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百合的春天——喀拉峻草原6(2023悠然征文第二期)

远山悠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从2023年4月4日从那拉提草原回家后,我一直在盼望着看到冰百合盛开的绚丽画卷,期望能够亲眼目睹冰百合破冰而出的神奇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把希望寄托在赛里木湖和喀拉峻草原。先后三次前往赛湖查看积雪融化和冰百合生长情况。因为赛湖天气比喀拉峻寒凉,我每两天给喀拉峻草原景区客服打一次电话,了解积雪变化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4月26日上午,喀拉峻草原景区客服还说积雪仍有3厘米厚。自25日起,气温快速升高,我担心错过了最佳时机,26日下午和朋友驱车前往特克斯县城。27日一早,特克斯县政协办公室李英江主任陪同我们进入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主任带着我们从申遗馆路口到大峡谷。以前我是在猎鹰台观赏大峡谷,这次换个位置欣赏大峡谷,这个位置正对琼库什台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途中草原上积雪已经消融,远处的天山依然白雪皑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刻的草原虽然正在返青,依然还是秋冬季节的棕黄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路边,辽阔的草原绵延起伏,库尔代河大峡谷右侧的云杉森林与天山云杉森林似乎连成一片,其实中间隐藏着纵深的峡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几天前,这里仍然是白茫茫的辽阔雪原。再过几天,天山覆盖着的深厚积雪,大部分也将消融,只有山峰剩下浅浅的薄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峡谷的景观,我将有美篇介绍,这里从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峡谷出来,路过微型山谷,山谷里有一汪泉水汇集的湖泊。微小湖泊水面里,马儿在翻滚,数只赤麻鸭在水边觅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畔草地上生长着密集的冰百合,可惜积雪已经融化了,看不到冰百合破冰而出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这次到喀拉峻草原观赏冰百合的愿望恐怕是要落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不远处的鲜花台还要不要去呢?这里距离鲜花台只有5~6公里,很大的可能性是和这里的情景相当。再说李主任临来之前问过本地的摄影师,说是只有申遗馆后面的草原上有冰百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是我还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既然来到喀拉峻草原,距离前方只有5~6公里的鲜花台就算是空跑一趟,也花费不了多少的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返回申遗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着鲜花台驶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转过一个山坡,道路右侧也是阴坡的云杉林下方,积雪刚刚融化的坡面上,显现出密密麻麻的白点,仔细一看是冰百合花,而且全都绽放开来,坡面上融雪水缓缓地流淌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睛豁然开朗,心情顿时兴奋起来。我想停车拍照,路边严实的铁丝网挡住了去路。只能继续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路右侧坡面上全是洁白如玉的冰百合花朵正在旺盛的绽放。沿路全都有铁丝网围着,无法进入拍照。同时,融化的雪水也正在漫坡流淌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怀着焦急的心情,终于来到鲜花台。刚一下车,就看到鲜花台坡面上满是洁白如玉的冰百合花,迎着温暖的阳光,尽情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冰百合花比刚才路过坡面上的冰百合花更密集也更高大。坡面上的积雪还没有全部融化,尚有一片片孤立的积雪正在加速消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来的恰逢其时。此时冰雪开始大面积融化,可以看到成片的冰百合花海盛景,又可以在残留的积雪里目睹冰百合破冰而出、鲜花绽放,难得一见的珍贵场景。我们在库尔代河大峡谷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到鲜花台正好是冰百合花开放的时间。如果一早赶来,就看不到这种盛景了,那将与冰百合花盛景无缘相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看到的天山身披厚厚的积雪,相距不远(大约3~5公里)的猎鹰台处从草原到峡谷和高山,全都还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无法通行。申遗馆对面天山脚下的草原积雪已经完全消融。鲜花台对面的天山脚下就是白茫茫的雪原,近处草原上的积雪已开始大面积的消融。猎鹰台处一眼望去全是茫茫雪原。这就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最直观、最真实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我在新疆生活了近六十年,对于山区这种独特的气候现象还是缺乏认识。