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身披初阳的龙眼群山,2020年6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纠缠的风雨</p><p class="ql-block">一次次的</p><p class="ql-block">击穿了我渴望阳光的美梦</p><p class="ql-block">垭口的烈风</p><p class="ql-block">一阵阵的</p><p class="ql-block">妄想吹断我远离喧嚣的决意</p><p class="ql-block">乱石中挣扎着的</p><p class="ql-block">无名花儿</p><p class="ql-block">倔强地盛开着孤傲的寂寞</p><p class="ql-block">这一脚一脚踩出的</p><p class="ql-block">是永不褪去的</p><p class="ql-block">生命记忆</p><p class="ql-block"> ———致龙眼 风歌 2020年7月1日</p> <p> 大横断,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p><p><br></p><p> 芸芸众生,大多数人总是偏爱山岳,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当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矗立眼前,总是会引令无数人们仰望与朝拜!</p><p> 在中国西部,有一个地方有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的高山大川绵延起伏,那里便是横断山脉,俗称大横断!高中地理课有从板块构造学的角度解释,因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青藏高原剧烈抬升,东端遭扬子板块强力挤压、紧缩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褶皱与断裂,便造就了今天的横断山脉。其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山岭褶皱紧密,直上直下,断层成束。而这个褶皱最紧密的地方,就在大横断的东北近边缘,也就是邛崃山脉中段,大渡河和岷江的中间地带。著名的四姑娘山就生长于此。从行政区域来讲,她涵盖的范围都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p> <p> 贝母花,摄于龙眼沟内</p><p><br></p><p> 众所周知,贝母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功效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上,贝母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之分,而川贝母当属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它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及甘肃等地,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行内皆知,上成的川贝母多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而产于阿坝州四姑娘山腹地那人迹罕至的龙眼沟里的川贝母当属上品中之上品!</p><p> </p><p> </p> <p> 龙眼沟,摄于龙眼平台下侧</p><p><br></p><p> 龙眼,其实是四姑娘山深处一条最为著名的瀑布的名字,最初它从山顶喷射而下,一次次撞击下方平台,一次次形成新的分支,再撞击、再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在每一级平台撞出一个个圆形的“大坑”,远远望去就像悬于绝壁之上的一个个洞窟,而每一段瀑布都仿佛是从那一个个洞中喷射而出一般,壮观恢弘气势磅礴!