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树廉洁之心,做廉洁之人</p><p class="ql-block"> 先来讲个故事吧 !</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企图拉拢司马迁,派人送他一对珍贵的玉壁,司马迁之女对这对晶莹剔透的玉壁很是喜欢,司马迁却劝导女儿:“玉壁贵在无暇,作人也该如此。如果我收下这玉壁,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治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壁送了回去。司马迁并不是不爱珍宝,而是他更爱心灵的廉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国古代廉洁奉公的事例比比皆是:春秋时子罕“以不贪为宝”,战国公仪休因廉拒鱼,清有王杰“手好不要钱”,宋有州官“灭官烛看家书”,明代于谦更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国有廉风,国盛;家有廉徳,家兴。关于廉洁的重大意义,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不言而喻的。就拿中国的近代史来讲吧,日本投降以后,一方面是本就贪官污吏充斥的国民政府,他们变本加厉,不顾百姓死活,中饱私囊,引起民众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则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他们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最终得民心者得天下,廉洁定成败。</p> <p class="ql-block"> 历史终究过去,廉洁之风却永不可丢,那么在当今物质并不是极大丰富是时期,如何守住一颗廉洁之心是为官之道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首当其冲是学习子罕“以不贪为宝”,在思想中彻底剔除贪念。行是心之所向,心若欲无穷,行则贪无度。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名为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了之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我的操守。吴隐之的心之不贪,很值得现代人效仿学习,去除贪念,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保持一颗廉洁之心。</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俭以养德”,廉洁也应该是这里所说的“徳”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俭是廉洁的保证。一代文豪苏东坡,被贬徐州时,贫穷落魄,棉布麻衣,粗茶淡饭,在房梁上挂一块肉,每天吃饭的时候为了满足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望肉吞饭。可他在五十大寿的时候却只收了百姓一盆月月红。他的俭,成就了他的廉。</p><p class="ql-block"> 其实,勤,亦可促廉,“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勤劳的人,吃得了劳动的苦,大多数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物质上的奢求,他们会知足,从而也不会生出太多的贪念,自然而廉。勤劳的人,总是通过自己的手创造“果实”,他们会享受自己的创造,所以对于不劳而获会嗤之以鼻。</p><p class="ql-block">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持之以恒,为国、为民,亦为家,从我做起,让廉洁之风行走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