如果我们在申遗馆直接返回,恐怕肠子都要悔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从鲜花台上下来时,正午的阳光撒下一天中最强的热量,木栈道两边坡地草原上一丛丛、一片片的冰百合纯白色的花瓣最大限度地绽放开来,金黄色的花蕊也尽情地展示出自己的多情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踏上木栈道,就看到两边开始融化的积雪里,有冰百合破冰而出,而且绽放出美丽的花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的学名是白番红花,可能是花瓣为洁白无瑕的白色,花蕊是金黄色的缘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黄色的花蕊在白色花瓣的映衬下,非常鲜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枝冰百合神奇地穿越冰层,正在绽放洁白的花朵,金黄色的花蕊也在骄傲地婷婷玉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丛冰百合破冰而出,真实地显示出顶冰花的顽强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的积雪经过一个冬季的沉降,已经密实成冰。虽然冰雪开始融化,然而在融化之前,冰百合就如同人们将她俗称为顶冰花一样,破冰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破冰而出留下的圆孔,表明冰百合柔弱的枝干具有破冰而出的坚强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来,人们把冰百合俗称顶冰花,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学家已经命名过一种开着小黄花的植物为顶冰花,我见过这种花,但是没有看到她顶冰而出的真实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兴义研究员告诉我说: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她顶冰而出,植物学家把她命名为顶冰花,一定是有道理的。你已经跟我们跑了两年了,不能随着赏花客把白番红花叫顶冰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望着积雪里破冰而出的冰百合花,我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这么柔弱的白番红花,究竟具有怎样的神奇力量,能够在冻冰的土层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么细嫩柔弱的枝株是具有怎样的力量,能够穿破坚硬的冰雪?看似娇嫩欲滴的花朵,又是怎样承受凛冽的刺骨寒风仍然鲜艳靓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冰百合这种神奇的植物,我除却惊讶、崇敬和赞美,对于她的生理机制和生态功能一无所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概是因为冰百合枝株顶冰雪而出,造成积雪面松动。气温升高时,松动的雪面易于接受光热,使得冰百合枝株附近的积雪较快融化,积雪面形成塌陷或者空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花,冰雪的精灵,生命的奇迹,你神奇的力量,使我惊叹,使我震撼,更使我赞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年四月,喀拉峻草原还是寒风料峭的银色雪国,冰百合闻见一丝一缕的春天气息,最早从冬眠中醒来。她们捺不住拥抱阳光的迫切心情,率先打开向阳的心扉,毅然决然地突破冻土层和冰雪的围困,一簇簇一团团伞形花冠绽放出优雅的姿态,花蕾喷薄出冷艳的色彩,含冰饮雪与寒风共舞,唱响了春天的序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呈现出尊贵典雅的金黄色,六片白色的细叶一边向上生长一边打开,露出中间纤细的金黄色的花蕊。她们真诚地着期盼着明媚的阳光。于是,迎着天空温暖的阳光,淡紫色的花茎在风里轻轻摇动,绽放出洁白的花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花开得真的太着迫切了!甚至,细条的叶子都来不及发生光合作用制造叶绿素。刚刚褪去“雪衣”露出真容的山地草场一片枯黄,旁边仍然是大面积的积雪,层层叠叠的群山看上去像是一幅的油画,一片雪白一片枯黄交替着彩。一朵朵白色的冰百合花像星星一样洒落在雪刚化开的山坡上,闪烁着迷人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鲜花台上,向着天山极目远眺,万里无云的天空蓝的纯静,一望无际的雪原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白色光泽,时间仿佛也凝固在此刻。舒缓平缓的草原枯黄而柔软,纵横绵延的草地沟壑间存留着大量的积雪。近处的草原积雪正在快速地消融,远处被冬季深厚积雪覆盖的巍峨天山和辽阔草原白色雪原与眼前枯草含雪的景致,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这面对雪峰,身处冰雪里的冰百合花正在怒放,谁能想到会在天山脚下的草原上能够看到她们的皎洁倩影?而且是一丛丛、一片一片地从延绵起伏的草原,一直开到高耸的雪峰!其悠远与辽阔的意境,已不是精美的诗画能够表达的。它会在顷刻之间打开你的心境,放飞你的梦想。带给你的不只是百花簇拥的美感,更是一种矢志不渝、坚韧顽强、敢于直面严酷的现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生命意志的伟大精神和不屈的灵魂的心灵感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的花朵虽然个头矮小,伸出地面也只有几厘米高。白色的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棱线,在接受阳光的照射之后会变成绿色。淡紫的竖纹从花茎延伸到花朵的背面。六片花瓣分两轮拱笼着展开,露出淡黄的花柱和金色的花蕊。有时温度太低,娇嫩的花瓣会由于受冻而显得晶莹剔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冰百合花的花语是“我在等你”。这个花语很有意境,寓意冰百合经历了寒冬的蕴育,盛开在冰雪即将消融之际。漫长的冬季,天寒地冻,更加激发出冰百合对春天的思念。