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i>追寻梦的地方</i></b></p><p class="ql-block">——随曾参建襄渝铁路原苍溪女子民兵连重返大巴山侧记</p> <p class="ql-block"> 4月下旬,妻家二姐张碧元来电话告知,最近她们将要组织一次特殊的旅游,组团到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故地重游。50年多年前在建设襄(襄樊)渝(重庆)铁路时,她们一群十五、六岁,正值豆蔻年华的花季少女,跟随苍溪民兵团5000多名同龄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伟大号召,浩浩荡荡开赴大巴山深处,配合铁道兵8711部队建设襄渝铁路。那是一段永远都不会忘却的历史,更是她们青春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8711部队,一个多么熟悉的部队番号。1978年12月我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在铁道兵六师二十六团服役时,从老兵口中,在连队铁道兵历史教育的课堂上,经常听到这个番号,也就是说,二姐她们曾经在建设襄渝铁路施工中配合的铁道兵部队,是我曾服役过的老部队。于是,我来了兴致,反正退休赋闲在家有大把时间,决定跟随她们重返大巴山,二姐她们属于故地重游,我给自己找了个托词——寻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魂牵梦萦大巴山</p><p class="ql-block"> 4月24日7时左右,开往陕西汉中的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一行30多人从苍溪县城准时出发,苍溪旅行社唐小姐用标准的川普告诉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行程的路线和注意事项后,让大家活跃活跃旅途气氛,唱歌,讲故事,说笑话都行。车上30多人,大部分是原苍溪民兵团独立女子连的大姐们,其中最活跃的数原独立女子连四排排长奉淑英大姐了。她提议让大家唱一首她们当年最熟悉,最有激情的战歌。奉大姐起了个头,全车厢的大哥大姐们立即附和着唱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p><p class="ql-block">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p><p class="ql-block">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雄壮的歌声把她们带到了大巴山深处,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带到了她们如诗如歌的青春年华。这不是我们战友聚会久唱不衰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吗?此时此刻,我心情十分激动,也和她们高声附和着唱了起来。由于年代久远,大都已年逾古稀的大哥大姐们把其中的歌词记不全了,这首歌对于我这个曾经的铁道兵战士来说,一个音符,一句歌词都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融化在我的血液中。于是我带领着大哥大姐直接唱到最后一句歌词,最后一个音符——</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那,</p><p class="ql-block"> 迈开大步呀,</p><p class="ql-block"> 朝前走啊,</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 大姐们还有四位当年苍溪民兵团其他连的大哥们都感到惊讶,直到听我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们才恍然大悟,由于这首熟悉的歌拉近了我与大哥大姐们的距离,不知不觉更加深了我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我们从陌生好像瞬间变成了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经广元,过宁强,一路高歌,一路欢笑,中午12点前抵达陕南重镇,中华汉文化的发祥地——汉中。</p><p class="ql-block"> 汉中,因“汉水”流经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称;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行旅通商的要地”;他是“秦之咽喉”“蜀之门户”;还被历史学家誉为“全球汉人老家”。在外奔波几十年,数不清有多少次坐车经过汉中,但从未在此停留片刻,从未一睹巍巍秦岭脚下这座陕南重镇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稍适休息,导游小唐带领大家参观了汉中著名景点兴汉胜境和虎头桥广场,其实大哥大姐们都无心赏境,每个景点都如走马观花,她们的心早已飞到了大巴山,飞到了她们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狮儿坝。