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五)陕川地坑院

晴 天

23年5月10日,我们一行四人游览完老君山,带着收获,期待着去游览陕川古民居-地坑院。吃完酒店给我们提供的早餐外,我们打包行囊,匆匆上路了。 陕川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div>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div><div> 地坑院,又名天井院、地阴院等等,是分布在河南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及陕西好多地方的特色民居,是黄土高坡地带独有的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因其造价低廉、经济实用且具备冬暖夏凉,抗压抗震抗碱之功能,为当地百姓所钟情。从历史的角度讲,地坑院是仰韶文化的遗存,具备其当时的文化特征,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地坑院遗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所见而书的《西征道里记》。“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二十世纪初,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地坑院,并配以了照片。被称赞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近几年,诸多的电视台、网络媒体等都对地坑院进行宣传和报道,使得这一奇特民居名扬天下,让人趋之若鹜。<br> 现存的地坑院许多挖掘于清末民初,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一些交通不太方便的村落,如陕县北营村,现存81座地坑院,其中尚有一百多户村民仍然安居其中。我觉得,地坑院的出现是在已经沒有了可用的崖面直接凿窑洞,就像我们常见的陕甘窑洞一样的情况下,先民们摸索出在黄土高原的平缓地带上修屋建房的又一创举。</div><div> 地坑院大小不一,坑体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大的长宽达十几甚至二十来米,小的则不足十米。坑的高度六七米深,坑的四面均凿有窑洞,洞顶呈半园型,顶高三米左右。就像我们农村的房子分正房、厢房一样,窑洞也有正厢之分。正室一般居北,窑洞也相对高出几十厘米,多为家中长者居住。每面墙有三到五个窑洞,洞口两旁及拱顶多用青砖砌筑镶边,然后安上大门及屏风门,两道门里外开,门边则是单或双的小格窗户。院的墙面用麦秸泥抹平,一是可以更好地防止脱落,二是美观整洁。一般院都有十几个房间。窑洞里面许多还有纵向的小窑洞,就象我们的套间一样。最多的时侯,每个院可以住好几家人。院里靠墙跟用青砖铺就一米左右宽的甬道,甬道环绕全院,便于阴雨天行走。院中间略低,多栽有一到几棵苹果、石榴等果树,在合适位置再掘一口水井,用来收集雨水及排涝。这里属半干旱性气侯,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一般不会殃及院的安全。水井收集的雨水,经过自然沉淀,好多还可用来供人畜饮用。南墙面的窑洞大都窄小,用作厨房,厕所,牲口棚,杂物间等。为减少异味,这些窑洞好多都在洞顶凿一直径二十来厘米的孔,直通地面,犹如我们现在楼房的换气装置。再就是出入院的大门了。大门沿级而上,穿越窑洞渐渐上坡步入地面。视地型而定,出入的坡路分为直进型、曲尺型和回转型三种。家族大的地坑院还有二至三个坑院相通,也称为二进院和三进院。院顶可以打场、存储、举办各种活动等,只是在院落的四周用土坯或青砖砌成一圈高30至50厘米的围墙,讲究一点的还可加上各种瓦当修成漂亮的屋檐起装饰作用,这被称为"拦马"或“女儿墙”,即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又能阻止窑顶降水及淤泥的侵入。远望地坑村落,只见院中的树梢葱葱,而不见任何其他建筑,在黄土高坡的瑟瑟风声中,隐约听到高吭嘹亮的秦味曲调。坑院的四周,则是贫脊的农田、谷草堆成的圆垛和一棵棵自生自长的杨柳和桑树。</div><div> 陕州开发出的十几个地坑院,为吸引游客,每个院里布置了不同风情的展览项目,有体现当地婚丧嫁娶风俗的,有展示日常劳作生活的,有品尝宴席大歺和风味小吃的,还有专门演奏地方戏曲和小调的。精美的剪纸,灯笼,布艺和手工制品令游客应接不暇。在游览民居的同时,也领略了当地深厚的文化习俗。记得其中一个院里,讲述的都是地坑的挖掘故事。有一年轻壮汉,从来没有用过别人帮忙,在不误农活的前提下,一人独自挖土三年,终于造出了自己的地坑院,堪称当代愚公;也有全家齐动员,亲朋来相助挖就的二进院。村民杨二狗的院落,先后住过六代人,几十口子先后在这有限的地方,结婚生子,代代传承。上个世纪,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条件落后而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地坑院,这种几乎不用任何建材,因地制宜,成本低廉的建筑方式,得以迅速发展和延续,为当地百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的生存保证,这段时间,也是地坑院兴建的繁盛时期。也正是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用自己的平凡和勤劳,在这里繁衍生息,书写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为生活拼搏的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壮丽史诗。</div><div> 近几年来,河南陕州的地坑院先后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等。看着这些荣誉,我由衷地感慨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华夏儿女的伟大,他们在许多被宣布为不能生存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不朽! <br><div> <br><br><br></div></div>