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这花儿争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的季节里,我们队友虽都已八十多岁了,个个仍是心气十足,精神抖擞奔向“临淄赶烤”,去体验淄博的烟火气熄,了解一下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五人,五月三号如约而至,上午十点多就赶到临淄“万豪酒店”办好入住手续,便忙着去“临淄大院”吃烧烤了。这里是比较火爆的打卡点,临淄队友的孩子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位置,我们开车赶到,志愿者热情给指引免费停车地点,走进烧烤院內还有志愿者免费送饮品“加多宝”,立刻叫您感到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赶烤的队友有孙长林、王金岺、宋占英、李玉芬、申培皋。(最小的李玉芬也八十岁了,最长的大哥是王金岺八十三岁了。但他们人老心不老心理年龄仍很年轻。)</p> <p class="ql-block">在“烧烤吉祥物”旁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四面八方的外地客人,乘高铁或自驾游奔向“临淄大院”体验这里的烟火气,尝一尝厚真、多味、随性、惬意的临淄烧烤,享受热情周到的服务,品尝物美价廉的美食。当地人在周末或节假日就不到这来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来吃。</p> <p class="ql-block">四面八方的客人涌上淄博,重新让人看到了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的繁荣景象⋯⋯我的同事说 :行下春风必有秋雨,善有善报。</p><p class="ql-block"> 淄博为什么这么火,淄博领导以服务百姓为本,想人民所想,是中华文明齐文化的一种传承,是孔子主张的“君子和而不同”文化的延伸,是管子“礼义廉耻”之邦文化的再现,它将成为中华再次复兴的引爆点、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我把游客当作人,游客把我当作神”,在这里人人帮我,我帮人人,这里公平交易,不会有缺斤短兩,没人宰客。这里是以服务为本的城市生活,恢复了城市的烟火气,让地摊经济、夜市经济、烧烤经济回归到百姓身边,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赶烤”,是来寻找被久违了的被尊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小巧玲珑的烧烤炉是一个淄博老师傅改进了的。两边放炭火,中间是水槽。木炭也是精选的,这样就基本上消除了冒烟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是烧烤的灵魂三件套:小饼、烤炉加蘸料。</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边烤、一边谈,一边吃,喝着小酒和增送的加多宝饮料🥤,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了,我们在此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淄博的烧烤终于品尝了,烟火气,人情味十足。队友相会,亲热无比!淄博烧烤别有风味!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十分热情!为临淄点👍 </p> <p class="ql-block">来淄博旅游的朋友留言。</p> <p class="ql-block">吃了临淄大院的烧烤,我们去”太公湖公园”游玩。我们绕过“齐文化博物馆”,穿过银杏树林,从公园西门进入便踏上了高架木栈道。站在这里里登高远眺绿树、鲜花,明镜似的湖水、连绵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走下栈道,我们信步在花香鸟语的行道上,刚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边走、边看、边谈,心情格外舒爽⋯⋯</p> <p class="ql-block">红枫给绿植增添了朝气,队友们住步留影……</p> <p class="ql-block">姜太公高大神武的铜制塑像,坐落在公园中央,塑像魁武高大,太公身挎宝剑目视前方,透露出整治山河,惠普人民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底座上记载了姜太公 的丰功伟绩,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在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和治理自己的封地齐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战略家的胆识和杰出政治家的睿智,创造了安邦定国、富民強兵的伟业,为后来的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姜太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周封齐国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广场上,是居民休闲误乐的好去处,放风筝,跳舞、打太极、舞龙绸⋯⋯好不热闹,因临近淄河,人们拦水造湖,名曰太公湖。这里也是四季有花,草木丰盛的植物园,夏天的夜晚人们喜欢到这避暑。</p> <p class="ql-block">再向南行走,就看到公园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门口右侧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宝鼎。为姜太公后裔高庆昌先生捐资铸太公宝鼎,一是铸鼎铭记功德,颂扬太公兴周建齐、尊贤尚功、因俗简礼、通商惠工的历史功绩和勤政爱民、变革务实、创新进取的崇高圣德;彰显其兵家鼻祖、百代宗师的尊贵地位。二是铸鼎祭祖,表示太公后裔世世代代对太公的敬仰。三是铸鼎以“鼎盛”之意,祝愿山东淄博临淄緊荣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走出太公公园,我们又到了区政府前面的人民广场。喷泉建在广场中间,喷泉四周是儿童踢足球的各种姿势的铜像。广场正南高处塑有古代人蹴踘铜像,底座上写着“圣球之源”。