</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是这次大姐们盼望故地重游的重头戏。导游小唐要求早餐后7点半出发,有大姐凌晨5点多就已起床,其中最兴奋的要数二姐张碧元了,4点多还不到5点,她就在敲姐妹们的房间门了,而且在走廊上声音特大,挨个招呼大家起床。我特别理解她此时的心情,要去50多年前战斗过的地方故地重游,余生一个最大的心愿就要实现了,谁还能保持心静如水,谁还不放声歌唱呢?</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7点左右,大哥大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旅游大巴,向镇巴县方向,向她们神往已久的第二故乡急驰而去。</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约莫行驶了三个多小时,突然有人大声喊到:</p><p class="ql-block"> “快看快看,我们的车就要到镇巴县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抬头朝前看,高速公路的尽头就是出站口,站房顶部有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镇巴。</p><p class="ql-block"> 大巴驶出镇巴高速公路收费站,向我们的最终目的地狮儿坝村驶去。山越爬越高,路越走越窄,弯道越来越急,越来越陡,但车上大姐们兴致不减,每经过一段熟悉的地方,她们都能叫上名字,这里是三元坝,这里是堤草坝,这里是柳坝,大姐们欢呼:我们快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我们从汉中出来,整个大巴车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从苍溪出发一路欢歌笑语的喧嚣,个个都痴痴的望着窗外,生怕漏看一闪而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在想,大哥大姐们痴望着窗外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难道是在努力寻找50多年前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记忆吗?</p> <p class="ql-block">●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思绪把大哥大姐们拉回到了50多年前,苍溪县委县政府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组织了5000多人的民兵团奔赴大巴山深处,支援“三线建设”,配合铁道兵8711部队修建襄渝铁路。</p><p class="ql-block"> 襄渝铁路地处秦巴山区,这里⼭⾼⾕深、河流湍急、地势险峻,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是铁道兵铁路建设可圈可点的“七大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18日,这支由青壮年组成的民兵团,在苍溪县人武部组织的三个月集训后,用几十辆“解放”牌大厢车运送到陕西省镇巴县境内。这些热血青年,通过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组织审核才能加入建设襄渝铁路大军行列中。苍溪民兵团组建了一支独立女子民兵连,160多名妙龄女子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也不过19岁。那个时代,年轻人能响应党的号召,参加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一个天生有梦想的女孩子来说,感到无尚荣光。</p><p class="ql-block">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些怀揣着玫瑰色梦想的姑娘们来到镇巴县一个叫狮儿坝的大山沟时,她们的心凉了半截。大巴山群山巍峨,层恋叠障。山高得仰头望不到顶,悬崖陡峭壁立,当地有句顺口溜:上山爬着走,下山躺着唆(谐音,当地土语),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p> <p class="ql-block"> 独立女子连的任务是砍柴、修路,给施工连队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她们平时的一日生活制度和铁道兵部队一样,早晨7点起床,出早操,听军号不同的召唤声吃饭、学习、上班、睡觉。这些在家被父母捧在手心疼爱的懵懂少女,一夜之间她们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小大人了,白天干活,累得腰酸背痛,晚上还要参加连里组织的学习,动作稍微慢点跟不上节奏,还要挨班长的批评。有的姑娘受不了哭鼻子的大有人在,只有一个姑娘另外,她认为连队的伙食比家里好多了,白天干的活她在家甚至比这都多,都杂,都累,别的姐妹哭鼻子想家,她每天还乐呵呵的。这就是咱们的二姐张碧元。</p><p class="ql-block"> 张碧元是我妻娘家二姐,她们家兄弟姊妹八个,头上有个姐姐,她排行老二,弟兄姊妹都习惯叫她“二姐”。由于家庭子女多,负担重,小学没读一半就被迫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照顾弟妹。