在凛冽的寒风中,冰百合凝聚全部的力量,绽放出娇艳花朵,释放等待的激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从网上看到冰百合花盛开四月的雪原中,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我走进雪原看到这一真切的场景时,我的审美视觉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的同时,我的身心被深深地震撼着。冰雪之中竟然会有花儿翩然绽放,这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景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花义无反顾的迎春表白,在寂寞苍白的季节率先亮出炽热的真情,这是有着无比坚贞执着的眷恋,才能与冰清玉洁的白雪一起共鸣;这该有多么坚韧的筋骨,才能在冰雪中呈现强悍的生命力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花是恬静的,不骄不躁,坦然生长。她以无言的姿容,站在残雪的身侧,不是嘲笑冬的落幕,只是为了尽快地拥抱春天,实现自己的生命意志,在空旷寂寥的雪原上拉开春天的序幕,唱响生命的赞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可以像牡丹花,活成一幅万花之首的富贵,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可以像一盘盘的向日葵,带着爱慕、信念的花语,永远只为阳光痴情的守望;也可以活成一朵冰百合花,在无垠的雪野里蛰伏,哪怕长夜的禁锢,饱受冰雪的寒冷,也依然不屈不挠地遵循自己的心意,冷静而缄默地接受时间的磨砺,炼就成一束早春的霞光,一簇报春的花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还在鲜花台坡下沉浸在拍摄雪中冰百合花的专注时,李主任和我的朋友已经登上了鲜花台坡顶。我急忙气喘吁吁地赶到鲜花台顶部,向着对面的天山眺望,整个山体和远处的草原都是白茫茫的雪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慢慢地将视线由远向近移动,发现鲜花台向阳坡面上的积雪大部分已经融化,积雪消融后的草原是干枯的褐色草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积雪消退的褐色草原上布满密密麻麻白色的小点点,这些密集的小白点就是随着积雪消退刚刚生长出来的冰百合花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镜头由近向远处的推移,把近处刚刚裸露出来的褐色草原和远处依然覆盖着积雪的草原与雪山同处一框,一幅大气磅礴的喀拉峻草原初春的画面跃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顺着积雪消退边沿盛开,就像海滩上自远而近美丽的海潮线,白色的后浪推动白色的前浪,迤迤逦逦地渐次绽放。那成片的花儿远远望去密密麻麻,既像是深夜的星星,闪闪发光点亮天空;又像无数盏纤巧的莲花灯,照亮整个草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俯身细看,那一朵一朵的花儿开得异常娇媚。白色的花瓣组合成漂亮的六角形,花蕊透出纯净的白色,艳丽的黄色。风儿拂过,一片片花朵翩翩起舞,和着春天的风,演绎出一首柔美优雅的迎春舞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总是在冰雪尚未完全消融之时,它就迫不及待地从冰层中探出柔嫩的枝丫,用清雅静淡的花朵,勇敢地宣告春天的到来。冰百合花是草原上最早绽放的花朵,仿佛就在瞬间便开满了整个草原,让人顿时领悟了“春风一夜来,万花展芳华”的美丽景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再把积雪消融线做为构图中心,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白色的星星点点的冰百合花海,也正在随着积雪消融线的后退,像海浪一样,后浪推着前浪,翻滚着雪白的浪花,向前连续推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看,正在消融的积雪与裸露的褐色草原形成波状的曲线,向着更深更寒冷的雪山脚下推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寒冷冬天与温暖春天的较量,也是冻结封锁与突破限制的搏斗,更是因循守旧与开拓创新的博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变化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适应和更新是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遗传必须接受变化的适应和扬弃,历史决定论并没有因为乌托邦的美好梦想得到证实,反而因为乌托邦的恐怖残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被抛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冰百合并非消极地等待春天的来临。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她们也不放弃积蓄力量,迎接春天的来临。她们竭尽全力完善自己,不是被动等待春天的温暖唤醒自己。诚如民主是自己奋斗争取得来的,不是任何人的恩赐得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此时这里还是白茫茫的雪原,现在积雪已经大面积的融化,冰百合密密匝匝地在褐色草原上绽放纯洁的花朵。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这是生命的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以前的多部美篇里讲过自然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和分布式涌现机制。