天气好的时候,远观瀑布如龙吐水,瀑布由此得名“龙眼”。龙眼瀑布在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最终汇入峡谷底部,当地人俗称的沟子,沟子呈西南东北流向,沟子因龙眼瀑布而名龙眼沟,而龙眼沟的主源地,一座海拔5630米的皑皑雪峰由此得名“龙眼峰”。龙眼沟尾底部呈盆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徐徐倾斜、延伸,而沟尾的整个立体形态就仿如一个平置的巨大漏斗,四周环绕着以龙眼峰为引领的一圈海拔四、五千米的群山,仅东部留一窄窄的隘口,龙眼峰及四周群山上融化的雪水在沟底汇聚后由此呼啸而出,如玉带一般曲折蜿蜒缠绕着千山万壑、如奔放不羁的野马一般奔向远方!</p> <p>四姑娘山大、二、三、幺妹峰,摄于猫鼻梁</p><p><br></p><p> 龙眼区域属小金县、理县、汶川县三县交界的四姑娘山腹地深处,用人迹罕致来形容仅仅只是恰到好处,自古以来,只有极少数以采药和打猎为谋生的当地藏人才会翻山越岭,全力跋涉,冒着被风雪肆虐、被落石砸伤,甚至于被野兽吞食的危险,来到这片静谧而狂野的隐秘之地,采挖贝母、天麻、水母雪莲、黄芪等名贵药材或者狩猎各种野兽(现如今已经禁猎)。而今当地还以采药为谋生的人已是寥寥无几,数年轻人那更是是凤毛麟角了,所以进入到这秘境的人是少之又少。</p><p> 以下仅为猜想……: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探索世界的户外人来到四姑娘山,偶然的一次机会,与药农闲聊中才得知在四姑娘山腹地深处竟然还有一个如此诱人的绝美秘境,于是,在日隆镇与卧龙镇(或耿达镇)之间本是药农的谋生之线慢慢地叠加上了探索荒野的激情成色,形成了以龙眼为核心的徒步穿越线——龙眼穿越!</p> <p> 4个方向进入龙眼区域草图(据四姑娘山藏民口述整理后粗绘)</p><p><br></p><p> 一般来说,以前药农或猎户进到龙眼沟的线路主要有4条:1,从汶川县耿达镇出发,从窑子沟进山,沿正河一直上行到龙眼沟交汇处,再沿龙眼沟一路上行至龙眼沟尾底部;2,从汶川县卧龙镇卧龙关村进山,爬升二千多米翻越石遭垭口,沿耙子桥沟上行到沟尾,再翻越龙眼垭口、过龙眼平台下至龙眼沟底;3,从小金县日隆镇出发,沿海子沟进山,翻犀牛海垭口,下到热水沟底,再往上翻越耙子桥垭口、龙眼垭口,过龙眼平台下至龙眼沟底;4,从小金县日隆镇长坪沟进山,翻越幺妹峰与长沟山之间海拔5千多米的垭口,下到龙眼峰北侧山沟,再翻上龙眼峰东北垭口、最后直下到达龙眼沟底。</p><p> 线路1,因为08年大地震改变和破坏了很多的山形地貌,通行变得非常困难和危险,常有绝壁断崖斩断前行的“道路”,所以已不为普通驴友所选择,2011年四姑娘山资深向导、老牌釆药人唐三哥带队选择此线穿越,结果失联13天。线路4,由于必须要翻越的两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垭口均常年积雪,加上山坡地貌错综复杂,正常情况下通过的难度非常高,再则需绕行长坪沟而路途过于遥远,于是也极少有驴友选择。(以上信息根据2016年攀登四姑娘山二峰时的向导胡一刀和2018年长坪沟穿越毕棚沟时当地嘉绒藏族兄弟口述整理)</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15日晨,四姑娘山二峰登顶。右侧为当地嘉绒藏族协作(向导)胡一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我的四姑娘山往事之一:二峰攀登</b></p><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13日,形单影只,在成都茶店子附近拦了辆车,便开启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雪山故事——四姑娘山二峰攀登。那时303省道(后改名熊猫大道)在修,从映秀到耿达的路还是限时单向通行,8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来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新修的风情街已具雏形,我入住的旅舍有个超酷的名字“黑帐篷”。