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四月份初看到美女介绍上海博物馆特展的视频我就有了月底去上海的初步计划。而在朋友圈里看到张国荣纪念展的广告后,我上海之行的心愿单里又增加了重要的一项。</p><p class="ql-block">五月三号,因为走进展览馆,成为长假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展览之一,也是了解和感受欧洲艺术的发展历程的捷径。</p><p class="ql-block">1996年暑假我曾去欧洲旅行。因为时间有限,在伦敦只去了大英博物馆,主要看了馆藏的中国文物以及埃及的木乃伊。好像只坐在闭馆后的英国国家美术馆门前的台阶上打了卡。在巴黎的卢浮宫,近距离欣赏过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的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一、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艺廊),是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正北方向。国家美术馆又称伦敦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当时仅有38幅画作,从这些由乔治四世说服政府购买林布兰、拉尔等人的38个作品,陆续拓展为以绘画收藏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二、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1]。由于空间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p> <p class="ql-block">五一当天看了这个展览,了却一桩心愿。</p> <p class="ql-block">上博官网说四月二十八日开始停止预售。昨天电话询问确认现场有票。虽然九点开馆,为确保买到票,我还是七点以前就匆匆出门了。</p> <p class="ql-block">地铁上</p> <p class="ql-block">去上海博物馆途中抢拍街景</p> <p class="ql-block">劳驾正在拍照的成都男子替我拍一张,他还热心地指导我换个姿势。</p> <p class="ql-block">我像没头苍蝇到处询问,总算找到了购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八点二十分买到票,总算没白跑。</p> <p class="ql-block">买到了一一六十岁以上半票</p> <p class="ql-block">静候进场。队伍中有带着行李箱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上班的队伍很威武</p> <p class="ql-block">“何以中国”?好名字一一令人想起钟汉良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p> <p class="ql-block">队伍移动到入口附近,成都男子主动为我再拍一张。</p><p class="ql-block">成都男子已买好晚上九点多去南京的慢车票。我建议他去中山陵总统府朝天宫等地。他询问南京的治安,担心出站后被强拉住店一一这个我真不知道。建议他在车站大厅等天亮。祝他旅途顺利。</p> <p class="ql-block">我想悄悄拍下成都男子,他却警惕地果断转过身去。他自称小学文化,九十年代顶替父亲进了公路管理局。目前月薪五千。公路养护由临时工干,他们只巡视。</p><p class="ql-block">他说喜欢上海,我说海派文化特色鲜明。他说上海比北京历史长……前面的男子转过身大声斥责说:你懂什么!北京八百年了!</p><p class="ql-block">“他只是小学文化。”我赶紧打圆场。四十岁的北京小伙子说自己与妻子经营公司,经常去各地看展览。他们不生孩子一一那对说“我们是最后一代”的年轻夫妇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实时朋友圈。上海第六天:买到特展门票了[呲牙]</p> <p class="ql-block">进馆后赶紧按照某视频推荐的去租语音导览耳机。二十元,解说三十幅画。走出展室才知道错过了三十块解释所有画作的。</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公众号:“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中。本次展览精选了52幅横跨400余年的大师杰作,构成“迷你版英国国家美术馆”,将一部“浓缩的欧洲美术史”呈现在大家面前。在亲睹原作、细品经典时,或许您已辨认出一些在画作中被仔细描绘的经典建筑。本期细读就让我们跟随艺术家一起,去欣赏那些数百年后依然迷人的,无论是圣迹发生的地方还是记忆中理想化场景的模样吧!</p> <p class="ql-block">有语音导引。介绍看不清,借住百度百科吧。只是记得导引特地提到孔雀,百度百科没提。</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书房中的圣哲罗姆1460-1465年米西诺创作的木版油画书房中的圣哲罗姆这幅画在1529年被首次记载,当时被认为可能是杨·凡艾克的作品,现在可以确定为米西诺所作,而且是他早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图中人物圣哲罗姆,这位早期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正在宽广舒适的书房内阅读着。整幅画使用惊人的精细笔法描绘,背景是哥特式建筑的表现手法,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空间增加了深度,好像可以一层一层打开,使观画者目不暇接。圣哲罗姆坐在拱梁下,周围放置许多书籍,有的阖上,有的打开;建筑上方有几扇窗户,窗外是无云蓝天;图的左方,长廊末端的窗外是一片宁静的景色,穿过树丛,可以看到湖面上的小船,远处还有圆形山丘。这幅画可能是米西诺年轻时在艺术上的力作。此画的创作展现他的绘画技巧,使他能够跻身当时风靡社会的艺术大师行列。</p> <p class="ql-block">凄美的故事令人心痛。一边听着介绍,一边为自己这方面知识的匮乏而汗颜。这也是自己到家补课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约1435-1516)</p><p class="ql-block">可能作于1480-1490年</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或含蛋彩</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贝利尼十分擅长绘制用于私人崇拜的小型圣母子像。为了体现这类绘画的亲密特质,他常常将圣母子安置于委托人所熟悉的乡村风光背景中。在这幅作品里,圣母子由一块绿色的“荣誉布”同身后的风景区隔开(这一构图常出现于贝利尼同题材画作中),并以前方的大理石矮墙,与观众相分离,从而突出了他们遥不可及的神性。然而,圣母子温柔的姿态又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平易近人。此外,在矮墙上一张有折痕的纸上,印有艺术家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此画常被称为“拿石榴的圣母”,不过红外反射技术显示画作中圣母子的手和手臂均在初稿之上有所改动,象征耶稣受难的石榴很有可能是艺术家根据委托人要求,在动笔之后添加的。这位委托人的富有程度从画作的颜料,可见一斑。贝利尼采用群青色自由地绘制圣母的披风,这种提取自青金石的颜料,极为昂贵。在当时,用于私人崇拜的圣母子像需求庞大,因此许多都由贝利尼助手完成。不过从这幅作品的大幅度改动和大面积的珍贵颜料来看,当由贝利尼本人亲自绘制。</p> <p class="ql-block">作者</p> <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约1445-1510)约1500年,木板蛋彩画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当时听语音导引,到家再补课:</p><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是该系列第二幅《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波提切利将场景设置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让我们将目光首先聚焦画面左侧的场景——圣泽诺比乌斯正在治疗两个年轻人,他们因为殴打自己的母亲而遭到诅咒,当两个小恶魔奇迹般地从他们嘴中冒出时,一旁的母亲惊恐地捂住了脸,画家以人物动作展现了这一戏剧性事件。