这是大至宇宙天体系统,中到动植物生命系统,小到原子分子细胞等微观系统,经历数十亿年乃至宇宙生成以来,漫长岁月的不断聚合、生成、遗传、进化,从看似混乱不堪的混沌状态,走向今天清晰有序的系统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然状态下各个系统里的个体都是按照自己生命构成时携带基因的内在规定,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尽管个体因分布不同,存在先天性获得资源量的差异,但是一旦确定了个体的分布时空,不存在个体之间抢夺资源和群体系统向个体索取资源,换句话说,不存在资源统归系统群体所有,再有系统群体计划分发给每个个体的现象。也就是说个体生来就先天性地获得资源了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资源并非归群体系统所有,而是直接归群体系统内所有个体各自所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自然系统里,任何系统内的个体存在先天性占有资源的不均衡性,但是一视同仁公平地赋予了每个个体对于自身周围资源占有的合法性,不存在系统里群体组织计划分配的机制,也就没有必要存在和资源计划分配机制相应的组织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类是自然界的造物,必然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个人对资源的所有权是作为人的天生权利,具有天然的合法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军宁在《没有财产权的地方,就是强权压倒正义、野蛮战胜文明之地》一文中指出:财产权的观念,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自然史而形成的。享受财产的权利是人成为人的要件之一,是确保人被当人对待的基本权利。完全有理由把财产权看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或者说,天赋的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耶克说:“哪里没有财产权,哪里就没有正义。”若是没有财产权,盗窃等掠夺性的行为就成了道德上受鼓励的“见义勇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刘军宁接着说: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你的”(财产、权利、自由等)与“我的”(财产、权利、自由等)之间有一道明确的、由法律和习俗所规定的界限。“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显然不是文明的正义逻辑,而是野蛮的强盗逻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帝王专制的社会里,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切资源财产都属于帝王一家一人,全体人民都是帝王一家一人的奴隶。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灭绝人性的野蛮残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资源财产权利,就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独立和尊严,也不可能有创新发明,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资源财产的天赋权利思想,涉及到个人主义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钱满素在《中国不是个人主义的合适土壤》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主义是完全陌生的。国人不重视个人判断,更习惯于群体思想,把“别人怎么说”看得比“自己怎么想”更重要。政府历来统管思想,文化中也没有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学说,没有民众参政传统,多数人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到了需要百姓出力时才用得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钱满素指出:中国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绝对君主制和宗法制,本质上都和个人主义水火不容。在西方,个人的渺小是对上帝而言;在中国,个人的渺小是对等级制而言。国人习惯于等级化社会,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外乎服从、迎合,因为忠孝所要求的,就是无条件听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儒家:在修身中泯灭个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儒家的自我是道德概念而非政治概念。它关注的只是人格。儒家认为,个人不过是群体的一员,是作为人际关系一个环节获得意义的。在儒家的“修齐治平”中,个人是始点而不是目的。他甚至不属于自己,故而不可能为自己的权利辩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儒家不鼓励个性。修身是按照圣人的方式去求道,道只有一个。合乎道,正是要摆脱个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大限制则在于儒家所维护的等级制框架。儒家的最高道德原则是“忠君报国”,要求个人作出一切牺牲来达到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是一姓之天下。地位低的人对高的人绝对服从,愚忠愚孝被当作美德。如果一个人的生命都被另一个人掌握,还有什么个人权利可言?</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法家:民众只是皇权的工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家在诸子百家中离个人主义最远。它的法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因为君王超越法律之上。