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帮人(之一)

路边

一,孙援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挂着红领巾时感觉真的很好。如今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就是个心酸的话题。一路走来,有父母亲人,有老师同学,有同事领导。但让我深深难忘的还是一起下乡的知青,叫战友?叫同学?好像也都可以,但好像也都不准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一起下乡,叫建中,建华,建国,建英,建美,建新,援朝,等等名字的很多,一看名字就知道了出生的大概年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一起下乡有一个叫孙援朝的,因为他走的最早,所以特别让我难忘。走的最早是因为他最早离开生产队去上大学,也是最早的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应该是69届的初中生,去那年也才18岁。不知为什么,小小的个子精瘦精瘦的。小眼睛小鼻子,尖下巴,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可怜巴巴的感觉。但眼睛虽小却转的很快,嘴巴不大却也很能说。他父亲是从山东南下的,品种应该不这样小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在刚到生产队没多久,就开始追求我们隔壁村的一个女知青。才18岁怎么就那么早熟呀?不懂。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会借了生产队的马,策马扬鞭,不畏严寒顶风冒雪跑十多公里去看她,也从来不怕别人的耻笑。这可能是爱情的力量?听说有一次晚上还遇到过狼,把他吓得不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件事是因为无聊,知青点里偷鸡摸狗,去掰生产队青苞米是常有的事。可有一次这小子竟然在晚上摸到老乡家的鸡窝里,硬生生的把二只老母鸡给偷回来煮了。问题是还出事了。知青办的到村里把他给请了去,听说还挨了揍。这事不知是真是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关键的是第二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却去了医学院读书。69届的初中生,其实也就是小学生,那个年代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只有羡慕的份。我们知青点有一大优点,就是不管谁走如何走的,我们留下来的人也都不会妒忌,更不会背后去捅刀子。有的知青点是杀得刀刀见血你死我活。都已经到学校上课了,到单位上班了,还会写捡举信总想把人家拉回来。人性的扭曲和险恶暴露无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粉碎四人帮后,我们也都返城。那时的孙援朝已经是市医院的一名大夫了,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很好的职业让人羡慕的一个家庭。想不到的是,在他女儿才二岁时查出了肝癌晚期,没多少时间就撒手而去,让我们深感震惊和惋惜。真的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