她在女子连虽被排在小妹妹行列,当时还不到16岁,但干起活来不输大姐姐,连里领导见她年龄虽小但个头高,胆子大,而且干活利索,就任命她与同样来自农村的好姐妹李联润为安全员。</p><p class="ql-block"> 修路放炮是安全员的首要职责。女子连是青一色的妙龄少女,开山放炮是摆在女子连姑娘们面前最棘手的工作。平时听到隆隆的炮声都会吓得胆颤心惊,现在要她们亲自放炮可不是闹着玩的。张碧元在家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连队第一天放炮,她自高奋勇,要做连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要实施诺言的那一天,她又胆怯了。毕竟大巴山山高坡陡,放炮时附近无处藏身,只能爬上头顶一、二米高的陡坡在山凹处避险。大女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硬着头皮也要上,要不让人家看笑话人就丢大了。点完炮,转身爬坡两腿发软,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一想到炮炸石开性命攸关,不知哪来的勇气,手脚并用,刚好爬进避险坑道,“轰隆”一声巨响,浓烟滚滚,土崩石开,张碧元瘫坐在避险坑道里,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伤心的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安全员李联润与张碧元也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遭遇,她们姐妹俩相互学习,相互照应,把个安全员的工作做得风声水起,连里领导和同志们无不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 女子连二排排长张中连,四排排长奉淑英,还有很多大姐姐如李在淑、李联润、张中秀等在她们给笔者谈到50年前女子连的苦乐往事时,也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睡的是阴冷潮湿的地铺,吃的是野菜窝窝头,干的是背背肩扛的粗活,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她们把苦当乐,把砍柴修路当责任,把信念当人生坐标,她们认为,她们那一代人的付出是值得的,更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的人生历练,她们至今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与女子民兵连的姐妹们同去大巴山故地重游的还有二连张明贵、王怀涛,五连王德荣、杜天文大哥,他们干的活比女子民兵连的姑娘们更重,更苦,更累,伐木、烧碳、打隧道,他们听上面领导说襄渝铁路一天建不成,毛主席、周总理一天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这还了得,为了让中央首长放心,他们起早贪黑,争先恐后。特别是二连十班班长张明贵,他打过隧道,扛过风枪,伐过木,曾被襄渝铁路总指挥部评过一等功。苍溪县援建襄渝铁路5000多民兵当年仅有40多人安排了工作,他心里也有不平过,他说今年他快八十的人了,对往事和不公也淡然了。张明贵大哥最后自言自语道,也许国家有国家的难处。</p><p class="ql-block"> 这也许是奉淑英、张明贵们那一代人对国家的一种特殊情怀吧!</p> <p class="ql-block">●盼你隔年再来游</p><p class="ql-block"> “快看,前面就是狮儿坝!”</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哪位大姐的一声尖叫,把整车人从往事的沉思中拉回到了现实,只见眼前一片开阔地,天敝亮多了。大哥大姐们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狮儿坝就快要到了!</p><p class="ql-block"> 话音刚落,大巴车很快停在了狮儿坝村委会的大门口。大姐们纷纷跳下车,激动和喜悦写在每一张已不年轻的脸上,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似乎一扫而光。</p> <p class="ql-block"> 狮儿坝村监察委员会主任李宗文,调解委员会主任马传登在村部门口代表村支书兼主任马福家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马福家参加镇巴县委组织的封闭式学习班,一周后才能回来,所以接待女子民兵连的任务村支书只好委托两村支委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监委会主任李宗文代表村支书、村委会和全村1300多村民欢迎苍溪民兵团的大哥大姐们。他说,他经常听长辈们讲述苍溪女子民兵连的故事,对她们当时小小年纪远走他乡,为襄渝铁路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奉献青春智慧深感钦佩。李主任说,狮儿坝的乡亲们听说原苍溪女子民兵连的大姐们要回娘家了,心里十分高兴,女子民兵连的大姐们想见谁,想去哪儿,他和马主任一定积极配合,创造条件尽可能实现大姐们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原女子民兵连四排长奉淑英大姐代表访问团发言,她说,50年前的狮儿坝穷乡僻壤,特别封闭,落后,今天的狮儿坝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乡们个个红光满面,穿着讲究,大都住上了三层小楼,水泥公路把偏僻的狮儿坝与外界紧紧相连,对第二故乡的变化姐妹们打心眼里由衷的高兴。