中国的法律制度从来就因人而异,只能是专制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人民权利的保障,这足以说明为何中国在公元前535年就刻下了第一部成文法,却始终不曾出现真正的法治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家提倡权术,通过操纵法和权,削弱贵族确立中央集权,通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进行统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凡是能增强国家权力的手段,他们都会不顾一切地采用;凡是对人民的自由和权利有利的思想,他们都会毫不留情坚决扼杀。法家只会导致极权专制,而不是个人主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道家:唯一的反叛方式是逃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哲学中,道家和个人主义最相近。道家宣扬顺其自然,回归自然,注重自我,强调内在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道家的思想与个人主义也完全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道家不想介入社会、在社会中实现自己,而是要逃离社会。根据“无为”原则,争取政治权利毫无意义。他们要的是与自然合一,最终归融于自然。唯一反叛方式是逃遁,不是隐居于高山名川,就是迢迢于醇酒诗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道家从自然主义到相对主义,从相对主义到齐物论,将世界万物等量齐观,这就有可能否定个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道家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来保证每个人所需要的个人自由,因为他们对所有至关重要的法律或权威问题,不是没有涉及就是没有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实践中,道家只会意味着倒退到原始社会,老子的乌托邦就是一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方。他们的政治理想——在自然状态中实现和谐——是不可企及的。</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释家:四大皆空,红尘无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教关于自我的概念中,也有某些潜在的个人主义倾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佛教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和自我修养,“即心即佛”是对每个人而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佛教的解脱完全依赖于个人努力,强调个人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和基督教一样,佛教教义宣传人类平等和四海之内皆兄弟。早期佛教在印度是对种姓制度的抗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佛教的世界观决定它不可能沿着个人主义方向发展。因为,佛教的个人主义不涉及政治,不管红尘事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教徒崇拜“空’’,相信“无常和无我”---本我不过是暂时的自我,拯救就是摆脱尘世中的本我去达到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真我。因此,佛教徒不可能像个人主义所提倡的那样在这个世界里表现自己、完成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思想史上,大概只有杨朱一人公开宣扬过“为我”的学说,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孟子把杨朱和墨翟放在一起批判:“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提起春秋战国,首先使我想到的是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么好的思想繁荣的开局,怎么会导致后世两千多年一直延续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帝王极权专制呢?又怎么会在屡屡面临腐朽崩溃的更新换代中没有出现对这种灭绝人性残暴腐朽的制度应有的反思和更新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阅读胡适《中国思想史》,萧公权和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使我有了初步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王争霸,战争连绵,社会动荡,人心思稳是人们的心理共识。反映在思想界是期盼天下出现一个共主,也就是大一统的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思想家们提出天下统一的思想积极回应社会期盼属情之所至理所当然。但是,更进一步,统一天下应当有多种架构,为何只有一种君主极权专制制度?为何在君主制中没有保留诸侯分封制从而获得对君主权力的制衡机制?为何采取政教合一,将宗教思想和文化也统归君主管控,而不是政教分离?为何把全天下的资源都作为君王一家的私有财产,剥夺人人占有资源的天赋权利?为何把全天下的人民作为君王一家的奴隶呢?原本思想家们主张君主为天下而非天下为君主,怎么就堕落为天下为君主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谓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在看来也仅仅只是围绕着如何健全强化君主极权专制制度,从不同的侧面提出立论,这种众口一词的结果,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差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现有文献看,通过孟子批驳杨朱个人主义思想的文章,知道有杨朱这么一位思想家是主张个人主义思想的。