在老板娘的引荐下结识了我攀登二峰的向导胡一刀。胡一刀是个地道的嘉绒藏族汉子,由于和汉人融合的早,当地藏人的语言、服饰基本上都已经与汉人无异,而且都有一个响亮的汉名字。我的向导的汉姓便是胡,一刀是他的绰号,据说年少气盛时和人干架会手持菜刀,不过那都是往日烟云了,我结识的他负责热情,细心体贴!胡一刀的名字通俗易记,所以他那个很拗口的藏名便不再能记起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便跟着向导胡一刀踏上去往二峰大本营的山路。风情街背后便是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处。买了票,翻过二百多米高的山岭子便可以看到一路相伴的海子沟。向导给我指了一下方向,告诉我一直沿山梁子往前走,到前面管理站等他,因为他赶马驮物资走得快呢!那天天气特好,一路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四姑娘山那四尖奇峰的飒爽英姿!脚下的路是行人、马和牦牛踩出来的泥路,很多路段泥泞不堪!9月中旬的海子沟整个呈现出一种葱葱之后略泛青黄的颜色,山坡上的树木身披的颜色是翠墨翠墨的,而绵延起伏的草甸子却在阳光的照射下初显淡黄,再望沟子底部及海子旁,则仿如一块被年轻画手不小心打翻了的调色板,那个叫纷红骇绿。天空的蓝让你有一种酒后的昡晕感,而浮在半空的云朵让你感觉不到它的虚无缥缈,更仿佛可以信手拈来一般真实亲近!一望无际的草甸子上牦牛或成群结伴、或三三两两,也有像我一般形单影只的,有懒洋洋躺在地上休闲地晒着太阳、有低着头全神贯注嚼着嫩草的、有年少轻狂互相追逐着张牙舞爪的,更有被我打扰后亦或是好奇亦或是紧张而驻足观望的,貌似呆萌!其实我也紧张,特别是遇到带小牛的爸爸妈妈们,我尽量只是一瞥,然后远离,因为行前的功课还是做得到位!就这样我在这幅风景画里一个人看着、唱着、笑着、想着,不紧不慢地赶了一上午的路,在管理站与我的向导会合了。</p><p class="ql-block"><b><i> 下午出发便是一个叉路,在路口向导告诉我右侧的路通向海子沟尾,从那里可以去往四姑娘山的一个秘境——龙眼。于是下午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多在聊龙眼,第一次听说龙眼,只是听说便已入谜,便开始无限的遐想这秘境!</i></b>如果说上午的路一直是缓上坡,那么下午即将抵达大本营时还是有一段较长的大角度爬升。二峰大本营是一幢石头垒起来的小房子,房前一个相对开阔的场地,可以搭建二十来顶帐篷。我选择了小屋的“床”,所谓床是个简易通铺,不分男女就在上面挨着睡了。高海拔的山区温差特别大,白天赶路一件T恤,日落时已需要穿上羽绒服。晚上睡觉窝在厚厚的羽绒睡袋里,右侧是一位山东大哥,左侧是一位在西南民族大学就学的以色列籍姑娘,一边的大蒜味一边的香水味搅得我比高反难受。操着poor english和以色列姑娘侃起大山,听着像饿狼一般撕吼的山风,一夜未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凌晨两点半起来屋外大雪纷飞,头灯照亮脚下的积雪已达脚踝!大本营海抜4200米,登顶二峰意味着还要上升海拔1000多米,也意味着往上的风雪会更大,攀爬的难度与危险也更大,俱乐部领队随即取消了登顶的计划,小伙伴们(绝大部份都是加入俱乐部活动的)重回梦乡。执拗的我不甘心的询问我的向导是否还有可以攀爬的可能,记得当时胡一刀眯着眼看了我两下,问了我两记话:1平时体能如何、是否经常爬山,2如果这次被迫放弃,下次是否还会来攀登四姑娘山?在得到我两个肯定的回答后他回了我两句话:1等一个小时看情况,2你能跟得上我十米之内,可以往上,否则随时下撤。三点半过,雪不再大,而风却略收小。“走!”胡一刀一声令下,在其他队友的睡梦中,我们踏出了向顶峰冲击的第一个脚印!稍后有一个成都的小伙伴在犹豫片刻后也跟了上来。空山幽谷一念静心,整个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头灯那束光所及的脚下那一小块地方和匍匐前行的向导背影,万籁俱静,听到的唯有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和偶尔停歇时雪花砸在我帽沿的噗噗声,一路走来不敢有任何松懈更不敢有一丝大意,几乎是踩着向导的脚印一步步向前攀爬,不敢当然也没时间向左右两侧观望,纵然脚外侧是万丈悬崖,我也只认脚下的路,那是一条打上生命印记的道!