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距离高考还有18天的时间,作为高考生的家长,您也许有些许紧张,为帮助家长和孩子顺利度过冲刺的最后阶段,特提出以下建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 做个情绪稳定的家长,默默陪伴,敢于放手。</b></p><p class="ql-block"> 最后不到三周的时间,孩子身心俱已疲惫,每周一次起伏不定的考试成绩也在鞭打着孩子的内心。在这个时间段,家长一定要稳定情绪,不能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自己先乱了阵脚,开始焦虑,家长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少说话,其实,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家长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家长的一丁点情绪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真的做不到真正的情绪稳定,那么在孩子面前也要装出轻松愉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做一个充分相信孩子的家长,适度鼓励,帮助孩子增加信心。</b></p><p class="ql-block"> 高考在即,面对巨大的压力,考生的心理很脆弱,如果这时家长还一再的打击或者责怪孩子,可能会让考生对高考变得越来越没有把握,丧失信心。家长的言语中要表现出对孩子充分的信任, “爸爸妈妈觉得你没问题,一定能行,你做的很棒”等,通过暗示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优点,告诉孩子“你行”,教会孩子对自己说“我行”。当孩子考试不如意,家长要鼓励他:“高考前的所有测试都是为高考找漏洞,现在找出来的越多,高考就会应对得越顺手”。要调整心态,不要为一次的考试、一次的成绩影响自己的心态,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走,你可以的”。从家长的言行中透露的信任感会让孩子踌躇满志、心无旁骛,更加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备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充分信任学校和老师的备考能力,不偏听偏信,盲目跟风</b></p><p class="ql-block"> 近期不少同学将精力放在家长从培训机构、网上等得到的所谓“押题卷”上,忽视了对学校试题的复习和回扣。学校一直想方设法地帮孩子收集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试题,孩子们做的每一张试卷、每一个题也都是老师精心筛选、认真准备的,尽量涵盖所有的高考考点,也更符合我们的复习计划。“温故而知新”,新题是做不完的,引导孩子多加强错题的回扣复习、归纳总结,效果一定比做没有质量保证的新题更好。同时,要听学校老师的话,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不能自成一派。另外,来自各方关于高考的相关信息和动态,家长务必要冷静对待,拿不准的可以询问班主任,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保证该子足够的休息</b></p><p class="ql-block">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反应敏捷度、记忆力、学习效率高低以及思维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经过一整晚休息后,可以得到很到的恢复,孩子能都进行更加高效地学习。午休保证至少半小时左右,晚上11:10左右上床睡觉。这一点特别提醒通校、半通生家长,务必做好监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5.合理调控饮食,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b></p><p class="ql-block"> 高考前最忌讳的就是改变平日的饮食规律,特别是随着高考的临近,有的家长觉得要给孩子加营养,精心为考生准备丰盛的大餐,一是过补过油、暴饮暴食,破坏了孩子自身的消化吸收习惯,导致肠胃出问题而请假,直接影响备考状态;二是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考不好回对不起父母的心态。建议在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合理调控饮食,食物清淡少油腻、忌生冷辛辣,一日三餐要注意荤素搭配、饮食清淡,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能少。另外,补充水分的最佳方式是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碳酸饮料会增加肾脏负担,尽量不喝或少喝。不要给孩子做新奇的、以前不常吃的食物,以免过敏、消化不良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6.家长保持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b></p><p class="ql-block"> 备考期间,家庭里琴瑟和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宁静祥和很重要。家里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啥事等孩子高考结束以后再说。杜绝喋喋不休的唠叨,有些家长一遍遍地嘱咐孩子“要努力、认真、要考个好大学”“要为父母争口气”之类的话会使家庭氛围紧张,相反应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降低过高的期望,让考生心里有“底”。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如果高考前家长对孩子小心翼翼地过度关心,全家进入一种备战状态,考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继而导致考生感觉更加烦操,无法进入复习状态。</p><p class="ql-block"> 最好的方式是跟平时一样,家长与孩子各司其职,家长上好自己的班,做好后勤保障,把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孩子专心备考,创设稳定、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7.注意安全,为孩子保驾护航</b></p><p class="ql-block">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没有充沛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备考。请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注意交通安全,剩下的这段时间家长尽量做到每天接送上下学,避免路上意外的发生;</p><p class="ql-block">(2)注意饮食安全,不吃隔夜食物、相克食物、对肠胃刺激大的食物,避免肠胃不适、食物中毒等情况;</p><p class="ql-block">(3)注意伤风感冒,近期感冒多发,请监督孩子适当加减衣物,提前备好感冒药,预防感冒;</p><p class="ql-block">(4)注意体育运动带来的伤害,学校已要求学生体育课上不参加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足球等活动,请家长监督学生放假回家后的体育活动,避免伤害;</p><p class="ql-block">(5)关注情绪变化,随着高考临近,孩子变得喜怒无常,随时关注孩子情绪波动,及时跟班主任联系,做好家校沟通</p> <p class="ql-block">希望各位家长紧紧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握好你的子女高中生涯中的最后18天,相信奇迹一定会在你我的坚持不懈中产生!我们始终坚信:有您的充分保障,我们就有了夺取高考成功的底气,有了您的鼎力支持,我们就有了夺取高考成功的信心和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