</p><p class="ql-block">目光右移,画面中心场景位于一幢砖石宫殿前,门窗以灰色石材镶边——这是15世纪佛罗伦萨常见的建筑式样。在这里,一位悲痛万分的妇女将死去的儿子抱在膝上,圣泽诺比乌斯正为男孩祷告,使他死而复生。他们周围是焦急的旁观者,其中一位年轻男子(他也出现在左侧场景中)飞驰而来,蓝色的长袍在身后飘舞,显示了他的急速。</p><p class="ql-block">波提切利忠实地将这一场景置于佛罗伦萨的圣皮埃尔·马焦雷广场,根据主教传记这里是奇迹发生的地方。右侧纵深的拱廊很有可能隶属于圣彼得大教堂,今天我们在佛罗伦萨仍能看见它。据传由圣泽诺比乌斯主教建立的圣皮埃尔·马焦雷教堂在十五世纪依然存在,是彼时佛罗伦萨最为古老和受人尊敬的教堂。拱廊右侧转角的灰色石质门廊暗指教堂建筑。透过画面,我们仿佛能想象主教走出门、走下台阶来到广场上,遇见了悲痛的母亲。在最后一个场景中,一位盲人乞丐坐在教堂的台阶上,身旁是他的包袱和一只小狗,圣泽诺比乌斯将手指放在盲人眼睛上,使他奇迹般地复明。尽管根据传记,主教的确在教堂前遇见了这位盲人,但并未指出具体是哪座教堂。波提切利巧妙地将这一场景安置于圣皮埃尔·马焦雷教堂外,通过地理空间的一致性使三个圣迹统一于画面。</p> <p class="ql-block">公众号: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作品中,波提切利将场景设置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画面中心的场景位于一幢砖石宫殿前,门窗以灰色石材镶边——这是15世纪佛罗伦萨常见的建筑式样。在这里,失去孩子的母亲悲痛万分,圣泽诺比乌斯正为男孩祷告,使他死而复生。波提切利将这一场景置于佛罗伦萨的圣皮埃尔·马焦雷广场,根据传记这里就是奇迹发生的地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洗礼,圣皮埃尔·马焦雷广场被在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环绕,他们包括圣白托略大教堂、公证人大殿、阿库西奥宫殿、波德斯塔宫和银行宫殿。1200年博洛尼亚市政府大量收购房屋用来建造如今的广场并改造了一批建筑专门服务于公共职能,后来也成为了民众集会和市场的所在地(意大利语中马焦雷有着“主要、大”的意思)。虽然后来教堂几乎被完全拆除,但门廊的三个拱门还是被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p class="ql-block">作品当中右侧纵深的拱廊很有可能隶属于圣彼得大教堂,拱廊右侧转角的灰色石质门廊暗指着教堂建筑。今天我们在佛罗伦萨仍能看见它。</p> <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 <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拉斐尔与文艺复兴</p> <p class="ql-block">《女子肖像》</p><p class="ql-block">提香(约活跃于1506后-1576)</p><p class="ql-block">约1510–151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听语音导引,不看说明,实在是看不懂好在哪里。</p><p class="ql-block">17世纪时这幅肖像作品曾被命名为“La Schiavona”(音译“拉斯基亚沃纳”),意思是“达尔马提亚女人”。达尔马提亚(位于亚得里亚海的东沿岸,今属克罗地亚),在1420年至1797年间曾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殖民地。</p><p class="ql-block">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他曾随兄长一起在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约1435-1516)的工作室学画,并结识了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约1480–1556/57)、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78或1473/74-1510)等画家同窗。本次展览亦展出了提香的老师——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 《圣母子》。提香擅长多种题材,并且对色彩的运用尤为杰出,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提香在二十岁出头时画了这幅极具独创性的作品。在当时的威尼斯,女性肖像画并不常见,提香在这幅非同寻常的大型肖像画中描绘了一名不知名的女性。她呈真人大小,以四分之三视角直视着观众,即使从远处观看,也能感受到她强烈的存在感。画中女子与观众之间隔着一个大理石护栏,右侧延伸处有一个侧面肖像,应该是受到古罗马浮雕的影响。它可能表现的是女子本人,也有可能是为了纪念其家族的一位成员。</p><p class="ql-block">局部:画家签名</p><p class="ql-block">女子的油画肖像直观又生动,石头上的侧面肖像显得古朴遥远,两种不同的肖像风格显示出提香极高的艺术技巧。左侧大理石护墙上“刻”着画家的签名“T.V.”,即提香(意大利文:Tiziano Veccellio)的首字母。</p><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画中女子,她的服装和首饰并不华丽。她身穿一件红色与蓝色羊毛编织而成的连衣裙,领口处可见一簇簇丝绒,画家通过在淡群青色上叠加一层深红色釉来达到这种效果。而从女子肩上的透明披纱的处理,则可以一瞥提香艺术风格走向成熟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加瓦圣母)》</p><p class="ql-block">拉斐尔(1483–1520)</p><p class="ql-block">约1510–1511年,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有语音导引</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因曾纳入罗马的阿尔多布兰迪尼典藏(Aldobrandini Collection)和苏格兰的加瓦典藏(Garvagh Collection),而又被称为“阿尔多布兰迪尼圣母”、“加瓦圣母”。作品的别名与曾经的持有人有关。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他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合称“文艺复兴三杰”,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突出成就。他博采众家之长,并以超凡的才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以秀美典雅著称。拉斐尔对画面人物之间的情感心理连接的处理也尤其精妙。</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圣母上身扭转,双腿交叉而坐,姿势复杂。婴儿基督则坐在她的膝上,正低头看着他的表兄施洗者圣约翰,后者手拿一根芦苇十字架。耶稣正在传递一支康乃馨。在宗教画中康乃馨象征着神圣的爱以及基督未来的受难和复活。圣母则似乎陷入了沉思,她试图用蓝色斗篷拢抱基督,另一只手则轻抚摸着身穿皮毛的圣约翰。三位圣像之间的心理互动既复杂又感人。