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岭上开遍映山红”的季节,我有幸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启了一趟洗涤心灵的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献出了14万(当年的总人口也才40来万)英雄儿女的生命,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位将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将军县。</p><p class="ql-block"> 在这条红色旅游线上,有两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一是红安烈士陵园;一是七里坪长胜街。 </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建在红安县城东北裸子山麓,占地1500亩,园内建有牌楼、纪念碑、烈士祠、烈士墓、灵堂等建筑。烈士纪念碑矗立于陵园中心,四周苍松清脆,庄严肃穆,两侧灰壁绿窗的平顶小房错落有致。纪念碑正面为董必武手书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7个大字,两侧各有雕塑一座,左雕塑为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右塑为红军战士高敬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老区军民同仇敌忾坚持武装斗争。碑的背面,书有一曲脍炙人口的铜锣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展示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的场景。当时,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位属于红安籍。烈士陵园内最震撼人心的是“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黑色大理石围成半圆型,上面镌刻着两万多名先烈的英名,密密麻麻的名字,让我看了视线模糊,那是一个个20-25岁热血青年,为了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七里坪长胜街,坐落在红安的北部,离县城半小时车程。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的街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街道全长大概500米,南北有城门楼,地面是花岗石条砌成,两边房屋清一色徽派建筑,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窗,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长胜街保存得非常完好,这里的每一座房子、每一块土地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红色印记,向游客讲述着当年的革命历程,有七里坪工会、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饭堂、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中西药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等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旧址,被誉为中国革命第一街。可能是保护文物的缘故,当下街道两旁的商铺只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及本地的土特产,虽失去了昔日的喧嚣,也缺少了一些烟火气,但走在街头,你的脑海中会无形地感觉到凝重与肃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胜街,你是一条英雄的街道,是全体中华儿女仰目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看完长胜街,坐上从七里坪返回红安县城的公交车,感觉老区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亲切,龙脉大别山横跨皖鄂,清澈的倒水河蜿蜒流淌,这里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山灵水秀出英才!我收回眼光,细细打量坐在周边的乘客,他们多数是年过半百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了无数道岁月雕刻的痕迹,不太得体的着装,不太灵活的腿脚,曝光了他们生活的状态。他们应该是烈士的遗属,是共和国的红二代、红三代,理应受到更高的尊重、更好的礼遇……。好在国家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纷纷解囊相助,扶持老区的发展。倒水河上,铁道部免费架起了双向铁桥,命名为长胜桥;华润集团捐资1亿人民币,在红安县的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新建了红安希望小镇,155户村民搬进了自己的新家,每户都是三层别墅,200多平米。镇上同时建设了米兰花酒店、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福利院、幼儿园、非遗文化街等公共建筑及村民文体广场、希望农庄等公共配套设施,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愿革命老区建设得越来越美,愿老区人民的生活节节攀升!</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