一路经过小日本初登二峰时建的大本营、翻过绵绵绝望坡,再攀上很陡很陡的需要手脚并用爬行的一段陡崖,右拐便登上了二峰垭口。也许就是一霎那的样子,刚歇个脚天便放亮了,雪也小了。其实是前阵子我过于紧张脚下,以至忽略了身边环境的慢慢变化。于是匆匆忙忙中拍了照片,放下背包,便开启最后往上200多米的奋力冲击:右侧是深不可测、不敢倾视的万丈悬崖,左侧坡度略缓,但整个山体披上了厚厚的积雪,踩上去积雪过膝是常事,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竭尽全力于一身,一步一步往上挪,气喘吁吁中收获了我的人生新高度:5276米!</p><p class="ql-block"><br></p> <p>2018年8月20日,长坪沟穿越至毕棚沟时叉子沟尾偶遇的野生岩羊一族</p><p><br></p><p> <b>我的四姑娘山往事之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长坪沟至理县毕棚沟穿越</b>(日隆镇3259—长坪沟口3439—斯古拉寺3450—枯木滩3495—木骡子3660—叉子沟尾3839—叉子沟垭口4677—跳水3899—月亮湾3655—毕棚沟口3558)</p><p> 长穿毕其实是一条比较轻松的徒步线,一开始的从长坪沟口到木骡子,后来的从月亮湾到毕棚沟口这两段都分别行走在景区内,路况优良且海拔都是徐徐上升和下降。要讲难度无非就是翻越叉子沟垭口,海拔垂直拉升800多米;讲风险,就是从叉子沟垭口下行开始的那一段乱石路,重点是一个叫“跳水”的类似鲫鱼背的易滑陡崖,垂直高差近5米,由于没有抓手,所以一般行者确实比较危险,也有英雄不幸失足而在此长眠。如果小伙伴配合使用路绳就不会有大的危险。</p><p> 因为走的是俱乐部线,除了我以外,其他的小伙伴都是轻装,到叉子沟尾营地时天色尚早,于是和赶马驮物资的藏族兄弟们尽兴海聊,聊得最多的便是龙眼。<b><i>其中一个藏族大哥有多次从不同方向进出龙眼的经历,所以他的耐心讲述再加上当年胡一刀向导对龙眼描述的记忆,让我对龙眼有了一个初步模糊的判断和想象空间。记得那天重装翻越落差800多米的叉子沟垭口至顶部时,老大哥告诉我:如果你去走龙眼,每天都要翻越比这还要高的垭口,而且会走在没有路的乱石阵里,更主要的是里面的天气变化莫测!但听完的一刻,反而更坚定了我龙眼穿越的信念!</i></b></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端午节龙眼穿越手工略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眼的梦已做了好多年,其间轻装也好重装也好,高海拔的徒步线也走了好多条,感想便是:户外高山徒步已经是我生活幸福指数中相当重要的组成分值;对自己的体能及野外经验也基本认可,于是把梦走到现实便提上日程。</p><p class="ql-block"> 关于漫步户外的龙眼路书其实我早两年便纳入收藏,它是目前唯一带队龙眼穿越的俱乐部。只是临了临了才知道俱乐部领队竟然是笨鸟。关于笨鸟,如果放到我的龙眼故事里来对他描述,那么这个故事就不知道可以聊到𤠣年马月了,简单点,户外探险杂志有一期对他的专文是这样开头的:笨鸟,知名户外领队,曾独立设计或与人合作开辟出多条全新重装长线,包括克勒青河谷线、念青东全线、伯舒拉岭变线、克里雅变线、龙眼变线、大雪塘变线等,巴丹吉林沙漠死亡穿越、念青唐古拉山山脉背负90斤探线历时29天、羌塘无后援穿越与狼共舞两小时……(微信公众号:户外探险outdoor,户外探险会员故事002期——笨鸟)。我对他的评价:传奇!笨鸟作为本次领队让我选择龙眼、选择漫步户外豪不犹豫(因为19年的计划我是打算约上几个多次走过高海拔重装长线的小伙伴到四姑娘山请一个当地向导走的),因为我想从笨鸟领队那里学到不一样的野外生存经验、感悟随机应变的徒步技巧,而更多的是想听听他亲口聊聊那些狂野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次龙眼穿越我们选的是从小金县四姑娘山海子沟进,过龙眼核心区再从耙子桥沟翻越石遭垭口出山到达汶川县卧龙镇卧龙关村的线路。