拉斐尔试图通过几何结构图来呈现出绝对和谐的视觉效果,使这些圣像与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的静谧感,同时启发观众在欣赏之中寻找到内心的共鸣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墨丘利与丘比特:温馨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三、戈赛特和北方文艺复兴</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的圣母子和四位天使》</p><p class="ql-block">昆廷·马西斯(1465/6-1530)</p><p class="ql-block">约1506-1509年,橡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昆廷·马西斯画笔下的圣母玛利亚端坐在一个黄金宝座上,两位天使手举精致的王冠在她的头顶盘旋,正准备为她加冕。婴儿基督坐在圣母的膝盖上,他在母亲打开的圣经中把玩着红色的书签,也许他在圣经中读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基督脖子上的红珊瑚珠意味着将来他会为拯救人类流下鲜血。圣母似乎陷入了沉思,想着她儿子未来的命运。</p><p class="ql-block">圣母子头上散发出的金色光芒表明了他们的神圣地位,这种光环的表现手法是在15世纪荷兰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两个音乐天使站在金色宝座的两侧,他们分别演奏鲁特琴和竖琴。金色宝座装饰着红色和绿色的珐琅或玻璃,这种式样类似于北欧哥特式大教堂的精致花饰内部。宝座前的地上放着一块融合了土耳其和波斯风格的地毯。乍一看,昆廷·马西斯似乎创造了一种空间和对称的错觉,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两者都被微妙地扭曲了。16世纪早期,马西斯以其生动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和精美的宗教画而闻名,他是欧洲文化中心安特卫普的主要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年轻公主(丹麦多萝西娅?)》</p><p class="ql-block">扬·戈塞特(活跃于1508年之后,卒于1532年)</p><p class="ql-block">约1530-1532年,橡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扬·戈塞特是北方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擅长宗教、神话题材的大型祭坛画,肖像画等。他一路跟随着勃艮第的菲利普¹(Philip of Burgundy,1464-1524),在1508至1509年他作为首批前往意大利和罗马学习的佛兰德斯地区艺术家,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用裸体人物描绘历史和神话的主题风格介绍到了北部地区,改变了佛兰德斯艺术的进程。</p><p class="ql-block">画面中的小女孩可能是丹麦被流放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女儿多萝西娅。她看起来大约十岁,穿着一件用数百颗珍珠缝制的昂贵连衣裙,款式可追溯到1530年左右。1530年代的意大利女性上身穿着低开领的礼服胸衣(bodices),常常佩戴华丽的头饰以及与服装搭配的手套。同时期的法国时尚则在奥地利的埃莉诺女大公(奥匈帝国皇室公主的称号)嫁给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1494-1547)后由她引领:方领的礼服胸衣中间有一个隆起的弧度,混合着金线锦缎的面料边缘镶嵌大量珍珠和宝石,两侧的衣袖比先前的服装风格更丰满和夸张。多萝西娅穿的正是此类服饰,而画作背面的法语铭文也可印证这一点。</p><p class="ql-block">多萝西娅笨重的袖子和帽子重叠在画中的画框上,平面绿色背景和她身材的三维立体造型之间的对比,仿佛她已经逃离了画的限制,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似的,戈塞特也玩起了空间游戏。她衣袖上的圆形图案现在已经有所褪色,最初是皇家的颜色——紫色。</p><p class="ql-block">多萝西娅手拿着一个由同心环组成的金色物体,这是浑天仪,是一种显示天体运动的科学仪器。浑天仪上下颠倒,女孩右手食指指向外环上赤道以北大约55度的位置。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位于北纬56度,她可能在暗指她父亲失落的王国。而上下颠倒则表示家族政权的颠覆。球体中间横穿着一根金属带子,上方刻着的字母似乎是一个字谜,也可能是艺术家的名字。这种视觉谜题或隐藏信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非常流行。</p><p class="ql-block">扬·戈塞特擅长呈现栩栩如生的人物,逼真的内饰和织物,描绘令人惊叹的细节,是北方文艺复兴时期最有造诣的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家戈赛特</p> <p class="ql-block">我的额头被头发遮住一半,怪怪的。呵呵</p> <p class="ql-block">《四元素:火》(有语音导引))</p><p class="ql-block">约阿希姆·布克莱尔(约1535-1575)</p><p class="ql-block">157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Gallery, London</p><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后期的北方绘画,在荷兰八十年战争氛围的影响下,出现了有别于宗教和肖像主题的绘画——风俗画。通常是对现世生活细节的描绘,也有对纷扰不安的社会做出批判性的绘画,多以诙谐讽刺的方式体现。欧洲风俗画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7至19世纪。</p><p class="ql-block">约阿希姆·布克莱尔出生于比利时北部的艺术世家。在1560年成为一名独立画家之前曾拜师于荷兰著名画家彼得·艾尔特森(Pieter Aertsen,1508-1575),随后专注于描绘市集和厨房等场景主题,可以说从技巧上超过了艾尔特森,成为16世纪中期著名的风俗画家。展厅中的这两幅大型画作是约阿希姆·布克莱尔四元素系列画中的两幅,该系列分别以食物为代表描绘了火、水、气和土四种元素,除本次展出的两幅作品外,该系列中的《四元素:气》和《四元素:土》也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在《四元素:火》中,艺术家描绘了一个储藏丰富的厨房。四名女仆正做着烹饪的准备工作,而一名年轻男子坐在火炉前的凳子上,从陶罐中大口喝着东西。这幅画似乎散发着火的温度,火堆边的女仆举起手挡住炙热耀眼的火星,尽管门窗都敞开着通风,前景中两位女仆脸颊依旧泛着红光。锅碗瓢盆随意扔在砖地上,每个可用的表面似乎都堆满了农产品。在画面左后方门后的房间里则描绘了《圣经》里的场景。</p><p class="ql-block">身穿蓝色长袍,头上有一圈圣光的是耶稣,在耶稣身边的是约旦河西小村庄伯大尼的玛利亚和玛莎姐妹,背对我们站着的是玛莎,她正在向耶稣抱怨玛利亚的懒惰。布克莱尔经常把他的签名藏在画中较为隐蔽的地方,这幅画中,在餐具柜的边缘可以看到画家的签名,而作画日期1570年则在门楣上。</p> <p class="ql-block">《四元素:水》</p><p class="ql-block">约阿希姆·布克莱尔(约1535-1575)</p><p class="ql-block">15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艺术家约阿希姆·布克莱尔善于描绘在市场和厨房场景中精心展示的食物。在《四元素:水》中,大量的海鲜制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各式各样的鱼类堆在篮子里,有些从摊主的手中翻滚到盘子边缘,还有一些贻贝散落在地板上。商人仿佛无视他们潜在的客户,而是直视看画的我们,向我们推销。尽管整幅画面看上去是一个现代市集的场景,然而街道上行走的人们穿着16世纪的衣服,两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穿过画面中间的拱门,可以看到远方有一艘船,渔民们正在拖着渔网,一个人涉水而过,走向岸边。这里描绘的是《圣经》中的一个场景:当基督死而复生时,他出现在他的使徒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在船的另一边撒网,就会收获到很多鱼。