <br> 餐厅疏散:3分钟以内<br>5、组织领导和工作小组职责<br>组织领导<br>学校成立安全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加强对疏散工作的领导、协调。<br>组 长:王海龙<br>副组长:乔元利 李霞 侯 滨 <br>组 员:宋西伟 张滢善 苏德刚 张永国<br> 杨 洁 禹敬伟 赵 慧 </h3> <h3>组织领导与安全小组成员为演练做准备</h3> <h3>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br><br>5月12日上午组织了一次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要演练的情况下,突然响起火灾应急疏散演练的信号,学生很快识别出疏散的信号,采取了平常演练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达指定安全地带。正是因为日常的各类应急疏散演练的开展,师生做到临危不乱,掌握了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h3> <h3>全体师生参与消防安全应急逃生疏散演练</h3> <h3>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此项演练结束,学校领导对消防安全应急逃生疏散演练进行总结,指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h3> <h3>预防溺水演练−落水后如何自救</h3> <h3>预防溺水−如何抢救溺水者</h3> <h3>学生集体宣誓做到“七不三要”:<br>“七不”<br>1.不私自下水游泳;<br>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6.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晶、溪沟边玩耍;<br>7.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br>“三要”<br>1.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br>2.要到有防护措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游泳场所游泳;<br>3.要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报警。</h3> <h3>学生集体宣誓</h3> <h3>演练结束,学校领导对防预防溺水安全演练进行总结,指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h3> <h3>四、取得效果<br><br>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