具体:日隆镇出发,海子沟进山,经过大海子、花海子、大黄棚子,绕行犀牛海,翻越4600米的犀牛海垭口和4680米热水垭口,直下到达3500米的热水沟底,再大角度爬升近1200米翻过4687米的耙子桥垭口,下行100多米再翻越全程最高点,海拔4721米的龙眼垭口,下到4440米的龙眼平台后再往下到达3849米的龙眼沟底,这里也是龙眼区域的核心,可以抵达龙眼主瀑布下方,然后返回龙眼平台、翻越龙眼垭口、再下到3350米的耙子桥沟底,沿耙子桥沟下行5公里,再翻上左侧山坡,沿山腰上下横切往沟子下游方向挺进爬升,过3750米妹儿雍后依然横切爬升,跨过N条小瀑布,最后左向垂直拉升,翻过3900米石槽垭口后一路下行到达汶川县卧龙镇的卧龙关村(牧场),出山,回到喧嚣的文明社会。</p><p class="ql-block"> 翻过犀牛海垭口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质性的进入到了真正的无人区,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翻过石遭垭口。在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段,如果有大熊猫、小熊猫、雪豹、狼、羚牛、岩羊、金雕等奇禽异兽突然出现在你的视线中都不会是幻觉!一路下来,各种各样野兽的粪便已经为龙眼贴上了标签:静谧世界舞动狂野!</p> <p> <b>那一路,我走丢在4年前的记忆里</b></p><p><br></p><p><b> </b>日隆镇—大海子—花海子—大黄棚子(3960米),16.2公里,累计爬升950米,累计下降290米。</p><p> 上午9点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处买票,疫情申报等等之后开始徒步。一开始木栈道台阶,过大门沿着主路,拐弯处左转走小道大角度拉升,抄近路翻上海子沟左侧山梁,记得4年前这段路向导还是和我走在一起的,一路上行人三三两两的,向导们路遇都热情的打起招呼甚至拉拉家常。</p><p> 和4年前一样,依然是走在山粱上沿海子沟上游方向前进,但脚下的路比4年前走过的好多了,显然景区已做了大量工作,泥泞已仅是偶然,而且道路更平整宽阔!但我却再也找不到上窜下跳、左跨右蹦地穿梭在这弯弯曲曲的泥泞羊肠道上的乐趣和获得感了,同时良好的路况仿佛拉开了我与大山的距离,感觉山在那边冷峻地看着我,而我却不能走进他暖暖的目光里。</p><p> 还有一个情况,不知什么原因,这一路走过我再没能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牦牛,记得4年前,我一路走过来,旁边起起伏伏的山坡上、一望无际的草甸上,那黑呀白呀的牦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多呢!反复思量,是否景区管委会考虑到游客安全的需要把它们迁走了?但这本来就是它们的家,而我们仅仅只是匆匆过客!</p><p> 11点过我们来到了管理站前面的叉路口,还记得就是在这个路口我第一次通过向导了解到四姑娘山深处有个“龙眼”的秘境,也算是这个漫长梦境的开始吧!后面的路于我全是陌生,是在林子里和草甸上间或行走,路况明显差于前半程,应该是绝大部分人都奔二峰去了吧!尽管走出了回忆,但倒也是这崎岖坎坷之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4年前,找到了光阴穿越所带来的快乐!</p><p> 一开始似有似无的细雨绵绵到后来加大了些力度。12点半在大海子边用过路餐,遇到一小队正在越野跑的快乐青年,告诉我们前方一公里多行进着一支走龙眼的队伍,规模也是和我们差不多的6、7个人,问我们是否也是龙眼穿越的,当然他们得到的答案便是去犀牛海扎营!因为过犀牛海再往里走已是禁止进入区域,当然我们不是幼稚园的小朋友啦!</p><p> 计划中本来今天是要到犀牛海扎营的,因为第二天要连续翻两个垭口,並且有1200多米海拔的垂直下降,而且下降的路极险极难走,对每个人的体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所以今天尽量多赶一些路,为明天减轻点负担。