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中山路与民族街之间的一个胡同(市文化馆旁边)—裕顺胡同。从我家出门向北不远就到了民族街,往右一拐,不远处就是五一街的南口,距离也就四五十米,所以我对五一街非常熟悉。那时因为年龄太小,不知道五一街有那么悠久的历史,藏着那么多故事。 这是一条极富时代色彩的街道。形成时名为昇平街(亦称升平街),日伪时期更名为共荣街,日本投降后更名为三民街,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五一街。1997年左右完成拆迁,现已无存。它的位置相当于今新华集贸中心福兴阁的位置。 五一街是石家庄市形成最早的一条街道之一,宽3米左右,长约250米,南起民族路,北至大桥街,1919年由商户集资铺为块石路面。早期的五一街面两侧老字号云集,石家庄市最早的戏院、照相馆、澡堂子均诞生于此。另外像大西洋钟表行、蚨纶绸缎庄、永信兴饭庄等也在这条街上。 五一街如此短、窄,却又如此繁华。<br>昇平街上,有过稻香村、书局、绸缎庄、照相馆、邮局、饭店、旅馆、银号、戏院、眼镜店、药房、乐器店、浴池、妓院……<br> 重要的是,在不长的街面上,诞生了数家‘第一’,第一家照相馆、第一家浴池、第一家戏院,还有在石家庄赫赫有名的老字号。 <b> 石家庄最早的戏院</b><div> 随着铁路的开通及车站的兴建,大量移民涌进石家庄,而闲暇时欣赏戏剧,则是中国人的传统娱乐方式。<br> 1916年,大桥街、民族路、同乐街、昇平街一带已经非常繁华。同年,石家庄最早的正式演出场所昇平茶园诞生了。昇平茶园坐落于昇平街路西,坐南朝北,为砖木结构,由董姓商人投资修建,能容纳750人左右。茶园以卖茶为主,兼卖花生、瓜子、糖果。茶园有前半圆伸出的三面看戏台,正对舞台中间是池座,两侧是廊座,台前和左右各有方桌条凳若干,观众可以一面喝茶聊天,一面看戏。<br> 1931年,蒋介石讨伐军阀石友三,在飞机轰炸中,昇平茶园被毁。之后大兴纱厂出资,在昇平街路东重新兴建,为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池座后有楼座包厢,新茶园被更名为昇平戏院。<br></div> 日军侵占石门后,昇平街被更名为共荣街,戏院更名为“新民戏院”。 日本侵占时的“共荣街” 日本投降后,戏院回复原名。当时戏院经理为姚桐林。 戏院剧照 1947年11月,石门解放,昇平戏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民主剧场,1956年大兴纱厂资方代理人鲁绍猷申请,经政府批准予以发还,之后专营电影,改名为“五一电影院”,1966年影院停业 。 <b> 第一家照相馆</b><div> 恒升照相馆,是石家庄的第一家照相馆,民国六年(1917年)在昇平街北头路西营业。经理为于文彦,本市人,语言诙谐,是个经商好手。<br> 恒升照相馆只有一间门脸,摄影棚的顶部是玻璃,下系青色的布条,左右拨动可以变换光线。<br> 恒升照相馆的于经理开始时一个人单干,后来用他的侄子当助手。因他是本地人,熟悉市内外情况,尤其和各学校联系密切,学生的毕业摄影,外出旅行摄影留念,都他不辞辛劳,随行拍摄。因他的营业范围广,比两三年后开设的同芳照相馆生意还兴隆。同芳照相馆位于昇平街南口,设备豪华,顾客多为富商,似乎竞争不过恒升照相馆,于文彦的照相馆一直营业到石家庄解放。<br></div> <b> 石家庄第一家浴池</b><div> 石家庄第一家私营浴池也诞生于昇平街上。1920年,石家庄市开业最早、规模较大的私营浴池新明浴池,在昇平街对外营业。<b><br></b></div> <b> 全市最大的大西洋钟表行</b><div> 大西洋钟表行是老字号单位,在石家庄非常有名,于1945年12月在三民街15号对外营业。