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行随笔

老聃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日,为圆岳母成都探亲的愿望,我们一行五人于4月29日晨开启了自驾游的行程,一路上游山水、览古迹、观遗址,品美食,既饱览了胜景,欣赏了风光,满足了味蕾,也洗涤了灵魂,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值得赘述。</p> <p class="ql-block">  ~~~吃~住~行~~~</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吃”: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饮食习惯真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我们早餐的胡辣汤,豆腐脑,在秦岭以南根本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是德阳的米粉,汉中的热面皮,花生稀饭,菜豆腐等等,让你想象不到,还真是美味佳肴。另外,成都的火锅,广汉的锅包肉,绵阳老灶房的猪脚,特别是汉中三味渔府的黄吱吱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住”:这次旅程在外共有四个晚上,我们都住的是家庭宾馆(民宿),这是一种新兴的运营模式,就是市民将有闲置的房子进行装潢,配备了全面的住宿设备,像宾馆一样对外营业,这次跟着孩子们,美美的感受了一下它独有的魅力。我们在德阳住了三晚上,在汉中住了一晚上,均为民宿,都是三室一厅,房间干净整洁,宾馆该有的洗漱用品、浴巾、拖鞋、空调、电视等应有尽有,这不住不知道,一住忘不了。它一是宽敞温馨,除卧室外,有客厅,有一家人聚会的场所,有厨房,可以烧水,熬粥做饭,让人有到家的温馨和温暖。二是经济实惠,相对于旅游旺季各地纷纷告急,攀比抬价的市场,民宿则有商有量的,价格合理,明显便宜,真划算。三是简洁方便,一家人不用担心衣物的交错混放,不用考虑情况变动或有新想法后的及时沟通,也不操心车位呀房卡等,真好。有天晚上我们还在宿舍内追了个剧,真拿自已不当外人,你说美不美。</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行”,这可是个重点,我来好好唠叨唠叨:去时,从三门峡早7点准时出发,到德阳我们共停歇了四个服务区,分别是渭南西、秦岭、汉中和南江县的元潭服务区。第一段到渭南西183公里,用时2小时20分,第二段到秦岭146公里用时4个半小时。第三段到汉中200公里用时2个半小时,第四段到元潭185公里用时3个半小时,第五段到德阳360公里用时4个小时。30日凌晨20分才到达,共行程1070公里,明人一看就知道在那里堵车了,没办法,只能熬。</p><p class="ql-block"> 午餐在秦岭服务区吃方便面,时间大约是14时20分,服务区车满为患,找个车位都难,人多的更是离谱,上个男厕所都要排队。第一次感受到了疫情后人出行的疯狂,我们挤在夾缝中才给方便面冲上水,狼狈相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晚餐紧赶慢赶,到了元潭服务区才停下车。约晚上20时20分,吃的是烂杆牛肉面和10元1笼5个的蒸饺子,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填饱肚子赶路要紧。</p> <p class="ql-block">  5月2日开始返程,6点半起床就出发,约9点多在剑门关服务区吃早餐,没有合口味的,又冲了几包方便面填补。5月3日早在汉中早饭后开拔,一路畅通无阻,中途在奥莱闲逛了好长一阵,还吃了午饭,晚上6点回到了温暖的家乡,还在舒心大包吃了个总结饭,整个过程都比轻松。</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有四个情况印象深刻,一是西安到秦岭段的严重拥堵,一百多公里的路,生生跑了4个多小时,真是磨洋工。二是秦岭后车还是拥堵,孩子们选择在简水湾出口下高速,在佛坪又上高速,绕过了拥堵路段,车行在省道上,围绕着高速,在秦岭的峡谷中穿梭,都能看到高速堵的状况,哎!这秦岭是真叠峦,风景是真秀美,我的这个心也是真五味,这个险现在看来冒的值,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不过当时我还真有点担心,没有这样干过。三是最后一段路真是耐实,车速一直在120以上,但干跑就是不下样,使人难免心情焦躁。一脚油门一下跑了三个多小时,真怕怕人,亏了是娃开车,没点精气神还真不行。四是汉中之后应该走广元,但根据路况播报,孩子们选择了巴中方向绕行,时间可能节省了,但硬是多走了近百公里,这也算是一个小插曲。</p> <p class="ql-block">  ~~~游~览~听~~~</p><p class="ql-block"> 这次成都行我们主要游览了广汉的三星堆、成都的宽窄巷、北川的地震遗址,绵阳的越王楼和汉中的博物馆五个景区。