但是当过了花海子,开始进入海子沟尾区域时鸟队改变了计划,原因有二:其一观天色判断即将有大雨而至,其二也是更重要的,队员体力参差不齐,依他的经验今天要赶到犀牛海会让部分队员十分疲惫,这样的话全队到达时间会很晚,还不如在离犀牛海三公里的大黄棚子扎营,明天早起赶路。大神总究是大神,下午2点40分,我们跨过海子沟主溪流赶到大黄棚子营地,刚刚完成安营扎寨,大雨便倾盆而来!不是大雨中不能走,但能避免乃是上上策,除非是刻意追求自虐。大雨仅仅在黄昏时分停歇了一阵子,到了晚上它便邀上电闪雷鸣和狂风升级为暴雨更放肆地施展着它的淫威!从沟尾高山上下来的雨水汇入主沟后从我们营地左侧奔腾而过,轰鸣声震耳不绝!</p> <p> 小伙伴们,从左及右:布丁(领队)、alen老余、风歌、暗香盈袖、笨鸟(领队)、小余、满爱</p> <p> 一袭薄雾守住千山万壑,一绺绿毯披着十里百纳!</p><p> 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雨加上大山里的日夜温差,大雾不期而至,翻上山梁子,整个世界云雾缭绕,脚下的甸子绿草茵茵,星星点点的各种小花探出小脑袋痛快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目之所及,仅有我们6个人不紧不慢地走在这轻纱帐里,世界在这一刻特别安静,安静到仿佛身边的一切都静止了一般</p> <p> 沿着大路向沟子的上游方向推进,太阳一直没能出来露脸,但笼罩着大地的雾纱慢慢变薄变轻,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消褪。海子沟依然如记忆中一般美丽,更平添了几分羞涩,对面的山峰被云雾缠绕得欲仙欲醉,但沟子已半掩半遮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俊秀:远处郁郁葱葱,近头雨膏烟腻,沟底那一带溪水宛如银蛇一般蜿蜒曲折在这峡谷之中,时隐时现,从容不迫!</p> <p> 大海子,海子沟里面最大的高山湖泊,水面宽阔,水清粼粼,如丝绸般润滑,望着这一镜碧水,身体的疲劳立马被洗刷殆尽,细雨挟带的烦恼一下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心灵尚存的一丝尘埃霎那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多么想融入这玻璃一般的湖水里,成为这空明澄清中的一小滴啊!</p><p> 但是行前那天傍晚,询问据客栈老板娘关于08年大地震的情况,得知大地震开始后,这大海子里面原本平静的水面像被煮沸了一般翻腾起来,窜起的水柱有好几米高,遭难的景象仿佛地狱般恐怖。但愿大海子、四姑娘山、川西、大横断乃至全人类从此不再遭受如此灾难!</p> <p> 过了大海子,跨过几处从左侧山下轰鸣而来的溪瀑,便来到花海子。花海子是半草半水的一个大型沼泽地,地势平坦开阔,上游急湍的溪水在这里分门立户,形成了无数支流,曲曲折折唱出了九十九道弯弯,其间水草丰美,繁花锦簇。我想,这里本来就是上苍赐予牛羊们生息繁衍的天堂啊,应该呈现的是一幅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盛宴巨画呀,而今却只留有一匹为游客驮货的马匹傻傻的站在那儿望着一地肥草不知所措,这又是何故呢?!</p> <p> 这卷起的千堆雪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它一路狂奔而来的疲惫与郁闷!</p> <p> 大黄棚子,以前牧民、采药人用石头垒起的临时窝棚,如今已然荒废,但旁侧的大片空地却因为地势平坦又紧挨主干溪流(丰富的水源)而被户外客选作营地</p> <p> 枕着茵茵绿草点点黄花,还真有点于心不忍!</p> <p><b> 这一程,我走进了红景天的生命里</b></p><p><br></p><p> 大黄棚子—犀牛海—犀牛海垭口(4600米)—热水垭口(4680米)—热水沟底(3520米),10.5公里,累计上升800米,下降1350米</p><p> 枕着溪流的轰鸣声早早便睡,天没亮就起了。凌晨起来的鸟队看到了带着头灯排队冲顶的二峰攀登者,又让我想起4年前风雪交加的那个凌晨……</p><p> 计划中6点出发因为某小伙伴的准备不足被推迟了20分钟。