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学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震泽中学从原先的4轨(每个年级四个班)发展到5轨、6轨,再到8轨、13轨、14轨……,每年招收的新教师数量惊人。</p><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这些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而老教师的传帮带,可以大大缩短青年教师的成才过程。于是震泽中学率先实施“青蓝工程”,让新老教师师徒结对。</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学校兴建的第一幢教学大楼——致远楼</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学校兴建的第二幢教学大楼——笃学楼</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当年学校新建的行政办公大楼——育英楼</p> <p class="ql-block"> 朱芸老师是我校90届毕业生,是我的学生。94年大学毕业回母校工作,机缘巧合,成了我的第一个徒弟。</p><p class="ql-block"> 我们语文组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新来的老师都要先上一堂公开课。我还记得朱芸老师当年上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是朱芸初出茅庐第一堂公开课,评课时,组内同仁充分肯定,赞赏有加。活动结束后,我俩单独交流时,我指出本堂课的不足:对刘和珍人物形象的评价有偏颇。刘和珍不仅是“桀骜不驯”的刚烈,还有“始终微笑”的柔和。希望她今后对教材钻研还要更深更透。</p><p class="ql-block"> 朱芸老师聪颖好学、谦虚上进,仅隔数年,就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上取得长足进步,屡屡获奖。</p><p class="ql-block"> 我们师徒俩曾有多次合作。一次,苏州市中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观摩活动在震中举行,上课内容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由我设计教案,朱芸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执教,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我俩还承担吴江市教研室“同题异构”教学实践示范活动,大获成功;我俩还合作写了一篇有关如何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率的文章,发表在《江苏省招生考试报》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两人先后被评为“吴江市教育系统好师徒”“苏州市百名好师徒”。《吴江日报》还专文介绍我俩的事迹。2001年教师节前夕,我们两人又分别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指导老师”和“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朱芸老师走上领导岗位后,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现在是“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吴江教工》上刊发的有关我和朱芸老师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和朱芸老师合写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和朱芸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每年都要举行“百堂好课”评比。我是这项活动的资深评委。</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又担任了初中“百堂好课”的评委。“评委”两字,听上去很光鲜,实际上工作极为辛苦,每天上下午要连听七堂课,延续两天,十几堂课听下来,即便是强打起精神,仍然难免昏昏欲睡。正在这时,一位年轻女教师登台亮相。她嗓门洪亮,音色优美,刚一开口,便惊艳全场;她讲课生动清晰,神态从容自然;她不是刻板地站在讲台上对着教案照本宣科,而是喜欢双手捧着课本在座位间穿梭,不时和学生互动。她的板书,铁画铜勾,不让须眉。我顿时眼前一亮,也记住了她的名字:来自震泽一中的孟雪民。</p><p class="ql-block"> 临行前,学校领导再三叮嘱,评比中如发现好苗子,及时向学校推荐。我知道当时学校最紧缺的是从教多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到校后能立即派上用场的熟练工。原来好苗子近在眼前!课后,我和她进行了一番交流沟通,消除了她的顾虑。</p><p class="ql-block"> 秋学期,孟雪民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我校的教职工名单上。学校领导安排我带教孟雪民。于是她成了我的第二个徒弟。</p><p class="ql-block"> 这年,正好我和朱芸送走两届高三回到高一,于是,我们师徒三人共用一间办公室。每人都教两班高一,孟子(大家对孟雪民的昵称)还兼任班主任,忙碌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孟子很快就适应高中教学,基本上无缝衔接,她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深受学生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高二那年,孟子的丈夫抽调到吴江高级中学任教,于是她又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他们的孩子尚小,上幼儿园。每天上早读,孟子只能将儿子带来办公室,上完课再送走。我们看着都心疼,但孟子毫无怨言,笑对生活。</p><p class="ql-block"> 上完高二,为照顾夫妻分居,孟子调去高级中学。我和孟子师徒一场,时间仅两年,但孟子身上那种中国女性特有的传统美德“坚毅、贤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2010年7月,我离开震中,学校急调孟雪民老师来充实语文组力量,不久,她接棒语文教研组组长。</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和孟雪民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面照片中有三对师徒</p> <p class="ql-block"> 随着师范扩招生陆续毕业,每年四五月份,前来投档求职的应届毕业生络绎不绝,学校一般都要进行面试。由于人手不够,语文学科的主试人往往就我一人。</p><p class="ql-block"> 这天来面试的是一个女大学生,中等个儿,戴着眼镜,斯文秀气。说课时轻声细语,但极富亲和力;一口普通话让我钦羡不已,我原以为我的两个徒弟的普通话是最标准的,谁知还有更标准;她对文本的理解准确到位,对课堂的把控游刃有余;她的板书大气、美观、简洁、实用;她具备成为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所有潜质。</p><p class="ql-block"> 以前面试时我也曾多次遇到这样的人才,打了很高的分数,向领导极力推荐,学校也发出了录用通知书,但每次都如泥牛入海。双向选择让我屡屡叹息不已。这次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优秀人才再次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说课结束后,我问了她一句话“你愿意到我们学校工作吗?”在得到她肯定的回答后,我让她在原地等我几分钟,我自己飞快奔上育英楼四楼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汇报面试情况,强烈建议当场录用签约。</p><p class="ql-block"> 后来她成了我的第三个徒弟,她就是刘丽华老师。</p><p class="ql-block"> 刘丽华为人正直,柔中带刚。带教她,我最省心,简直成了个现成师傅。有一次,她来找我,说有一个“苏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学校领导让她代表学校参赛,她又说,从没有上过这样的课,想放弃。其实这就是上网课,不同的是学生在现场。我相信她有这个能力,只是不想下苦功。当时我的态度异常严厉,几乎逼迫她参赛。于是她只能刻苦训练,积极备赛,最终,拿了个“一等奖”回来,不但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而且她的教育天地,从此一马平川。其实,人生的紧要处就几步,每一次机会来临,都要紧紧抓住!大前年,刘丽华又一次破茧成蝶,勇夺“江苏省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现在她是震泽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接力棒交到了她手里。希望她再接再厉,勇攀高峰!</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去年重阳节我和刘丽华老师在尊经阁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的三个徒弟个性特点各不相同,教学风格也迥异,但她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桐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已年近八旬,垂垂老矣,但看到教育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我心足矣!</p> <p class="ql-block">三个徒弟才华横溢,充满阳光,看她们笑得多灿烂!</p> <p class="ql-block">2023年重阳节,我回母校参加活动,师徒四人得以相聚,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第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