</p> <p class="ql-block">四、卡拉瓦乔和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p> <p class="ql-block">《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克劳德(1604/5?-1682)1641年,布面油画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的故事来源于13世纪的基督教圣人传记集《黄金传说》中,基督教公主圣乌苏拉在11000名贞女的陪同下,从英国前往罗马进行朝圣的历程。本单元中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最后一幅画作《圣乌苏拉殉难》(1610)也是相似的题材,但是风格完全有别于克劳德的风景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乌苏拉身穿黄色衣服,手举一面带有她标志的旗帜,正看着她的同伴踏上返航之旅。故事结尾,当她们在科隆停留时,贞女们被入侵的匈人斩首。画中的贞女们手拿弓箭,暗指乌苏拉在拒绝与匈奴领袖结婚后殉道的方式。克劳德试图在画中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古典化场景,使整幅作品沐浴在金色的光线和梦幻般的银色氛围中。《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是克劳德在英国国家美术馆馆藏中三幅虚构的海港画作之一。</p><p class="ql-block">公众号:克劳德《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p><p class="ql-block">克劳德出生于法国,他与法国画家普桑都对古典时期有着浓厚的兴趣,绘制了不少和罗马城市及周边地区有关的画作。这幅海港画景色大多基于艺术家的想象,但其中也有参考古罗马真实建筑的描绘,比如在画面左侧的坦比哀多礼拜堂。坦比哀多礼拜堂为纪念圣彼得殉教所建,它以古典围柱式神殿为本,有着圆形平面的集中布局。教堂上盖是半球形的穹顶,下层则采用多立克柱式。内外结合的圆形平面在文艺复兴时期十分具有创新性。隐匿于内部的祭坛,有着使徒彼得站立的位置且和内殿地面连成上升的直线,也许是象征着背负沉重使命的灵魂可以直升天堂。</p> <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了“无助”</p> <p class="ql-block">圣洁</p> <p class="ql-block">根据伊索寓言创作的画:墨丘利与不诚实的樵夫</p> <p class="ql-block">《费尔南多总主教肖像》(有语音导引))</p><p class="ql-block">迭戈·委拉斯贵兹(1599-1660)</p><p class="ql-block">1640-164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National Gallery, London</p><p class="ql-block">迭戈·委拉斯贵兹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一位画家,早期拜师于弗朗西斯科·帕切科(Francisco Pacheco,1564-1644)学习绘画技术,并在1621年娶了他的女儿胡安娜·帕切科(Juana Pacheco,1602-1660),委拉斯贵兹的绘画技术很快超越了他的老师。他没有在当时一尘不变的传统绘画中苦苦钻研,而是像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一样对现代创新者的绘画技术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其作品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1623年,通过他岳父帕切科的介绍,委拉斯贵兹利用他的肖像技巧为年轻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1605-1665)创作了一幅肖像画,菲利普四世对委拉斯贵兹的肖像画钟爱有加,并任命他为宫廷画师。他也为其他皇室成员和出席宫廷的各种政要绘制了大量肖像——其中两幅菲利普四世的肖像画(Philip IV of Spain,约1656年)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而他为菲利普四世夫妇和公主玛格丽特绘制的传世杰作《宫娥》,则收藏于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在我们面前这幅《费尔南多总主教肖像》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凝视着前方,身上黑色斗篷的厚重面料使他看起来身形比实际更为壮硕,与之相配的主教帽表明了他在教会中的地位,他就是费尔南多·德·瓦尔德斯主教(Archbishop Fernando de Valdés,1575-1639)。</p><p class="ql-block">1633年费尔南多被任命为格拉纳达的大主教和卡斯提尔的议会主席,随后他成为西班牙菲利浦四世宫廷的杰出人物。画面中主教崇高的神态传达了他作为教会和政府成员的权力,他身后镶着金边的红色窗帘以及椅子都显出一种庄严和奢华。费尔南多总主教在马德里的七年里,向迭戈·委拉斯贵兹委托了一幅全身坐像(现已遗失);这幅画的副本保存在马德里的托雷诺伯爵收藏中。我们在展厅里看到的半身肖像,很可能是从一幅更大的全身画像上裁剪下来的,在马德里的东方宫发现了可能与其相配的另一部分,那部分描绘了总主教的手,手上拿一张“委拉斯贵兹”署名的信件,几乎可以肯定它曾经是同一幅画的一部分。费尔南多总主教死于1639年,这可能是他死后委拉斯贵兹为他所作的肖像画,其自由的笔触与1640年代的作品风格类似。</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展厅里看到的半身肖像,很可能是从一幅更大的全身画像上裁剪下来的,在马德里的东方宫发现了可能与其相配的另一部分,那部分描绘了总主教的手,手上拿一张“委拉斯贵兹”署名的信件,几乎可以肯定它曾经是同一幅画的一部分。费尔南多总主教死于1639年,这可能是他死后委拉斯贵兹为他所作的肖像画,其自由的笔触与1640年的作品风格类似。</p> <p class="ql-block">《被蜥蜴咬伤的男孩》</p><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1571-1610)</p><p class="ql-block">约1594-159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家们从现实世界中寻求艺术灵感,代表画家卡拉瓦乔引入了一种激进的新风格,呈现强有力的自然主义人物形象,他擅长运用戏剧化的光线,使人物具有强烈的身体存在感。这种崭新的“卡拉瓦乔式”风格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dei Francesi, Rome, Italy</p><p class="ql-block">本次展出作品《被蜥蜴咬伤的男孩》的画面中,一个柔弱的卷发少年,刚被蜥蜴咬了一口,神情痛苦,在惊讶中向后退缩。蜥蜴原本藏匿在桌上摆放的水果中,当它被拉出时,它紧紧的咬住男孩的手指。</p><p class="ql-block">在少年的身前是一幅华丽的静物画,樱桃和李子散落在桌面上,玻璃花瓶里插着一朵玫瑰和一支茉莉花。这幅画介于风俗画和静物画之间,可能隐喻短暂感官享受背后所带来的意外痛苦。男孩耳朵后面和玻璃花瓶里的玫瑰花也代表了转瞬即逝:随着花瓣的落下,它们的美丽也会消失。卡拉瓦乔生动刻画了年轻人的面部表情,同时也对画面中的静物进行细致的勾勒,例如玻璃花瓶弯曲的表面上折射出一个房间的倒影。卡拉瓦乔捕捉了一个动态瞬间,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其艺术的特点,将故事中的某个时刻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并将其牢牢地扎根于现实。</p><p class="ql-block">dei Francesi, Rome, Italy</p><p class="ql-block">本次展出作品《被蜥蜴咬伤的男孩》的画面中,一个柔弱的卷发少年,刚被蜥蜴咬了一口,神情痛苦,在惊讶中向后退缩。蜥蜴原本藏匿在桌上摆放的水果中,当它被拉出时,它紧紧的咬住男孩的手指。