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淄博 化茧成蝶——淄博烧烤能火多久

东山劳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士生土长的淄博人,将"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和″烧烤"——烤肉串联系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甚至有些心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烧烤"与其说是一道美食,实质是一种粗犷而又原始的食肉方法。这种原始方法肯定不是淄博人发明的,也不是在淄博发展起来的,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比比皆是,花样百出,口味各异,各有千秋。无论从哪个方面排名,淄博烧烤也进不了世界前一千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偏偏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在二十一世纪的第23个年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火的突如其来,火的莫名其妙,火遍了山东,火遍了中国,火遍了全球。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先是大学生,年轻人从四面八方纷至踏来,紧接着各地游客蜂涌而入。飞机火车汽车,一票难求。自驾车摩托车自行车川流不息,目标只有一个,进淄赶烧。以至挤爆了淄博市五区三县的烤串摊点,旅游景点,酒店旅馆。引爆了互联网的抖音微信头条……以万马奔腾之势形成了新的独特现象——淄博现象。化茧成蝶,完成了从"淄博烧烤"到"淄博现象"的华丽转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调侃淄博现象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此话有点夸张,但并非毫无根据。所谓奇迹,是指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出现找不到原因,发现不了出处,形成未解之迷,用现有的理论学说难以解释清楚等等。也就是说"淄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怎样产生的,深层次机理是什么?这种现象意义何在?究竟能持续多久,火爆几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系列的问号,引发了议论纷纷,百家争鸣,万户网评,只见网络大V们借题发挥张口就来,专拣粉丝们爱听的喜欢的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对于网红们报道评论的准确与否,大可不必较真,娱乐而已。难得的是,几乎所有自媒体对淄博烧烤的评价众口一致,褒多贬少,由衷赞叹,赞不绝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淄博现象”引发的一系列为什么,淄博现象的起因与趋势,影响与后果,"专家"权威们的的判断分析评论,且不可等闲视之,因为专家的意见或判断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对某种事物的提倡还是限制,推广还是放任。鉴于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专家"的印象,特别是某些专家对重大事件的分析判断,让广大吃瓜百姓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比如有专家口齿牙黄的断定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大事,结果到了明天什么事也没发生,到了后天发生的事恰恰相反,久而久之,专家们也就沦为了村里的二哥。。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对于那些所谓的"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诸如经济专家金融专家社会专家等等等等,几乎任何分析判断犹如算命先生,隔皮猜瓜,个个都是打哪儿指哪儿的事后诸葛亮。这类专家因为从小学习好,所以家长宠着惯着,家务活不会做,礼貌不会讲,人事不懂,除了考试上线,论文达标,书本知识记住的不少,社会实践接触的不多……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我们听听某些专家对淄博现象的论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烧烤火爆的背后,一定是当地领导聘请专家团队经过认真调研,精心策划,然后由上层按照没计方案,先从培育烧烤小摊点入手,由小到大,一步步让淄博一鸣惊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此论调,看起来好象有点道理,但如果不是用脚思考,略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策划论"是多么可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属于老工业基地,冶金矿山,陶瓷琉璃,石油化工,机㭜制造等工业门类齐全,有些门类还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淄博是齐国故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人杰地灵,贤哲辈出……。无论从哪个方面建言建策,也轮不到将极其普通的烧烤写进淄博发展大计的可行性报告之中,即使有所谓高人用发展烧烤来指点江山,淄博的决策领导层好意思采纳吗。不光淄博的决策层,我相信全国哪怕县城的领导人也很难将烧烤小吃列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如认为淄博烧烤是高人指点策划,逻辑上不能成立。情理上难以讲通,实际上淄博的上层也从未认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偏偏淄博就是因烧烤而兴,因烧烤而火,火的如火山爆发,如洪水涛天。起因何在呢?答案在众多自媒体上俯首皆拾,随处可寻。公认的说法是:防疫期间外地近万名大学生被安排到淄博隔离,当地政府对他们关怀备至,待如亲人,隔离结束特意请大学生们吃了烧烤撸串,使大学生们印象深刻,相约来年返回淄博,再来撸串。加上自媒体尤其是抖音微信等推波助澜,几千名大学生将吃烧烤撸串的视频图片文章等用手机传遍了全国全世界。