受到视觉冲击,引起心灵震憾的主要有三星堆和北川遗址,感观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是我去过的最震撼的博物馆,它的文明程度早于夏商,并与世界上任何文明都找不到传承关系,所发现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的造诣已高到天花板上了,连基本的文字或符号都没有,这是对我们一直认为的绝对领先的华夏文明的否定,直接颠覆我的认知,现场的讲解都是猜想和推断,更吓人的是细思极恐的外来文明猜想,有太多的谜团等待破解,进一步的挖掘将要对世界文明重新评价,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起08的那场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汶川,其实汶川只是震中,实际上处在地震带上的北川县城,受伤才最惨重,震后汶川采取的是原址重建,而北川只能异地再建,把老县城才更好地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进入地震遗址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放眼望去,杂草丛生,满目疮痍。那些垮掉的房屋,断裂的楼梯,悬空的残渣,倾斜的建筑以及砸碎的公共设施都让人内心震撼,虽然在电视上也看过,但现实感还是让人毛骨悚然,真能感受到这里的人当时经历了什么,也能感受到那种无助的恐慌,街道上展示的原貌图片及各单位故去的工作人员照片墙,瞬间会让人肃穆,路旁的标语“轻些再轻些,让离开的人安息”,“低声语,缓步行,留逝者一个安宁”,“亲人们安息了,我们还忍心惊忧他们吗?”等,不禁使人潸然泪下。我注意到周围每一个参观者都是脚步轻迈,神情凝重,没有人嘻笑,没有人喧哗。无意间孩子们发现在一个残垣上几枝三角梅竟然竞相绽放。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一种倔犟和顽强,真是春风吹又生啊!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在随后参观地震博物馆时,我看到给我们讲解的导游声情并茂的样子,问她是不是当地人,她的回答又一次让我泪目,“我不是,曾经有当地同事,但后来都辞职或调离了,她们都无法每天面对这一片废墟和废墟下曾经的…”。</p><p class="ql-block"> 参观后我不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地感到了幸福,哎呀!活着真好,要热爱生活,要对生命充满敬威,人不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知足,感恩和珍惜。</p> <p class="ql-block">  汉中博物馆我是很期待的,因为它是汉人、汉语、汉服、汉族等的源头,但很失望,连个导游都没有,规模小设施差,明显不重视,但无意中发现了《石门颂》碑刻,实属意外收获。</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是我们在成都唯一游到的景点,人山人海的,说擦肩、接踵都不尽意,就差壘起来了。整个过程我们就感受了个热闹,参与了个拥挤,观看了个寂寞。据报道当天游客又创历史新高,突破了十万人,这也算是我们对成都的一个小小的贡献吧,凑了个数呗!</p> <p class="ql-block">  ~~~会~访~聚~~~</p><p class="ql-block"> 探望多年未见的亲人是这次成都之行的主题,我们的到访受到了亲人热情的接待,先是在我们来的路上就多次打电话问行程,听安排,嘱安全,还多次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提出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到成都后喜朋姑就早早的在宽窄巷子恭候,见面的场景是很感人的,她又是拥抱,又是关爱,想念之情溢于言表,从她那盈眶的热泪和语无伦次的言语中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激动。在宽窄巷她一路搀扶着老太太,一刻也没有松手,不停地解说着路边的店铺。喜栋大则忙着准备晚上的欢迎宴,订了成都的网红火锅,准备了口碑最好的菜肴。晚餐聚会就更隆重了,喜朋姑,喜栋大,还有从未谋面的婶婶和加音妹妹全部到场,席间还不停的招呼,夾菜,谈论亲情,回顾往事,让我们感觉特别受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常说“走亲戚,行人情”,重点使用了“走和行”两个动词,我们的这次走动,定会进一步加深亲情,也必将会对亲情的传承和延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饭后,我们合了影,红娟和加音妹妹还单独留了影,亲人间相互加了微信和联系方式,相信一定会渊源流长。</p><p class="ql-block"> 分手前,老岳母执意要去喜朋姑家里转转看看,她总认为,去到家里才算真正来过了,也才放心了,不过也有意外收获,发现了许多老照片,宝藏啊,有几张我们还从未见过,喜朋姑真是个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虽然短暂,但短暂的相聚往往会让人更加珍惜。分手时,喜朋姑又是千叮咛,万嘱咐,并一度哽咽,要老岳母一定要保重身体,并保证要参加她的九十寿宴。无情的现实又一次把我们拉开了距离,但只要心心相印,亲情永远也割不断。</p> <p class="ql-block">  远离家乡,去奔赴另一个城市,对未知的风景,总抱着无限的憧憬。五日游虽然短暂,但意义非凡,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开了一道缝隙,它打破了我们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让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开阔了视野,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让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