<br> 大西洋为一款瑞士表的名称,钟表行创办者之一、经理王永钦,农民出身,小学文化程度。1932年十五岁时,到大桥街的隆昌号钟表店学徒,出徒后到三民街借民生号眼镜店修理钟表,后与其他人合伙组建大西洋钟表行。<br> 钟表行刚开业时以维修钟表为主,石家庄解放后,扩展了业务范围,从只修理钟表,增加了修理打字机、计算机、照相机、留声机、保险柜、望远镜等。1948年,钟表行又增加了眼镜业务。一家钟表行修理各种机器与验光配镜等业务,当时在石家庄市独树一帜,生意兴隆,收益较丰。<br> 大西洋钟表行最兴盛阶段在解放前后,据王永钦回忆,“解放后第一次交纳工商米时,钟表业半年的任务是七万五千斤,大西洋一家就负担了五万斤……”<br> 1956年公私合营后,将福盛魁眼镜店,华昌、华生两个钟表材料行并入大西洋钟表行。1957年钟表行迁至中山路经营。本市许多老人的回忆性文章中,第一块手表均购自大西洋钟表行,可见当时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br></div> <b> 著名的永信兴饭庄</b><div> 石家庄最早的饭店是1914年开办的中华永信楼。中华永信楼是由清廷御厨张海亭1914年投资开办的,坐落于大桥街和南大街交叉路口的西南角。1938年,“中华永信楼”分为“中华”和“永信兴”两大饭庄。永信兴饭庄就开在当时的共荣街(昇平街)上。 这家著名的饭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改建成五一街小学。<b><br></b></div> 日本人投降时,永信兴饭庄的北侧,有一家批发洋烟卷的,这和现在酒店旁边多有烟酒店类似。永信兴的北侧,不远处就是新明浴池,两家老字号的中间,即为有名的大西洋钟表行。<div> 这些老字号均在路东。在路西,从北往南有蚨纶绸缎庄,广大书局,恒升照相馆,祥记饭店(这里的锅贴非常有名气),北京旅馆等,在南头是富商常光临的同芳照相馆。<br></div><div> 昇平街上,除了著名的几家老字号,还有当时允许存在的妓院。在北京旅馆附近,有两家头等妓院,民族街工人剧场两侧的胡同内,多为一、二等妓院。石家庄解放后,这些妓院被取缔。<br></div> <b> 石家庄最早的稻香村糕点店</b><div> 1907年,南京人郭玉生始在苏州开设稻香村,而后在北京观音寺开设姑苏稻香村,在北京王府井开设稻香村分店。石家庄稻香村创始人是北京王府井稻香村的主管业务人员河北安新县人刘和甫。石家庄稻香村曾有宏记、福记、和记之分。<b><br></b></div> 1925年,高宏文(保定人,石家庄宏义和百货店经理)投资3000元,聘请刘和甫为经理,在石家庄市升平街开设宏记稻香村。沿袭北京稻香村的经营品种和经营方法,以前店后厂的形式,自产自销。 刘和甫开始来石筹备,为了搞成前店后厂,到石家庄雇佣工人来不及生产,本人对生产糕点南糖又陌生,所以他邀请了北京稻香村技术人员赵思焕来石负责生产。从产品到配方用料完全按北京稻香村的配方生产和工艺流程,苦心经营,精心生产。<br> 稻香村的产品与同行业相比有特殊的南方风味。俗话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自己来投”,当时广大消费者称赞:“吃南点还是稻香村”。<br> 宏记稻香村所生产的糕点南糖,贵在精选原料,所有配方不轻易更动修改,工艺精湛,工序再多也不厌其烦。例如所用面粉进来后筛分加工,分档使用。油料,主要使用小磨芝麻香油和板油,糖用一级白糖,蜂蜜用枣花蜜,鸡蛋一律用鲜蛋,其他辅料都是从南方原材料自己按需加工。例如双丝、桂花、玫瑰、樱桃等等,都是按料配方,绝不凑合,以产品取信誉,对原料认真把关。 制作:吴祥云 202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