</p><p class="ql-block">在少年的身前是一幅华丽的静物画,樱桃和李子散落在桌面上,玻璃花瓶里插着一朵玫瑰和一支茉莉花。这幅画介于风俗画和静物画之间,可能隐喻短暂感官享受背后所带来的意外痛苦。男孩耳朵后面和玻璃花瓶里的玫瑰花也代表了转瞬即逝:随着花瓣的落下,它们的美丽也会消失。卡拉瓦乔生动刻画了年轻人的面部表情,同时也对画面中的静物进行细致的勾勒,例如玻璃花瓶弯曲的表面上折射出一个房间的倒影。卡拉瓦乔捕捉了一个动态瞬间,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其艺术的特点,将故事中的某个时刻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并将其牢牢地扎根于现实。</p><p class="ql-block">纵观卡拉瓦乔1592年至1600年间的作品,出现了许多相似的脸孔。画中这位皮肤白皙,年轻秀气的卷发少年,是卡拉瓦乔早期作品里的模特马里奥·明尼蒂。他现身于《占卜者》《酒神巴库斯》《鲁特琴演奏者》等诸多传世名作中。然而1600年之后,却再也不见他的身影,由此人们对卡拉瓦乔钟爱的模特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五、伦勃朗和十七世纪欧洲北方绘画</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的音乐会》</p><p class="ql-block">彼得·德·霍赫(1629–1684年后)</p><p class="ql-block">167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在荷兰历史上,大约十七世纪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当时荷兰的贸易、科学和艺术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荷兰黄金时代的诞生,主要起源自荷兰各联省脱离西班牙统治,为获得完全独立的一连串民主运动。这个过程刺激了当地的贸易发展,为荷兰带来蓬勃的经济增长,而且从十六世纪末一直延续至十七世纪。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规模巨大,阿姆斯特丹也取代了安特卫普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港口。这一时期,由商人、船商、银行家和制造商组成的新教上层阶级开始委托艺术家创作世俗主题的绘画来装饰他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彼得•德•霍赫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风俗画画家,以描绘带有纵深门廊的静谧室内场景而闻名。他与另一位大众耳熟能详的画家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曾同在代尔夫特的圣路加工会(Delft Guild of St. Luke, 由艺术家构成的行会工会性质组织),并且他们的作品在主题和风格上非常相似。在代尔夫特时期,他擅长描绘中产阶级的生活场景,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大约在1660年之前,画家搬至阿姆斯特丹后,转而记录城市充满时尚气息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引导观众从越过椅背的视角观察:一小群人在阴凉的庭院里,喝酒交谈、欣赏音乐。他们围坐在一张铺有昂贵土耳其织物的桌子旁,桌子中央摆放着一只具有异国情调的金黄橙子,这些元素都表明画中人物生活富裕。一位衣着优雅的女士一边搅拌着手中的饮料,一边与邻座男性同伴交谈。男子正在拿起食物,同时指向一旁正在演奏小提琴的女子。一旁的门洞里则站着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男子,正眺望着对岸阳光明媚的运河边街道。观众的视线也随之移到河对岸,一名妇女驻足在房子门前,另一名妇女则在窗前向外眺望,男子则刚刚走到街上,对着眼前的民兵摘下了帽子。</p> <p class="ql-block">碎鸡蛋的隐喻有趣</p> <p class="ql-block">《约翰·斯图亚特勋爵与其兄弟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p><p class="ql-block">安东尼·凡·代克(1599-1641)</p><p class="ql-block">约163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真人大小的双人肖像画描绘了两位衣着光鲜的年轻贵族,他们是英国伦诺克斯公爵三世的两个小儿子:约翰·斯图亚特勋爵(Lord John Stuart, 1621-1644)和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Lord Bernard Stuart, 1622-1645)。作为斯图亚特族人、查理一世的远亲,他们双双在英国内战(English Civil War, 1642-1651)中为保皇而牺牲。这幅作品记永远记录下了两人的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p><p class="ql-block">随着17世纪新兴富裕的市民阶层开始偏好完美的英雄形象,佛兰德艺术家安东尼•凡•代克迎合潮流趋势,成为17世纪北欧最有影响力的肖像画家之一。他曾担任佛兰德艺术家及外交官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的助手,也受到提香(Titian,约活跃于1506后-1576)运用色彩和造型方法的影响。凡·代克尤其擅长描绘丝绸和缎子,他凭借精湛的技巧描绘奢华服饰上闪闪发光的纹理而深受贵族客户的追捧。他也是查理一世时期英格兰的首席宫廷画家,他在当时和委拉斯贵兹(Diego Velázquez,1599-1660)是仅有的两位主要为宫廷画像的画家,因为当时仍认为肖像画地位低于历史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照</p> <p class="ql-block">《63岁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伦勃朗·凡·莱茵(1606–1669)</p><p class="ql-block">16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著名画家、版画家。他深受意大利画家影响,借鉴了提香(Titian, 约活跃于1506后-1576)对颜料运用的技巧以及卡拉瓦乔式的戏剧性灯光。在其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大约八十幅自画像,包括素描、蚀刻版画和油画,远超于同时代的任何其他画家。这幅作品是他1669年去世前几个月所画的三幅自画像之一。</p><p class="ql-block">伦勃朗的自画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他常常在一些早期的自画像中练习描绘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光影效果,而其他一些作品,则是被艺术家用作职业推广宣传。还有一些自画像则是为那些偏好收集艺术家肖像的赞助人所作。</p><p class="ql-block">在这幅临终前的自画像中,伦勃朗将关注点聚焦于自己衰老面部的色泽和纹理,用浓厚而又密集的颜料叠加,来呈现他斑驳的皮肤、凹陷的眉毛和嘴唇周围稀疏的毛发。他调和各种半透明颜料来表现脸部丰富的色彩,营造出了一种人物溶于光线的氛围。相较于脸部的精细刻画,艺术家对衣着和背景的描绘则是简单而又快速,试图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光线强烈,表情微妙的脸部。</p><p class="ql-block">自画像中伦勃朗穿着有毛皮衬里和高领的紧身上衣(doublet),这与艺术史中的“大师们”经常使用的服装类似,尤其是在1400年代。</p> <p class="ql-block">致敬身世凄惨却泰然处之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六、卡纳莱托和十八世纪欧洲绘画</p> <p class="ql-block">公众号:万神殿</p><p class="ql-block">克劳德-约瑟夫·韦尔内《有渔民的河流》</p><p class="ql-block">出生于阿维尼翁的韦尔内延续了克劳德和普桑的传统,成为了18世纪后期法国最有成就的风景画家之一,以描绘宁静的意大利风光而闻名。