</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附近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早上有的人在这打太极拳、有的踢键子,散步⋯⋯傍晩来这跳广场舞、唱歌、赏花、聊天、看电视⋯⋯</p> <p class="ql-block">这里树木花草生长繁茂,牡丹谢了,芍药、月季开了⋯⋯是植物园也是大花园!这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五月四号有中雨,孩子开车送我们去参观“齐文化博物馆”,前几天五一假期,每一天来参观学习的人有二万之多……</p><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泱泱齐风”四个醒目的大字便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以后,为维护中央政权,巩固统治地位,而大封诸侯。姜太公以首功封与齐,开启了齐国的历史,为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尊贤尚功,是太公建国之本,因其俗,简其礼,既嬴得了民心,又调动了人们兴齐建国的积极性。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太公实行农、工、商并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太公以其超人的智慧和气魄,开创了齐国伟业,将光照千秋,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周初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国为国君,周公旦问他打算怎样治理齐国,他说只需尊重推举贤能之人,崇尚封赏有功之臣就可以了,这就是姜太公实行的非贤非智者不尊,无功无劳者不赏的治齐之道,这种任人唯賢的用人思想是对當时任人为亲用人制度的有力否定,从而为齐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在重农的同时,发展工商业,农、工、商并举,实行盐铁专卖,增加国家财源,;以边关开放加强商业流通,迅速达到了民富国强的目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建立了春秋首霸、一匡天下的赫赫功业。是齐国最显赫的君主。</p> <p class="ql-block">葵丘会盟,齐桓公召集鲁、宋、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会盟,与会诸国相约不可壅塞水源;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周天子派宰孔参加,并赐给齐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时的祭肉。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霸”是“伯”的假借字,指明了霸主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一安抚诸侯和尊崇王命。</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制造业异常发达,制作方法工艺空前丰富,发展对外贸易,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供应天下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国家级文物一一牺尊。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齐威王开始并不是一个有为之君,他接受虞姬、淳于髠、邹忌的劝谏,整顿吏治,广开言路,力行改革,从而使齐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以人才为宝,任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师,是知错能改,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p> <p class="ql-block">齐宣王(齐威王的儿子)尊贤礼士,喜文学游说之士,大兴在齐桓公时期就已建立的稷下学宫。使天下的贤士、诸侯宾客大都投奔齐国,出现了“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盛况,达到了稷下学宫发展史上的颠峰。稷下学宫在当时就拥有数千人的规模,成为当时人才聚集的学术中心和教育场所。出现了尊师重道、百家争鸣的景观。使齐国文化教育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峰。稷下学宫既是当时思想家、教育家的聚散地,又是齐政权的“智囊团”的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思想对齐文化影响甚大……</p> <p class="ql-block">由于文化教育的发展齐国出现了许多成语和故事,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言文学。</p><p class="ql-block">齐文化博物馆,展示了齐国的文化和治国理念,这里也是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走出齐文化博物馆,我们又到临近的“足球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足球运动古代称“蹴鞠”。在宋代到了顶胜时期,民间、部队中蹴鞠大赛盛行,大大增强了国人的身体素质。我们为中国临淄感到娇傲……</p> <p class="ql-block">到了中午孩子接我们回去,路经一处学校,我们便有幸参观了一下校园。校园宽阔,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布局有序,操场、球场、室内运动场⋯⋯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似花园,我们冒着小雨下车留下了美照⋯⋯</p><p class="ql-block">在淄博最好的建筑是学校。</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到附近的“沃桐餐厅”进餐,然后回到万豪酒店休息。此时队友申培皋发现手机不见了。