沿海子沟右侧向沟底推进,路遇昨日听说的龙眼穿越小队尚未拔营,在犀牛海正下方右拐大角度爬升,慢慢远离海子沟。一路上高山杜鹃、绿绒蒿、紫色报春花等各种花儿争着来露个脸,行走三公里,7点50分到犀牛海。犀牛海没有我想象中的神秘与狂野,也许是没有阳光的洗礼吧,整个海子呈现一种安静的平淡。从海子西侧绕行,向全程的第一个垭口挺进,海拔徐徐上升,这时我们逐渐远离花花草草,脚下已没有像样的路,跟着领队在乱石中向东向上前进,期间绕过一个又一个苟延残喘的雪窝子。</p><p> 9点40接近犀牛海垭口,这时天空正放晴,白云追逐着蓝天。“看,红景天”,少语的鸟队突然的一句让我把眼光聚焦在前方不远处,突兀的一小撮暗红色挟杂着少许淡绿,在平淡无奇的岩石堆里犹为醒目。大步流星跑进,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被康熙大帝称为“仙赐草”的红景天!首先看她的根,盘根错节,无论茁壮生长的还是渐渐枯萎的,都顽强的竭尽全力伸向深深的乱石缝中,像八爪鱼一般牢牢的把自己固定在乱石堆里!尽管烈风劲舞,但红景天依然挺直腰杆,仰首伸眉,把头奋力地伸向蓝天!阳光的照耀下,昨晚大雨润浸后的水珠镶嵌在每个傲放的花瓣上,如一颗颗钻石般晶莹剔透,似垂欲滴,仿佛被赋予了灵魂的生命!在如此缺氧、低温、干燥的恶劣环境下,红景天可以接受狂风、强温差和强紫外线的肆虐而顽强生长,外表清新而内心强大,真乃励志之人设!梅、兰、竹、菊身上体现的傲、幽、坚、淡,红景天何缺其一!</p><p> 翻过犀牛海垭口,沿山体右侧先向下后上,于10点50分到热水垭口,垭口附近地势平坦开阔,左侧山势高峻陡峭,右侧绝壁悬崖。阳光明媚,所以大家在此晒起了帐篷,把昨晚上一夜大雨还赖在帐篷上的水份赶跑,有一阵子风很大,帐篷差点成了降落伞,惊慌惊慌!眺望对面的幸福山,山体云雾缭绕,山顶云蒸霞蔚,天空时雾时晴,几注银白色的瀑布蛇行而下,整个山坡宛如一片茎干隐埋的巨大绿色叶子。再往左手边看,遥远的白水台在浓雾的笼罩下像戴上了一顶巨大的帽子,从顶部倾泄而下的瀑布慢慢汇聚成群,粗的细的长的短的直的弯的,犹如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甚为壮观!</p><p> 从热水垭口往下一直到热水沟底的路为大角度直线下降,即陡又滑,前半程为风化严重的乱石坡,后半程草石混合,由于坡度巨大、脚底磨擦糸数减少,再加上自身的负重,下行的每一步都特危险,害怕崴脚、滑坠的恐惧一直让我神经紧绷着。很多地方走着走着便是悬崖绝壁,所以不得不看准时机反复横跨自上而下的一条条溪瀑,择势而行。线路大规划、小调整,领队的核心引领作用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下行路上,各种奇花异草争着来露脸,有漫山遍野的、有成群结伴的、也有形单影只的,有精神抖擞的、也有睡眼惺忪的,有夹道欢迎的、也有依依惜别的,一开始乱石阵中大片大片的红景天,慢慢的高山杜鹃、小叶杜鹃、绿绒蒿、报春、川勺、狼毒花、桃儿七……</p><p> 就这样一边面对鲜花的诱惑一边留心脚下的狰狞,提着的心吊着的胆一直下到沟底才得以放下。热水沟底水势汹勇,我们面对的是一条咆哮的主流,稍作绕行择势过溪,14点45分在溪流下游方向左侧的一块稀疏林子里安营扎寨。刚安稳妥当,便开启蚂蝗追杀剧,从布丁的第一声尖叫,到每个人的翻衣卷裤,用掘地三尺的决心,1、2、3……,揪出了一条又一条面目巨丑的恶心家伙,揪、刮,用石头砸、用火烧,害怕夹杂着仇恨,大家尽情发泄着!我是幸运儿,但围剿和斩首行动我是主将!后来一想,这蚂蝗窝估摸着应该在从热水垭口即将下到沟底前半沼泽滩地上的那一片不知名阔叶植物区。18点半开始下雨,这仿佛都是导演按排好了的剧情一般,到晚上雨水便如期而至!</p> <p> 从海子沟底爬升至犀牛海的半山腰再看一眼葱葱郁郁的海子沟。前方已是沟尾尽头,不远处的神山害羞的用面纱遮住了她尊贵的面容!海子沟,是四姑娘山的大血脉,正是你哺育了众众嘉绒藏族同胞,汇入大渡河、汇入长江,又哺育了我等中华儿女!海子沟,我的生命记忆之地,别了!何日君再来!</p> <p> 即将抵达犀牛海时山坡上的各种野花,盛开在你目之所及的每一个地方,颜色各异,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在高寒的环境下顽强地争相绽放,不失芬芳,看着便给人以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犀牛海岸边呆萌的牦牛。