感谢村委会的热情接待,狮儿坝一直都在姐妹们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中午,村民们拿出自家养的鸡鸭和土特产、腊肉,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招待这些50多年前就给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带来了外面精彩世界的大姐姐们。女子民兵连的姐妹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又好像尝到了当年房东大娘给她们偷偷开的小灶的味道,心里酸甜交织,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是姐妹们最期盼最心动的时刻,她们要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礼品——大米,面条,菜籽油去登门拜访、看望当年的老房东,老邻居,去看望久未谋面的乡亲们,虽然有的老一辈已作古成仙,但他们的儿孙是听苍溪女子民兵连的故事长大的,对今天登门到访的贵客他们应该并不陌生。</p> <p class="ql-block"> 苍溪女子民兵连四个排,连部和一、二、三排借住在原村支书记张德富家,四排借住在村民马传福家,当时国家不富,地处大巴山的村民们更穷,但他们为了建设襄渝铁路走到一起来了,相互帮衬着,毫无保留地付出每一个人的所有。</p><p class="ql-block"> 四排房东马传福的儿子马贵家听说苍溪女子民兵连的大姐们来了,他早早等候在十字路口。女子民兵连住他们家时,他还在读初中,当他远远看到奉淑英大姐向他走来时,老马激动得一眼便认出当年住他们家的奉排长,他嘴里不停地喊着“奉排长”“奉排长”,快步跑去拉住奉淑英大姐的手,久别重逢,初见时的翩翩少年,如今已变成满脸苍桑的老翁,岁月的无情让奉淑英百感交集。马贵家的老宅在半山腰,父母十多年前早已过世,老伴也于去年因病撒手人寰,儿子在山脚下建了一栋二层小楼,老马一个人还住在老宅。他拉住奉大姐的手领着到访的一行人向半山腰的老宅走去,一路不时在打听曾经住他们家的朱华、赵金莲、王会琼、庞云珍、杰合华、张碧华这些大姐来了没有。我真佩服今年已69岁的马大哥的记忆力,50多年过去了,女子连的大姐们都装在他的心里,一直没走开。</p><p class="ql-block"> 老支书张德富的四合院当年自从住进了女子连,显得格外有生机,女子连的大姐们在老支书的孙儿张松林的带领下,走进她们曾经生活学习的四合院,这里虽然早已人去房空,杂草丛生,残败不堪,但老大姐们还是能辨认出当年各班排住的方位。张松林说,从小就时常听爷爷奶奶和父母亲给他讲苍溪女子民兵连的故事,可以说他是听这些故事长大的,所以今天见到了他心目中的巾帼英雄感到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 在狮儿坝村口,有位老者拉住笔者的手自我介绍,他叫苏明海,今年86岁,他说,感谢苍溪女子民兵连,是她们开山放炮,给狮儿坝村打通了第一条连接外界的进山公路,要不我们这些祖祖辈辈住在大山里的人,哪能知晓外面的世界,她们给我们狮儿坝的乡亲们立了大功了。</p><p class="ql-block"> 刚来大巴山,女子民兵连在狮儿坝生活了一年多,如今的狮儿坝无论变成什么模样,这里都是她们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潘家沟,九道弯,毛坝关,这些都是女子连的大姐们向往的地方,由于山高坡陡,道路不通这次很难成行,成为大姐们的遗憾。但她们表示,在有生之年,一定想方设法要去那里看看,否则百年之后难以瞑目。</p> <p class="ql-block"> 时间飞逝,转眼大姐们就要向狮儿坝的乡亲们说再见了,在镇巴县封闭学习的狮儿坝村党支部书马福家给大姐们发来微信,他在微信中说,我们封闭式培训,不好意思,没能给你们安排好。欢迎再来,明年上边的路就修好了。只可惜这次没能与之见面详谈。请转告各位大哥大姐,感谢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开山修路,致青春无悔,请相信,你们的恩德我们将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大姐们登上返程的旅游大巴,村里两位主任和乡亲们簇拥着大巴车与女子连的姐妹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场景,让我突然想起了著名歌唱家吴雁泽演唱的那首声情并茂的歌:《再见了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相逢又分手</p><p class="ql-block"> 握别众老友</p><p class="ql-block"> 男女老少皆叮咛</p><p class="ql-block"> 盼我隔年再来游</p><p class="ql-block"> 啊,再见了大巴山</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你牵去我的一颗心</p><p class="ql-block"> 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