而杨朱是怎么一个人,有哪些著作问世,都不得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在春秋战国这么一个混乱时期,没有思想控制,出现思想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完全可能的。只是秦始皇以后两千多年以儒表法里思想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官僚组织管理的君主极权专制制度,严格思想控制,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东汉刘歆作假经古文,再到乾隆大肆删改古文献,能够流传至今的著作都是必须严格符合维护君主极权专制制度的思想著作,凡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甚至是相对立的思想著作,无疑都会被销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真正存在过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盛景,被阉割成一花独放、百花凋零的凋敝荒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我们常常引以为傲的中华民族第一次思想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君主极权专制思想留存下来的悲剧,从古到今流传了两千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我们深思,更需要我们拨乱发正,把我们的思想源流导向正确的路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君主极权专制主义的鼻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最重要的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铲除制衡君主极权的贵族势力,强化君主极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提出统一庶民的行为、思想、行业等,通过严严刑峻法,限制人民的行为,落实君主的意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发明户籍制度,实行农战政策,既可以将百姓束缚于土地上,提供赋税、粮食和兵役,又可以将百姓导向战场,便于国家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只要一个国家的政策好,其他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迁徙过来。商鞅变法把人和土地绑在一起,从此再也不能随便搬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变法把原有民众的社会组织全部敲碎,把人民都变成原子化的个人,防止人民聚集起来对抗国家,国家就可以随意驱使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主张严厉控制商业活动,取消民间手工业、服务业和娱乐业,使得人们只能归心于农。学术活动也必须取消,实行愚民政策。他将农业以外的行业称为社会的寄生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要耗尽民力,让百姓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始终高速运转,禁止私斗,禁止娱乐甚至喝酒,以便让人民随时可以耕地、打仗。以暴政治民,使得百姓永远挣扎于社会最底层。不断进行战争,将强民战死。实行愚民政策,让百姓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动物,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要求君主,要做人们不愿做的事,防止人民作乱,要让人民变弱小、变成穷人、羞辱民众;奖励告奸,使人民互相监视,人人自危,反对行善,挑逗人民互相斗,统治者坐收其利。如此才能维护君主的统治,使国家战无不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2000多年来发生的许多悲剧都与商君书的阴暗面有关。商君书的第一个中心思想是弱肉强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的把人民和国家定义为对立面的人。商鞅认为,如果君王想征服这个国家,就必须先战胜老百姓,战胜普通人的方法是弱化人民。在商鞅看来,人民的力量和一个国家的实力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认为只有人民弱小,国家才能强大;国家要想强大,人民就必须弱小。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削弱它的人民。因为人民的特点是地位越低,就越在乎爵位;力量越弱小,就越尊敬官员;生活越贫困,就越在乎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认为,治理人民,关键是要制服强悍者。只要消灭其中的强者,其余的人民自然都是弱者。只有弱者才会被君主随心所欲地驱策。商鞅让人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这样人民必然服从君主,成为国家的一枚棋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认为那些不依靠君主谋利的人,是对国家最大的威胁。国家应当把一切有利可图的渠道都切断,并垄断所有资源和晋升途径,国民获得生存资源、头衔和致富的唯一途径是进入系统为国家服务。这就是利出一孔,即按照君主的要求去做,才能生存进而发财。这样就把所有人控制住了,国家就能变成了军国主义国家,君主就能够消灭强大的敌人,巩固他的统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商鞅主张重刑轻赏,认为君主应该让人民畏惧来统治国家。