由此引燃了淄博烧烤出圈的导火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的决策层审时度势,及时发现了这一动向,准确把握住发展趋势,迅速作出决策预案,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势利导,在放开搞活,便民利民的同时,严格市场监管,严控缺斤少两,开通烧烤专列,增加市内公交专线,人性化疏导交通,放宽道路停放车辆的限制,调整组织各方力量,从安全保卫到供水供电,从市容市貌到垃圾清运……全方位无死角,百密而无一疏,极具亲民惠民的行政措施,充分体现了这届领导班子高超的领导艺术。如果说迅猛火爆的淄博烧烤是″钱江大潮,那他们就是激流勇进的"弄潮儿"。弄潮儿博风击浪,还要冒可能得罪龙王的风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来看看淄博的老百姓。让外地游客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地方民风淳朴,淄博人热情好客,诚恳憨厚。乍听起来,好象我们淄博人民是那种充满乡村气息的憨厚庄稼人,在偏僻山村封闭惯了,见了城里来的那么多亲戚朋友高兴的不知所措,说白了就是有点"土"。土的可爱,土的质朴。乡士气遭迂了烟火气,机遇不就来了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要是真用淳朴和一个"土"字来理解淄博现象,可不太讲究了。与土相对应的字叫"洋",洋代表着外来文明亦称现代文明,则土就是本土文明亦称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土洋结合",也可说成"洋为中用",这就是中国式现代文明。淄博,不谦虚的说,从古至今始终引领着中国式当代文明。远在齐国时代,管子的治国方略,城市的摩肩接踵,蹴鞠运动等等,引领当时世界的潮流。按下两千年前的暂且不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就说近代的淄博吧:100多年修建的胶济铁路贯穿淄博东西,当时还有一条支线从张店区向南通往博山。侯宝林大师曾在相声说道,淄博是“全国火车站最多的城市”。差不多在同时期,淄博就有了电报局、电话局、电力公司等现代城市所具有的配套设施;众多中华老字号如“瑞蚨祥”、“大染坊”等那时也诞生在淄博周村,最早的外资企业“欧美烟草公司”在周村设有分支;周村“飞机场”虽然很小,但建成时间早于虹桥机场近一百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淄博是座最早接触现代文明的城市,是除了济南青岛之外的山东第三大城市,故排名鲁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人在泱泱齐风传统文化的基因中融入了现代文明意识,所以待人处事不仅诚恳淳朴,而且彬彬有礼,不失风度。见面不仅会说“吃了木、哈了毛”,也会讲“哈喽”、“狗打毛衣(goodmorning)”,分手时不仅会说“慢走”、“再来玩”,也能说“拜拜”……。只是近些年来,因为鸡DP的问题,淄博才沦为了三四线城市,在大城市乃至外地人眼中几乎是农村乡下了,甚至在此之前,外省市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淄博这个地名的存在,常常误将“淄”读成“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夜之间,这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城市因烤肉串而爆红全球。本来就诚恳热情,彬彬有礼的淄博人一下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在久违了的热情包容环境中来到淄博,似乎到了君子国,进了世外桃源。暮然间来到这个温馨的城市,受到了在其它地方想都不曾想的贵宾般待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在手机时代的推动下,呈几何基数式信息放大。尤其在疫情结束之后,人们对放飞心情的渴望,碰上淄博地方官的开明聪慧,老百姓的礼貌热情。"上下同心,官民协力,"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如期而至,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淄博现象",令万众交口称赞的淄博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淄博烧烤如日中天之际,有人感叹"这是一场闹剧",有人警告"这是一种悲剧",有人断定"持续不了多久……"。如果仅仅从烧烤撸串就事论事而言,用"一叶障目"这句成语来形容这些感叹警告不无道理。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视野,看到的只是树叶,火爆伊始笔者就是让撸串这片树叶蒙住了眼睛,认为用烧烤作为城市名片,令人心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惜当时没有联想到"一叶知秋"这句成语。当看到一小片小小的树叶时,就应当联想到,秋天到了,丰收的季节到了,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壮美。同样是树叶,眼光不同,眼界则天壤之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烧烤火了,带火了周边地区的旅游产业,吸引了大批人才来淄创业安家,凝聚了人气,带动了楼市的复苏,拉动了建材钢铁等工业品的产量……市场繁荣,购销两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化茧成蝶,华丽转身。淄博烧烤成就了淄博现象。淄博从此热闹了起来,说成"闹"剧倒也无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说"悲剧",互联网流行用语将"悲剧"写成"杯具",用在享誉陶瓷之都的淄博倒也挺有意思,有人可能不知,淄博有世界上生产各种陶瓷杯具最多的工厂企业,茶杯酒杯咖啡杯,大杯小杯玻璃杯陶瓷杯,大量销往世界各地,据说凡是有咖啡馆的地方,随处可见淄博产的各色精美杯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以想见,淄博烧烤正在上演的是一场热热闹闹,场面宏大的史诗般的大剧。当然,凡戏都有曲终人散之时,故有人说淄博烧火不了多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吾不知"多久为多久"?数以天计?数以月计还是数以年计?"火不了多久"这种高明的推断几乎可用于任何事物,太阳有升有落,月亮有圆有缺,天气有冷有热,烧开的水很快就会凉下来,就连历史朝代也是有兴有衰……。这种常识,谈不上什么学术推论,也显示不出高明智慧,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求天长地久,毕竟曾经拥有。从淄淄烧烤升华到淄博现象,这座城市已经拥有了可载入史册的辉煌,这里的人间烟火气必将越烧越旺,经久不衰。</span></p> <p class="ql-block">声明:文中图片均转自百度图库,特向拍摄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