在作品的远后方,隐约可见一群人站在船旁,空地上是一栋酷似罗马万神殿的古典建筑,同样的建筑也出现在他绘制的其他作品中。韦尔内经常描绘想象中的场景,也许它们并不代表一个真正可识别的地点,而是艺术家唤起对意大利乡村的理想化想象。</p><p class="ql-block">万神殿由阿格里帕在公元前25年至27年间建造,是供奉奥林匹斯诸神的地方,也是一座经历几个世纪洗礼后依然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建筑。万神殿独特的穹顶设计,上有直径接近9米的被称为“穹顶之眼”的洞口,每当阳光从此照入,且随着太阳的运动发生改变,整个空间都变得庄严肃穆。融合了天文学、力学、几何学等多种学科技术的万神殿,是又一处艺术的奇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也曾希望自己可在此安息。</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位夫人</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卡纳莱托(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1697-1768)1730年代,布面油画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18世纪是“壮游”(Grand Tour)的时代——英国上层年轻人以游历整个欧洲的方式,作为完成教育和学业的最后一课。他们途径法国,南下前往意大利和西班牙,他们停驻于那些充满了古希腊古罗马遗迹的文艺复兴名都,亲眼见证伟大的艺术和文明。在这壮游的浪潮中,亦催生了新的艺术样式,其中就包括卡纳莱托那亦真亦幻的风景画。</p><p class="ql-block">卡纳莱托出生于威尼斯,原名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他以精确描绘城市景观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总能唤起人们对画中地点的回忆。在创作前,卡纳莱托要做一系列细致的准备工作,他常常使用暗箱(一种针孔相机,用来投影图像)记录现场视图,而后回到工作室再继续创作。不过,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暗箱呈现的精确地貌,而总是在作品中加入更多构图巧思。英国收藏家尤其欣赏卡纳莱托笔下的威尼斯风光,常常将他的画作带回家,作为欧洲壮游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我们面前的《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就是这样一件作品。圣伯多禄小岛横跨威尼斯东部,在卡纳莱托的时代,这里是一片安静的工人阶级社区。与早期威尼斯风景画家关注庆典场景不同,卡纳莱托偏好记录普通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擅长发现平淡中的美。画面前景中,渔民拖着渔网,一艘满载干草和木材的船只正在码头卸货,另有几艘商船停泊在泻湖之外,远方的天空映着朦胧的山脉。画面中心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圣伯多禄圣殿,1807年之前它一直是威尼斯的大教堂。1558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师安德烈·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首度受命于威尼斯城,为圣伯多禄圣殿的外立面和内部进行改造。然而,委托改造的总主教却在项目实施前去世。直到1594年至1596年,由另一位建筑师依据帕拉迪奥范式继续推进——立面遵循三等分原则,中间部分的三角楣被抬起,并坐落于四根半柱之上,基督教圣殿由此在外观上宛如古希腊神庙一般。</p><p class="ql-block">公众号:卡纳莱托《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p><p class="ql-block">圣伯多禄小岛横跨威尼斯东部,在卡纳莱托的时代,这里是一片安静的工人阶级社区。画面中心沐浴在阳光下的圣伯多禄圣殿,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的大教堂,是威尼斯的宗教和行政中心。1594年至1596年,建筑师依据帕拉迪奥范式建筑进行改造,中间部分的三角楣被抬起,坐落于四根半柱之上,基督教圣殿由此在外观上宛如古希腊神庙一般。教堂里的圣彼得的宝座,根据传说曾被使徒用来藏放圣杯。建筑师用曾用白色伊斯特拉石重建了教堂的钟楼。教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燃烧弹炸毁,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 <p class="ql-block">比对照片</p> <p class="ql-block">朗吉:正在接待骑士的女子一一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上方局部</p> <p class="ql-block">七、梵高和印象派绘画</p> <p class="ql-block">《窗前果盆和啤酒杯》</p><p class="ql-block">保罗·高更(1848-1903)</p><p class="ql-block">可能作于189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来到了19世纪末。在这个新的世纪之交,艺术的故事发生了转向——它从一种旨在模仿自然的艺术逐渐转化为一种确认自身“技巧”特征的艺术。艺术史的这个新篇章,首先聚焦于在巴黎发端的印象派¹,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且更为激进的后印象派²紧随其后,艺术家的名字包括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p><p class="ql-block">尽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因为过于强调绘画的感知主观性,而被当时主流艺术界批评为是离经叛道之作,但作为这些先锋艺术家的领军人物,塞尚却坚定地说过他希望“把印象派演变为一种坚实、恒久的东西,像美术馆里的艺术一样”。本单元呈现的《画室中的火炉》,显示了塞尚将自然的观察与永恒的古典主义构图结合起来的早期尝试。</p><p class="ql-block">1871年,23岁的高更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同时也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并在1880年至1886年间的印象派展览中展出。1883年,他辞去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两年后移居巴黎。1888年他曾在阿尔勒与梵高短暂共事,但生活日益窘迫。1891年,他搬迁至塔希提岛,在那儿深受塔希提文化中的原始艺术力量和简洁风格启发,创作了许多著名画作。高更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后印象派艺术家之一,影响了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等许多现代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p><p class="ql-block">爱德华·马奈(1832-1883)</p><p class="ql-block">约1878–188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与历史上任何时期一样,艺术故事的转向往往离不开新技术的出现。19世纪末,现代摄影技术诞生不久,巴黎的先锋艺术家们纷纷借鉴相机拍摄的“快照”进行构图;同时,化工生产的管状颜料的问世,也帮助他们得以直接面对主题,并记录下周围环境产生的即时感受。</p><p class="ql-block">这张画面最耐人寻味的是,假使我们跟随任何一位画中人的目光,便会发现他们的眼神并不相遇,每个人似乎都在忙自己的,特别是女服务员仿佛正被画外人召唤,而我们这些观看者则扮演着过路人的角色。