商鞅认为,理想的国家是以刑罚为主,奖励不能得到忠诚的下属,只有恐惧才能使下属不敢这样做。商鞅认为无论犯罪轻重,一律严惩不贷,从重处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谓强国之术,看看商鞅变法及其思想大成之作《商君书》便一目了然,那就是驭民之术。驭字,表意为用手抓握马缰,所谓驭民就是将百姓当作牲口一样对待。商鞅驭民之术有六: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此六驭罪恶滔天,戕害中华达二千年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商鞅思想是极权主义的鼻祖,是以后皇权统治国家的利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君主极权专制制度的总设计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是两千年君主专制的总设计师,几乎所有的君主都在读他的书、学他的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的君主极权专制思想主张君主的权力绝对集中,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监督制约。如果君主滥权,没有任何机构、人员可以纠正。这种制度是滋生暴君的土壤,腐败贪婪、心狠手辣、残暴杀戮、随之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君主玩弄权术,阴谋盛行。因为权术在暗处,可以任意操控。上梁不正下梁歪,君主如此热衷于玩弄阴谋诡计,大臣们不得不猜测君主的真实想法,同时对同事下属也玩弄权术。于是玩弄权术、阴谋诡计成为了社会核心的文化思想。这就是表面上仁义道德,背地里满肚子坏水的表儒法里的极权专制制度必然产生的恶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鼓吹严刑峻法,违反基本人性。韩非生在乱世,主张用重典,导致君臣关系紧张,民众深受其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一味反对仁义道德,为君主迫害知识分子提供理论武器。追逐利益、躲避危险是人的本性,君主正是利用这一点操纵臣民。但知识分子不一样,他们讲仁义、讲道德,面对危险会挺身而出,但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君主还怎么操纵臣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表面上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实际上争鸣的每一家都不把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给予应有的尊重,而是独尊己见、禁绝他说。争鸣与争霸形成的合力悲剧性地走向文化专制主义。韩非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言轨于法、以吏为师”,在理论与实践上实施文化专制主义,严厉控制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非的制度设计歧视商人,打击商业。商业发达,人民经济富足,思想就会活跃自由,就会摆脱君主的控制。商业发达,必然产生契约公平交易,遵守交易规则,催生法律意识,激励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打击商业有利于君主极权专制制度,却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发展、公平正义的法律意识的产生、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鲜花台向阳坡面残余的积雪里,已经准备好迎接春天的冰百合,在周围积雪已经融化的草原上旺盛生长的同伴们的鼓舞下,奋力刺破积雪层。柔嫩的枝丫摆脱冰雪冻土的禁锢,自由伸展,在温煦阳光照射下,花蕾快速地绽放出洁白如玉的花瓣,这些清纯唯美的花瓣护卫着的褐红色的花蕊,挺立在花瓣中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丝毫没有觉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电脑上回看时,才发现这两株冰百合花,像是两个热恋的情人,他们的爱情就像是燃烧的火焰,把冰雪融化成他们爱情的象征——心形相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部美篇的文章起始于对冰百合花观赏和赞美。因为冰百合花发出了草原上第一缕春天的光芒,绽放出春天第一朵花蕾,拉开了春天的序幕,使我关联到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思想起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对研究中国思想史具有奠基作用。可惜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早被扼杀掩埋了。仅留下有利于维护帝王专制制度的思想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认为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制度建构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关注思想史的中国人,我必须关注中国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我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景物,总会对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进行思索。同时,也将对自然的思索关联到对人类社会的思索。这是我创作美篇的初衷,也是对我既是自然的一份子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的双向感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