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怡乐园家风建设报道

意和同悅

<p class="ql-block">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古圣先贤都对诚信作过精辟的论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云: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论语》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中国古代文化十分推崇诚信,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守信践诺的千古佳话。本节课堂非遗传习所的老师分享了了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崔子弑齐君</p><p class="ql-block">崔杼杀了当时的君主齐庄公,这一事迹被当时的史官齐太史如实地记录在了史书中。然而,崔杼却不想自己的行为被后代评价为弑君,成为被后人辱骂的对象。所以,他便要求齐太史将齐庄公的死改写成暴病而亡,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的名声。但身为史官的齐太史知道,如实记录当朝事迹是他们的职责,真实的史书才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背景和事迹。所以,齐太史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崔杼的要求,他表示会如实记录下这件事实。崔杼听后大怒,便拔剑杀了齐太史。</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崔杼杀了齐太史后,会对其他史官形成恐吓的作用,让他们不敢再记录这件事。谁知,齐太史被杀后,他的弟弟太史仲成为史官,继续齐太史的工作。同样地,太史仲也将崔杼杀死齐庄公的事如实地记录到了史书中,崔杼知道后,便要求太史仲将齐庄公的死同样写成病死,太史仲和齐太史一样有着一股凛然的正气,他坚决要记录下这段事实。崔杼想不出别的办法,便将太史仲也杀了。太史仲死后,太史叔担任史官的工作,在史实记载这件事情上,他坚持同样的看法,依旧将崔杼杀死齐庄公的事如实地记录在了案卷中。崔杼既愤怒又无奈,为了掩盖自己弑君的事实,再次杀了史官太史叔。</p><p class="ql-block">三位史官都因为记录崔杼弑君而丧命,崔杼本以为事情道这里就结束了,谁知,太史季成为史官后,提笔便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崔杼见状,终于明白自己的威逼恐吓是无用的,只好无奈地放了太史季,任由他们如实记录。所以,今天的我们才有幸能够在《左传》中读到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郭汲亭候</p><p class="ql-block">汉朝时代。有一个姓郭名叫伋的。表字叫做细侯。是茂陵地方的人。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到任不久巡行部属。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个小孩子。各自骑了一根竹马。在道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郭外,问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回来。可是比从前告诉小孩们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怕失去信用。就在野亭里住着。等到约定的日期,才走进境里来。凭借他太守的地位,和骑着竹马的儿童在道路旁说的话,还是不愿意违背与孩子们的约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摅约囚</p><p class="ql-block">晋朝时有个曹摅的人做了归淄县的县令,在该县的牢狱里,有许多判了死罪的犯人。</p><p class="ql-block">除夕之夜,曹摅到牢狱探望囚犯,心生怜悯便说:“过新年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你们难道不想回到家里看看吗?”囚犯们都哭着说:“倘若能够回家看看,就是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遗憾了。”</p><p class="ql-block">曹摅就把他们都放了出来,并限定了返回牢狱的日期。曹摅的下属们担心一旦把这些犯人放走,他们便不再回来,于是极力反对,曹摅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小人,可是以恩义待之,他们是不会负约的。我就替诸位担当了这个责任好了。”</p><p class="ql-block">果然,到了限定的日期,这些犯人相继回来,并没有一个逃跑的。</p> <p class="ql-block">人无信不立,诚信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是人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诚信观念和行为。诚信使人格熠熠生辉,诚信融入社会,国人其乐融融;民族讲诚信,可使国家实现复兴。</p>

太史

崔杼

史官

诚信

齐庄公

记录

如实

弑君

牢狱

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