马奈捕捉了现代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一瞥,其潦草、随意的笔触加强了这种瞬间感。他渴望在绘画中揭示日常的现代生活之美,或者换言之,揭示其好友、诗人波德莱尔所宣称的现代生活的英雄主义和史诗性。</p> <p class="ql-block">马奈</p> <p class="ql-block">《长草地与蝴蝶》</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1853-1890)</p><p class="ql-block">189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长草地与蝴蝶》</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1853-1890)</p><p class="ql-block">189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Vincent van Gogh, Long Grass with Butterflies, 1890, Oil on canvas ©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p><p class="ql-block">如今,梵高是最受欢迎的后印象派¹画家之一。然而纵观其一生,他几乎没有卖出过一幅作品,他的生活贫困潦倒,尽管人生遭遇挫折,但他从未动摇艺术创作的信念,仍孜孜不倦地作画。</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Vincent van Gogh, Self 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1889 © Courtauld Gallery,London</p><p class="ql-block">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梵高因病入住法国南部圣雷米附近的圣保罗·德·莫索莱精神病院。院方允许他在一些特定场所作画,其中就有一片被梵高称为“废弃花园”的地方,他形容那里“草长得又高又乱,夹杂着各种杂草”。在院期间,梵高创作的诸多素描和油画作品都描绘了这一小片人迹罕至的花园。</p><p class="ql-block">在这幅作品中,梵高细致地描绘了一片草地和杂草,几只洁白的蝴蝶正在草地上盘旋,画面上方是一条通向远方的小径,给人以无限遐想。梵高将浓墨重彩的笔触在不同方向上彼此叠加,呈现出一片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动态,他调和了绿色、黄色、赭色和白色,又点缀蓝色、丁香色以及紫色来描绘草地丰富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八、透纳和英国绘画</p> <p class="ql-block">《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来自希腊诗人穆塞俄斯)》</p><p class="ql-block">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p><p class="ql-block">1837年前,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海洛(Hero)和利安德(Leander)的神话故事最早由公元前四至五世纪的希腊诗人穆塞俄斯(Musaeus)讲述。海洛是阿芙罗狄特(Aphrodite,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爱情和美丽的女神)的女祭司,住在分隔欧洲和亚洲的海勒斯邦海峡( Hellespont strait,即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 Dardanelles Strait)上的一座塔里。她爱上了住在亚洲的利安德。每天晚上海洛都会点亮一盏灯,引导利安德游过水面来到她身边。一天晚上,灯不小心被吹灭了,利安德也因此淹死在大海中。海洛悲痛欲绝,从塔上一跃而亡。这一故事题材在十六至十七世纪被许多艺术家创作过,著名的如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透纳非常欣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勋爵(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对故事的复述,1837年这幅作品在皇家学院展出时,他还将拜伦的七行诗一起展示。</p><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中,透纳打破了历史画的惯例,并没有将主要人物放在画面中心,而是将海洛和利安德描绘在水边的阴影中。在他们上方的露台上,一个长着翅膀的丘比特奋力举着一盏灯和一支火炬,弓箭和箭袋也被他丢在了地上。婚礼之神海曼则站在他的旁边。宽阔的阶梯,地面的马赛克,透纳运用了多种古典建筑元素,营造出了一个想象的地点。而画面的中心焦点则是一旁汹涌的大海撞击着岩石,还有幽灵般的海仙女溶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多云的月夜,这也预示着即将发生在这对情人间的悲剧……</p><p class="ql-block">这是透纳最雄心勃勃的晚期神话画作之一,他从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的(Claude Lorrain,1604-1682,在本展览第四单元中出现)古典主义平衡构图、充满情感的色彩运用和氛围渲染中获取了灵感,并创造了自己对神话的诠释。</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透纳仍然是欧洲最受尊崇的艺术家之一,他也为英国绘画在欧洲挣得了一席之地。今天普遍认为是由于透纳,风景画才被提升到了与历史画相媲美的地位。他对后期印象派的发展亦有着重大的影响——比如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就曾认真地学习过透纳的技法。1984年开始,英国泰特美术馆用透纳的名字来命名一年一度的现代艺术大奖(Turner Prize),迄今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艺术奖项之一。这大概可以视作是对透纳现代性的赞美和追认。</p> <p class="ql-block">《查尔斯•威廉•兰姆顿肖像(红衣男孩)》</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劳伦斯爵士(1769–1830)</p><p class="ql-block">182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自第一任馆长伊斯特莱克(Sir Charles Lock Eastlake ,1793–1865)起,就相当重视英国本土艺术画作。18世纪时,英国开始恢复曾在中世纪欧洲艺术占有一席之地的领先地位。这一时期的英国艺术以肖像画和风景画最为突出。在19世纪初期,英国国家美术馆等一批公共博物馆机构相继成立,允许皇家艺术学院学生参观,甚至对公众开放,使所有人都能欣赏和学习艺术。在伊斯特莱克任期内,许多英国人和英国艺术家慷慨捐赠,例如本单元即将出现的著名风景画家透纳(J.M.Turner,1775-1851)就将整个工作室留给了国家。国家美术馆本身只保留了英国艺术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霍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的早期作品到透纳的晚期作品,时间跨度约为150年。在本单元中,观众将一睹这时期英国肖像画和风景画的风采。</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是由画中六七岁的男孩查尔斯•威廉•兰姆顿(Charles William Lambton, 1818-1831)的父亲达勒姆公爵一世约翰·乔治·兰姆顿(John Lambton, 1st Earl of Durham, 1792-1840,辉格党政治家,达勒姆郡国会议员)委托制作的。