焦急地叫我问问孩子是不是掉车里了……我们也帮他东找西问,这时突然接到一个人打来的电话,说是一名员工在沃桐餐厅的卫生间里捡到了一部手机。申大哥的手机失而复得,无比惊喜!便于这位拾金不昧的职员合照留念!连连称赞👍淄博人真好!临淄人真好!</p><p class="ql-block">“沃桐餐厅”是当年为山大学生来淄隔离,负责送餐的餐厅之一……他们家的饭菜卫生叫人们吃得放心,在附近口碑很好👍</p> <p class="ql-block">“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队友孩子出差在外,他的同事听说我们来淄博聚会了,四号晚上热情地约我们去淄博一酒店聚餐,吃的是博山特色菜,我们感受到了淄博人的一片热心与尊重……大家感慨万分!在淄博走到哪里您都会被这里人的热情夹裹着!叫人处处感到暖心。</p> <p class="ql-block">吃罢晚宴,我们逛了夜市、看了淄博市的夜景,这是我们在海岱楼前的留影。然后路经刚刚建成的高架桥,回到万豪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月五日吃过早饭,我们就冒着蒙蒙细雨,乘车去青州观光游览。</p><p class="ql-block">青州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少见的在城内有山、有水、有圣人、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青州的花卉盆景市场山东最大,书画、画廊和古玩等文化氛围全国五强,古城和山水风光鲁中翘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回族、满族和汉族小吃美食丰富多样,高端大气的民宿又多又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了“范公亭公园”,小桥、碧水、绿树成荫,不时传来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加上飘洒的蒙蒙细雨,悠闲自在,好像进入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建有“李清照纪念馆”,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客居青州南阳河畔近20年。</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堪称千古名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众多仁人志士。还有《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闲。”,开启了豪放派之先河,虽然他的存世作品并不多,但十分经典。</p><p class="ql-block">1051年范仲淹从杭州调任青州,世称“范文正公”。</p> <p class="ql-block">范公祠院内有三棵唐代楸树,专家鉴定为“楸树之王”,虽此树古老但仍生机勃勃,每年春季开出满树白花,院子中央有口“范公井”,楸树根深叶茂长生不老。</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范公亭公园”,我们又到了“青州古城”景区。青州为“九州”之一,古青州地区是中国古代丝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是古代中国通过河西走廊联贯西域以及欧洲诸国的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且是通往日、韩等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这里是5A级景区,青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古代青州地处海岱之间(北靠渤海、西邻泰山),为都会之地和军事重镇,曾长期作为山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贸发达,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为彰显古代青州历史地位,设立的这座牌坊。该牌坊三柱三门式,中间之门宽阔,可通车马,一般情况下官员可走中间,平民百姓只能走两边小门。</p> <p class="ql-block">尚书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旌表青州人石茂华而立。南抱柱上的对联,上联是“一抚重镇,居然千里千城”,下联是“再秉节钺,允矣三边锁阴”;北面抱柱对联,上联为“筑洪堤诉讼一方大任”,下联为“平内乱灭倭奴万古英豪”。</p> <p class="ql-block">青州人杰地灵,王曾是青州益都人,少年孤苦,善为文辞,是科举史上连中解试、省试、殿试“三元”状元的人。赵秉忠贵为尚书,在明代他的殿试状元卷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是中国科举制度一千三百余年唯一得以保存的原件。1983年由他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将其献给国家。这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青州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偶园,最早为衡王府东花园,后为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的住所。园内秀丽典雅,有四株明朝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多年来花香依旧,院内“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走出古城已近中午,我们乘车返回临淄,又到了喜欢的“沃桐餐厅”吃了最后的一餐便饭。</p><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左右队友们要返回家园了,这次聚会群主李玉芬热情联系召集,临淄队友的家人、孩子、以及学生和旅行社的积极协助,圆满结束了。</p><p class="ql-block">谢谢队友!谢谢亲人们!</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再来淄博玩!期待着下一次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