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饵慕友的美篇

享饵慕友

<p class="ql-block">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p> <p class="ql-block">据《老城区志》载:“金明洛阳城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历史上,金明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今日老城区的丽景门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是市政府于2002年在金元明清时期的丽景门原址重建的。由于和隋唐时期的丽景门同名,很多人误认为该丽景门始建于隋唐,其实这是错误的。老城区丽景门始建于金代1217年。复建之初叫丽京门,2009年3月10日改名为丽景门,是一座重现古都洛阳风貌的城楼,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于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原第一门—丽景门。是洛阳老城的西大门,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丽景门的箭楼、城门楼加瓮城并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千浮云,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古都洛阳城,印象丽景门 “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这是流传在洛阳民间的一句话,这里提到的丽景门就是洛阳老城的地标建筑,号称“中原第一门”的丽景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据专家考证,丽景门这种采用箭楼、城楼加瓮城,并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最早源于东汉时期的洛阳都城,成为中国古代城池建筑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之一。有诗为证:“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 。</p> <p class="ql-block">号称洛阳第一楼的城门楼,是由两重门楼组成,城高壁厚,巍峨壮丽,气势磅礴,它是洛阳古城文化街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洛阳老城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古代各种兵器小到刀枪剑戟,大到刀车炮车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丽景门上面的中原第1门城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wǔ]王),周文王姬昌与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p> <p class="ql-block">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国历史上最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神都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乃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帝王宫大木雕!</p> <p class="ql-block">古代刀车是一种守城利器,它外观看上去,就像一战车少了一块板。在刀车朝向敌人的那头,上面插满长刀。另一头有两根延伸出来长杆,士兵可以通过长杆,推动刀车前进。这种刀车非常沉重,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才能推动。战时士兵推动刀车前进,即便不能杀伤敌人,也能对敌起到威慑作用。</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的帝王史馆陈列了在洛阳建都的105位皇帝生平的政绩。13个朝代。洛阳自古帝王州,拥有1500年的建都史。</p> <p class="ql-block">洛阳帝王史馆位于丽景门的城楼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