整个龙眼全程,心心念念的高原之舟只在犀牛海偶遇了三头,两头受惊吓泅水而渡,而这小子不知是好奇还是惊呆了,傻乎乎的站在高处探头望着我们如雕塑般一动不动</p> <p> 绕行犀牛海后的缓上坡,薄雾缭绕的山坡平添了几分仙气</p> <p> 直到离开,犀牛海依然是沉心静气、从容不迫</p> <p> 犀牛海垭口,顽强不屈的皑皑残雪好似喝高了的白云醉趴在这卧石之上</p> <p> 风化的像纸片一般轻薄的花岗岩是犀牛海垭口辗转到热水垭口途中最具代表性的地貌景观,鬼斧神工!</p> <p> 这一片,成群结队欣然绽放的红景天向我们宣示着已进入了它们的领地</p> <p> 站在热水垭口取景的我是否也已成为这风景的一部分</p> <p> 不断低着头走路的人们,或许早已忘却了人生的初衷。我无惧一路的艰难困苦,我害怕的,是一个迷失方向的自我</p> <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轻</p> <p> 下行的路。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貌似即将要告别这危机四伏的乱石阵了</p> <p> 累了,你就停下来,歇歇吧!莫泊桑曾经说过,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p> <p> 一次次地横跨悬崖上挂着的溪流蜿蜒下行。草石混合路段的行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草本身易滑,再加上它遮盖住了高低不平的乱石,行走的节奏会减慢或随时被改变</p> <p> 貌似离沟底很近了,其实还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兜兜转转,正所谓望山跑死马!看图说话:明天我们要从最下面的沟底爬到覆盖着对面山顶的云层之上,现在看到的山体几乎不到我们明天计划爬升的三分之一的高度</p> <p> 白水台,白水沟源地,龙眼穿越中亮眼的一道风景,无论有没有去到龙眼核心区,因为是必经之地,所以我看过的龙眼游记中对白水台的描述总会浓妆艳抹。顾名思义,白水,从山顶流下来的冰水在青山的衬托下显得比雪还要白,远远望去那一条条涓涓细流伤佛是王母娘娘正从蚕茧上抽出来的丝一样洁白亮丽</p> <p> The infant flower opens its buds and cries,"Dear World, please do not fade."</p><p> ———泰戈尔《飞鸟集》</p> <p> 沟底难得一块树木稀疏的平整之地,离水源也只有2、30来米,天赐好营地。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人对蚂蝗的殊死战斗,山蚂蝗的强健远远超过了我一直以为的认知。阿弥陀佛,为你们超度</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要进到龙眼的核心区域了,路上的艰辛会变得越来越大,兴奋已经开始充斥着我身体的每一根神经。先上一张龙眼瀑布的照片吧,按捺一下这驿动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寥寥乾坤揽苍茫</p><p class="ql-block">缈缈雾散</p><p class="ql-block">漫漫彤云</p><p class="ql-block">几时沟底问神瀑</p><p class="ql-block">出去万仞把歌欢</p><p class="ql-block">三家帐篷</p><p class="ql-block">四尖奇峰</p><p class="ql-block">何须煮酒论英雄</p><p class="ql-block">———风歌于2020龙眼徒步穿越第5天妹儿雍营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i>(由于篇幅的限制,龙眼穿越的故事只能再作续文,在下篇我将走进那个舞动狂野的静谧之地)</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