这幅画更广为流传的名字是“红衣男孩”,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曾流行以画面的主要颜色来命名儿童肖像画。英国国家美术馆于2021年以930万英镑的价格购入此画并纳入馆藏。</p><p class="ql-block">《红衣男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儿童独特的表情和姿态,是画家公认的杰作之一,并且长期以来深受喜爱。它是第一幅登上英国邮票的绘画作品,其邮票于1967年发行。画面中,男孩坐在一块可以俯瞰月光下大海的岩石上,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沉浸在大自然的奇观中。他白皙的皮肤、红润的脸颊、柔软的红色天鹅绒套装和松散的蕾丝衬衫让他在这个夜晚的崎岖景观中格外惹人怜爱。这幅肖像反映了当时社会热议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到的一个观点:童年是一个独特而具有价值的人生阶段。作品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崇高力量的浪漫主义迷恋。小查尔斯·兰姆顿身旁的花朵象征着他的青春,可惜的是他不幸于1831年死于肺结核,年仅13岁。</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镀金画框是这幅画作的原配,由画家本人从画框制造商乔治•莫兰特(George Morant,?-1830)那里挑选而出。这种类型的画框也被称作“莫兰特框”(Morant Frame)或“劳伦斯框”(Lawrence Frame)。</p> <p class="ql-block">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纯洁无瑕</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再次向伦勃朗致敬</p><p class="ql-block">看下图想起俄罗斯女郎</p> <p class="ql-block">《多娜·伊莎贝尔·德·波赛尔》</p><p class="ql-block">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p><p class="ql-block">1805年前,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西班牙艺术直到19世纪初才真正被英国人发现。本次展出的《多娜·伊莎贝尔·德·波赛尔》肖像画是西班牙艺术大师戈雅最早入藏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本次展出的这件作品一直被认为是戈雅最上乘的肖像画之一。1980年,美术馆对其进行清理和重新装裱时,原画背面的铭文显示画中人物为多娜·伊莎贝尔·德·波赛尔(Doña Isabel de Porcel,1780-1842),她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国务大臣唐·安东尼奥·德·波塞尔(Don Antonio de Porcel,不详)的妻子。戈雅曾于1805年在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展出过这幅肖像画。画面中多娜·伊莎贝尔摆出自信的姿势,一只手置于胯上,头转向画框外。她打扮得像个女仆,这一度是典型的西班牙下层阶级的女性装扮,但这种传统服饰却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西班牙皇室和贵族中流行起来。她身披一条精心编织的黑色蕾丝披肩和头饰,这种独特的饰品被称为“曼蒂拉”(Mantilla)。一把由黑色丝带制成的花环梳子将曼蒂拉自面前掀起,固定在头部。</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画体现了戈雅极高的艺术造诣,随意的笔法潇洒大气,将他的作品和同时代其他画家区分开来。戈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披肩上黑色蕾丝的繁复细节和透明质感,彰显大师风范。这一绘画风格源自艺术家早期从事的挂毯设计工作,因为那项工作需要大胆的笔触和疾速地绘图。与此同时,戈雅的画法也让人联想到他的西班牙前辈委拉斯贵兹(Diego Velázquez,1599-1669)松散又自由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作者</p> <p class="ql-block">告别特展留影</p><p class="ql-block">今日之二:参观特展,流连忘返一一好像艺术细胞复活了[呲牙]最喜欢的是劳伦斯的红衣男孩[强]令人伤感的是他竟然13岁死于肺结核[流泪]阿波罗与达芙妮(2)和透纳的“…离别”(7)也是令人伤心的故事[流泪]图六、莫奈的鸢尾花[强]图五、梵高“长草地与蝴蝶”一一原来只知道向日葵和耳朵图九、朗吉:正在接待骑士的女子[呲牙]有趣</p> <p class="ql-block">画册优惠价200,有人买。</p> <p class="ql-block">出来后才看见要价30元的智慧导览。我买的是20元讲30幅。宁可多花十块钱的。</p> <p class="ql-block">上四楼加餐</p> <p class="ql-block">凭票入馆,看未能展出的画</p> <p class="ql-block">动画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乱跑吵闹的小孩很讨厌,但这张加了孩子的照片好像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个三角空间可以照出无数个人</p> <p class="ql-block">自拍</p> <p class="ql-block">结束后开始挨个进不同的展馆。神人最神</p> <p class="ql-block">到二楼才发现手里拿的是自拍杆而不是“细软”。果断返回四楼,果然找到了一一只因刚刚太“沉浸”。</p> <p class="ql-block">顺便劳驾别人拍了几张。“沉思”的面色发暗,想通了脸都亮了。</p> <p class="ql-block">“两途轩”好。康有为字与联双好。</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前自拍</p> <p class="ql-block">馆前的音乐喷泉很美</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新世界看着不错。</p> <p class="ql-block">别了,上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坐地铁前往武康路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lyx2u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纪念哥哥 走秀河畔一一忙碌的“五一”流水账</a></p><p class="ql-block">今日之三:沉浸式光影体验差点儿让我丢了细软(5)[呲牙]凭票进去体验后在出口附近拍了第六图。然后甩手下楼[呲牙]约半个小时后才惊觉手里拿的是展室内禁用的自拍杆。还好判定无误。于是不但拿到包,还索性多拍了三张(7-9)[呲牙]为什么“沉思”脸暗、开心脸亮呢?[委屈]</p> <p class="ql-block">走出上海博物馆后,我接着去了武康路历史文化街区。在那里流连忘返,也是收获满满。这将在另篇“上海七日流水账”记录。</p><p class="ql-block">实时朋友圈:今日之四:打卡武康路武康大楼,听历史的回声。图六、上海爷叔老有腔调一一两个人在为他擦车[呲牙]图八、仿佛南京西康路[呲牙]</p> <p class="ql-block">实时朋友圈。今日之五:告别瑶瑶一一住宾馆去了[呲牙]今天徒步一万七[拳头]明天上午打卡北外滩来福士,下午四点高铁返宁[呲牙]</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rszayv" target="_blank">宝山寺烧香拜佛,吉林店狂吃猛喝一一上海第五天流水账</a></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ki6ppw" target="_blank">文曲星在佛塔最高处一一七宝古镇半日(4.30)流水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